('张大春爹,也不好多劝,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沈家三小子也不容易,背了一身债。自己没有能力让媳妇儿好好补补身体,靠着岳家,还得被亲娘闹腾,丢面儿。坐在屋檐下的老人孩子们,都听到了沈张两人的对话,都摇摇头,为沈清和不值。罗家老夫妻愿意如此贴补小闺女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小闺女小时候自小体弱,正好趁怀一胎的机会好好补补,把身体补回来。人家也说了大补也就是月子一个月,其余的时候偶尔补补,直到小外孙八个月为止,他们也就不会再贴补啥。要不为啥西院沈家天天鸡汤熬的香飘整条胡同,都没有什么老人说啥,也是有原因的。人家就是想借这个机会,给闺女补补元气,他们能说啥闲话。要知道女人元气不补好,以后孩子一多,多遭罪,或者以后不能怀孕,算谁的。“叔,您的话我记住了。以后一定对他们好。”“行吧,快去东边。”沈清和很有礼貌的与周围的大爷大娘,叔叔婶子们打完招呼。然后拎着挣扎着的老母鸡去了东边。瞅着离去的背影,大家伙儿都叹口气,有人说,“三小子啥命啊,人也忒老实了点。”“谁说不是呢?那孩子打小就本分老实,别看他读了那么些书,可是一点也没有学会滑头,一点也没变。”“老实孩子好,我看三小子日后不会错,是个有出息的。”大家嘴巴里说沈清和傻,可是他们都门清儿,都愿意和这样的傻子打交道,不愿意和那滑头的人深交。来到鸡飞狗跳的东边沈家,沈清和没有说什么,只是苦大仇深,闷着一张帅脸,恭敬的把鸡放在老夫妻的炕上,“爹,娘,鸡我送来了,先借的岳父给小芬补身子的老母鸡。等开薪水后,我得买一只还给岳父岳母。”第131章 又回民国(09)沈父随意瞟了一眼三儿子手中拎的老母鸡, 满意的点点头,至于三儿子说的还一只老母鸡给罗家两口子, 他压根不会放在心上。只是想着今天他收到的消息, 开口问道, “三儿,你在外面做事有收到啥消息没有?”“爹, 啥消息啊?”被老头子一问, 沈清和想起来了, 记忆中老头子收到过一次不好的消息,动了要回南河省老家的心思。只是记忆中是他本人劝住老爷子留在京都的。他都忘记了还有这茬, 也许是个机会, 只是他不言语,自己不能劝老头子留也不能劝他离开京都,怎么决定还是他自己与他偏心的大儿子去商量。“就是以后不好的消息……。”“噢, 那个呀, 听东家说过一嘴, 也不知道到底咋回事儿。”“你有啥打算?”“能有啥打算,就是真的,我也走不了,小芬刚生完孩子,小宝又小也经不住奔波,我肯定是走不了的。”“唉,早不生晚不生这时候生,也是个倒霉娘们儿。行了, 你走吧,没个用。”老头子心中明白,真要走,三儿子多半是走不了。欠一屁股债买的宅子肯定舍不得,还有家里有产妇和幼儿,跟着走也是闹心。苦笑着离开,一直到离开大杂院来到自家门前,他才换上笑容,一身轻松的进家门。家里的娇气妻幼子可不是受气包,他猜想老头子肯定想回去,南河老家在山里,一般躲避战乱的都是去山里躲避。老爷子如今不好找事做,沈大一家也就一个人做活,工钱也不高,养活一家人很是困难。没有自己夫妻支援,他们的日子过得苦,回去买上几亩田,他们想着日子应该也不会差。也许会回去。如今的京都日子不好过,从七月底城市易主开始,从没有来的及离开的达官显贵到普通平民百姓。无一不是谨言慎行,生怕说错一句话,被伪警的拉走住牢房。八月开始,工商业遭到大肆破坏,繁华几百年的京都一日比一日萧条。如今看着还好些,等再过一年半载,存货肃清,控制又极其严格,有很多货品都有价无市,不说药品,就是粮食也不好买。到了后期就是一盒小小的火柴,都不好买。这种情况一直到四五年,才会慢慢好转。未来的八年,更是举不维艰的几年。就是共和面也不好买,喂猪的白薯干,豆饼也不好买。大米,杂粮,再粗的杂粮都很难买到。从明年开始,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新年后,果不其然,管控愈加严格,许多人没有活计做,没有生活来源,只能选择离开。沈家人也一样,老头子只是象征性的来问了一句,知道小儿子不走,也没有多劝。利索的卖掉五间屋子,带着大儿子二儿子一大家子回了南河老家。在城里啥也买不到,还时不时被盘问,夜晚枕在木仓声入眠,老头子实在是受不了啦。在秋收时,带着一家人离开京都。从此与沈清和失去了所有联系,有没有回到老家,沈清和都不知道。他爷爷奶奶是从老家奋斗到京都的,他爹年轻时回去过几次,老家还有一个估计已经倒塌的祖屋。也认识村里族中的长辈,从日子不好过开始,老头子就一直想回老家。已经九个月的小石头沈磊,长的白白净净,一笑眼睛弯弯,像月牙儿,一幅逗人喜欢的样子。早上,张大春趁沈清和没有去上班的机会,早早的来到西院,“沈三,帮我一个忙呗?”“什么忙,说。我还得去上班。”他的债早就还清,如今无债一身轻,每月只需要忙活自家几张嘴就是。“找找你的关系,帮我再弄点粮食,再粗的粮食也行。”张大春也是没有办法了,如今粮食的管控越来越严,小老百姓们买粮食不好买。也就是沈三读书多有同学,托关系买上一点稍稍好一些的,他们悄悄的弄,也弄不了多少。“有点困难,我上班后找个机会托人试试看。”双手推着自行车,准备要去上班。“好,我等你消息。”“别抱太大希望,我可不敢保证。”他有粮食,很多很多,可是不能太容易答应大春。“知道,等你下班后我再来。”如今世道乱,沈清和不让罗芬出去做事,就在家里带孩子,没事也别出去,自己院子里种菜,还养了几只鸡,自给自足。要出去也是他休息时,带着他们母子两出去,家里需要买菜也是他下班路过菜市带回来。外面太不安全,大白天的那些人强抢民女民妇。罗芬也遇到过几次,好在她机警,趁混乱逃走。要不后面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就是她肯定无法活着。几次以后,她再也不随意上街,家里的物件,她都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快缺什么时,提早告诉丈夫一声,然后让丈夫带回来。“好,我先去上班。”沈清和骑着洋车子去上班,自行车是他自己在废品店找几辆车子拼凑起来的,也不打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