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休息够了,客人们纷纷告辞,各家的马车依次在八步巷里接上自家小姐回家。童明俐安静地坐在她的马车里不言不语,直到马车驶到了西大街上,她才撩起窗帘欣赏街景。“小姐是有心事了?难道是中午没见着世子的缘故?”童明俐的贴身丫头春云逗趣道。“小姐要想见世子,只管打听了他去八井坊的日子过去见他就是。”另一个丫头春生嗓音脆脆地笑道。“谁说我是为了这个!两个不害臊的丫头!”童明俐回过神来,作势饶不了她的丫头们。丫头们笑成一团求饶,三个年龄相仿的女孩们在车厢里玩闹起来,跟车的仆妇们听见里面笑声也不禁面露笑意。“好了,不闹了,说正经事。”童明俐整整衣衫重新坐好。“请小姐吩咐。”丫头们异口同声。“想办法打听一下这国公府是不是延请了名厨。”“咦?!小姐怎么会这么想?”“表姐端出来的那两道点心都是别人枪替的,表姐压根就不会一点厨艺,我算她充其量会给自己煮个面条米粉馄饨的就不错了。”“小姐从哪里发现的端倪?是表小姐不肯写方子?”丫头们知道在厨艺上,别想在自家小姐面前假充内行。“不是,给不给方子都不重要,她可以提前背下来反正我又不知道。但我抱着她的胳臂说话,肌肉无力,还想冒充厨艺高超,哼。”两个丫头相看无语,“表小姐这是何苦。”“还不是因为她年纪大了,今天十八整岁,当初没及时分家耽误了她的婚事,她这不是急得火上房了嘛。”“这么说来,这守孝的三年表小姐是完全白过了,连基本的厨艺技巧都没学过。”“我们不要再聊她了,我最看不上这种假冒内行的行为了,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拿别人做的东西假装是自己做的有什么意思,骗到了男人娶了她回家不还是要露馅。”“小姐息怒,我们不聊表小姐了,我们聊聊怎么打听他们府上名厨的事吧。”“世子等过了秋闱才会完全恢复社交,现在是紧要关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不要去打扰他,那几个经常与他一同较量骑射的公子哥我也不好直接写信去问,可要是跟姑姑打听她们马上就知道我的目的了,肯定什么都不会说的。”“那么问问国公夫人?比如感谢她今日的招待,府上厨子手艺高超,想请教一下某道菜的做法?”“表姐请我去做客,回过头来我不谢谢姑姑和姑父,反而谢谢国公夫人?”“谢她府上的厨子呀,小姐再奉上几样拿手点心,顾大夫人肯定还礼,一来二去的熟络起来了,不就能打听厨子的事了?而且让夫人尝惯了小姐的手艺,后面才有更多机会与世子见面呀。”童明俐前面听着还觉得有理,后面听着就不对味了,脸上一片潮红。“作死的丫头!又拿我取笑!”“小姐,你要是不抓紧,叶君婷可就先下手了,她和世子的关系也近着呢,老叶翰林的小女儿,小叶翰林的小妹妹,当今皇后娘娘的嫡亲内侄女,顾大小姐又是她嫡亲大嫂。这眼看着秋闱在即,世子往姐夫家多走动走动也是寻常事对不对?”“我家也不差啊,我们童家也是世代书香门第啊,我爹也是翰林啊,只是不像老叶翰林那样随侍圣人身边罢了。”“是呀,老爷们都是翰林同僚,但我们童家跟世子没有直接联系呀,叶君婷才有啊,我的小姐,可不能让她抢在你的前面。至于世子外祖贺家的女孩子,表姐们都嫁了,底下的表妹最大的还没有及笄。小姐,你要是不抓紧时间,难道拖过几年看着世子娶表妹?”“你们急什么,说得我好像就非顾昀不嫁了似的。”“小姐不挑顾世子还能挑谁?难道小姐真正心有所属的是别人?”春云和春生又开始揶揄起自家小姐,讲点正经事就要跑题。“哎呀,你们别闹,回家等我好好想想。”童明俐心里有些烦躁,老实讲顾昀真是个极好的夫婿人选,但要和叶君婷来争的话真的没有底气,而且现在还不知道叶君婷是不是对顾昀感兴趣,她的皇后姑姑想她嫁皇子也说不定呢,至于顾昀的表妹们她倒是暂时没放在眼里。白蔻当然不知道今天来做客的小姐们的百转心思,她看到二夫人让人送回来的洗刷干净的烤碗就觉得很高兴了,昨天告状成功。把小烤碗送回东厨房后又借了五个中号烤碗回来,用烤炉先做了三碗酥皮蘑菇海鲜浓汤分别送往荣恩堂和己诚堂,然后等到二位少爷到家才开始烤制剩下的两碗。区太太在府里的公开身份已经变成了侍候顾绘小姐的仆妇蓉婶,所以但凡按人头算数的新鲜点心都只能送两份,一份给大夫人,一份给顾绘,没办法多算区太太一份。虽说顾绘的饮食不归白蔻管,但真看着一个同龄人这副模样又多少于心不忍,何况必须要不断地试探她的肠胃,观察她的身体对不同食材的不同反应,才好给她写菜单,不然顾绘又会慢慢恢复到往日饮食,那就没有救她的意义了。 第152章 找人做枪手要有诚意三小姐的生日一晃过去三四日,除了童三小姐给大夫人写了封问候信送了包点心以外就没有别的新鲜事,国公府里一切太平,三老太爷家没有派人上过门询问顾绘是不是过得好,甚至连封信都没有来过,好像把这孙女给扔到脑后不关心了一样。其实大老爷和大夫人一直在挂心这事,暗中做了些打听和准备。三老太爷顾孝山家长媳区氏失踪的事看样子是瞒下来了,大老爷顾云安在同僚间也没听到什么八卦,那个跟他三叔死磕的政敌似乎也没得到情报,否则这么重大的事情都够连着参上好几本了。顾云安无意插手他这个庶叔的往日恩怨,他觉得双方都闹到了台面上,如此你死我活的局面,宝座上的圣人却对此不闻不问。圣人如此态度,就已经说明了态度,顾孝山的仕途怕是真的凶多吉少,让他体面致仕都算是善终。何况顾孝山让人抓到的把柄的确是他当年任一方父母官时留下的尾巴,本来只是地方上几个乡绅世族之间的历史矛盾,他在中间乱掺和,挑得各世族矛盾更大,然后他再以调解的名义从中得利,并以损害他人利益的方式结交到了当地大族为他的仕途背书。他做下这些损人利己的事自然让人多有议论,然后又为了自己名声好听,想要名利双收,又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安在了下属头上,牺牲他们做垫脚石为他自己铺路,而官场人脉圈子错综复杂,这么多年过去,突然有人冒出来与他各种不对付。为了自己这一房的子孙前途不受到连累,顾孝山也是要拼命了。顾云安虽然不会对自己三叔落井下石,但为了自家名誉免得被人倒打一耙,他也做了两手准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