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也终于回到以前的舒心日子上来,表示满意了。当然,有一天,老爷子突发奇想,到贾政书房和他们一块吃四菜一汤时,瞬间愤怒了。这叫节俭?菜碗是少了,可是每一道菜,哪样不是往精了,细了做?这四菜一汤,绝不会比他自己的八个碗来得便宜吧?贾政忙说道,ldquo老太爷息怒,二太太自然不敢简漫了路先生。况且,儿子晚上一家也就四菜一汤,就算再精致,也比儿子夫妇加两个孩子二十个碗来得便宜得多。rdquoldquo二十个碗?rdquo代善先不想,路先生好歹也是客席,饭菜精致些,也是理所当然的。他想的是,老二一家,一个晚饭要上二十个碗?有这么惊悚吗?他自己从来就是自己吃,也就家宴时,大家一块,那是整治的席面,不算份例,他真的不知道,一家人的份例菜摆一块是多少。ldquo正是。儿子夫妇各六个碗,珠儿、瑗儿虽小,也是小主子,各四个碗。摆一块,可不就是二十个碗。吃不了,也都糟蹋了。儿子回头让二太太把家里的账册算算,给老太爷过目,实在奢侈。rdquo贾政痛心疾首,艾若给他算过账的,把他们四口的份例银子领回来,就算是这么单做,其实省了也近一半,这让贾政都替贾赦心疼了,这算什么事啊!真当他是冤大头啊!代善不用看账册也知道,自己八个碗,每碗的份量当然不会太多,但决不是一筷子就挟完了,不然看着也不顺眼不是。但想想平日,自己剩下多少。有时,心情不好,吃不下,常常就是整个的撤了。自己都吃不了,更不要说贾珠和贾瑗了。想想,一家四口,对着二十个碗,他们不心疼才怪,就算不花自己的钱,也得心疼的。但代善是谁啊,马上想到,自己年轻时也很少跟史氏一块吃过饭。就算一块,也会提前通知,史氏也会特意做几个合自己心意的菜,摆上桌,菜也并不会很多,也是六个碗,不过想想,那是他们先把菜整合了,不会一口气,摆十二个碗给他们。所以说,一气摆二十个碗,还是王氏做的手脚,让贾政这个二货上当,让他跟自己发脾气,然后达到分灶的目的。不然,她是管家的,她让厨房只做四菜一汤,厨房敢不听吗?他也不给贾政留面子,冷冷的一说,贾政倒也坦然,主要是他和艾若之间的信任在那摆着,还真不是代善挑唆能成功的。忙说道。ldquo看老太爷说的,二太太只是替大嫂子管家,这些都是府里当初的老规矩,大嫂都不敢改,二太太也就更不敢改了。若我们一房让人做四菜一汤,置老太太,大嫂与何地?rdquo贾政忙说道。这是艾若强调的,她不想改变荣府的老规矩,因为改了,就是大逆不道。她自己这么吃,就是踩着婆婆,大嫂,成就自己节俭的名声。所以她一定不能改,也不敢改。就算现在,他们也没说改规矩,只是分灶了,各房自己按自己喜好吃,喜欢四菜一汤,还是八菜一汤,都是自己的,与府里无关,更与规矩无关!第107章 贾政的节操代善气结,拂袖而去,跟这位没话可说了。边上路不群却笑了,觉得这对父子还真是有趣,想想,倒是有些思念自己的父母了,父母早逝,自己此时想听人教训都没有了,竟有些黯然。ldquo先生觉得存周不妥?rdquo贾政忙抱拳请教。ldquo非也,不过是不群也想到父母,一时感伤罢了。rdquo路不群笑着摆摆手,摇摇头,想想还是言道,ldquo父母在,有些事,得过且过吧!rdquo贾政也惭愧起来,想想也是,不就是饭菜的问题吗?至于跟父亲这么闹腾吗?他孝子的心又起来了,晚上,亲自去了父亲那儿,陪父亲一块吃他的八个碗。两个人吃,八个碗竟然还没吃完,贾政看着心疼,咬牙添了一碗饭,奋力又吃了一些,而且只吃菜少的,尽量不动菜多的,扫了四个碗,拍拍肚子。对边上人说,ldquo这几个碗老太爷没怎么动,你们分吃了吧,莫糟蹋了。rdquo代善看儿子这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但也释然了,至少儿子也知道世道艰难了,他相信,将来,就算自己不在了,老二一家靠着分给他们的财产,也能过得很好。想到这儿,倒安心起来。老二家的虽然不很贤惠,但务实这点,倒是比史氏、张氏强些。分灶风波也就真的就此了结了,荣府又恢复了平静。艾若也渐渐的掌握了荣府。还是那话,她虽然掌握全府,可上头有人,她还是不敢改。只能微调。比如荣府是有家规的,把家规印出来,一条条,让人背熟了。你们有事别问我,问家规。大家子,谁家没家规。不过是下人们。凭着自己在主子面前的脸面,而主子又自诩宽仁,于是规矩也就成了废纸了。艾若现在觉得自己没带一个人过来是正确的选择了,因为她不用拿自己人开刀,我用的全是你们府里的人,用的也是你们府里的规矩,我又没有挟私报复。一桩一件,都是有例可查的,你们还真拿我一点办法也没有。求情的自然也就免不了,不过,此时求谁?贾家下人都比猴还精。自然知道,除了老太太院里自成一体外,外头的事,最好别去烦老太太。因为二太太一定不会给老太太的面子,想想赖嬷嬷一家怎么走的,前鉴不远啊。求大太太?大太太早就闭门了,她屋里都是她的心腹之人,根本不会参合外头的事,自然不会给二太太添麻烦。她会帮着求情才怪。求老太爷,没一个人有这个胆子,于是大家无奈的发现,这府里竟然真的是二太太的天下,没人能拿她有办法了。老老实实的按着规矩来,再不敢乱了。不过这也不能让艾若满意。就是贾家的下人,没几个识字,让他们背家规还得找个人,念给他们听,然后背得费老劲了,她可不想天天陷在这府里,整日的不得闲。而且她也看出来了,贾府里的是非,其实也都是因为人多口杂,太闲了,于是晚上实在无聊了,斗牌、喝酒、吵架、惹事生非。她又没权利赶人走,因为大家的规矩,体统在这儿摆着,她能怎么办?没办法,那就学习吧!于是把医院定期的业务培训,转移到了贾府中来。此时代儒的儿子还没死,正被逼着苦读呢。艾若想想,让人请代儒的妻子过来,反正好话说了一箩筐,中心思想就是,能不能让他抽空过来教下人认点字。代儒太太人称六太太,虽然也是小门户里出身,可是人家也觉得自己是长辈,家里也是读书人,还觉得艾若欺侮他们家穷,狠啐了艾若一口。拂袖而去。这让艾若真是哭笑不得了。她原是好意,想着拉那位一把,天天被代儒逼着,将来真的逼死了,算谁的。结果这位还不领情,回来告诉贾政,气得直嚷嚷。ldquo我不过是想着找点事让他分分心,让他别天天被六叔逼得没处躲、没处藏,况且能赚点钱,还能一边教人,一边自己读了书,何乐而不为,你说,是不是?rdquo艾若指着贾政吼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