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落第,到给人做幕僚,到现在做贾氏小学的校长,中间是有过程的。而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此时应该才是他真的定下心来的时候,当然也是他最平静的时候。考场失意,他是很愤青了一段;然后,给人做幕僚,帮人加官进爵,看着自己的策略一步步的实现,开心之后,反而更是蚀骨之痛,因为他会觉得自己明明有才华,却不得伸展的那种窒息感。教了贾政之后,与其说贾政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但实际上,他也从贾政和代善身上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代善的不得已,而贾政的单纯,这些都是他曾经从没想过会出现在这种公府之家的。可能真的近距离接触了,一下子他也就清醒了,谁也不容易,曾经那些不平,真的就随风散去,反而觉得自己比他们活得松快太多了。于是,他才会欣然接了贾氏族学。贾家真没怂孩子,估计真的能在这儿混的,就没有傻子。也是,《红楼梦》里,贾家族学那些淘气,是傻孩子能玩的吗?不然之前为什么让代儒来管?因为一般二般的人教不了。别看这些怂孩子们家里都不怎么富裕,但他们真把自己当成国公近支的,一般二般的落地秀才来了,只会被他们玩死,把他们当成下人般使唤。代儒好歹也是长辈,打你们,你们还敢翻天不成?但路不群能是一般的先生吗?他连贾政都教了,代善视为忘年交的友人。亲自带他去的学校,很是郑重其事,而路不群也找了几个学问不错的友人出来,把一大班孩子分了班,也分了屋子,一个负责几个,他负责总揽,不听话,直接打手板。这些孩子哪见过这个,要知道,之前只有代儒一个先生,他们是来混点心,免家里的嚼用的。而代儒也教得不经心,他一个人对一大班人,就算还不算太年老,却也没那个精神不是。所以之前都是各念各的,没事被先生揪出去默书,默不出来打手板,这就完了。这还是抽查,所以有一定的偶发性。现在不同了,是按程度分班,先生盯得可紧,默书,写字,讲经,韵律,都系统的在教,想淘气都没时间了。这也不光是打板子的事,而是丢面子的事。都是族兄弟,谁也不比谁更强点,一下子就比住了,生怕丢了面子,回家挨了爹妈的打。所以此时学里,比代儒时代有了学习的风气。路不群真的在这些孩子们身上,看到了明显的变化,他真的找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感,不是帮着东翁加官进爵那种满足,而是一种从内深处的愉悦。因为这样,他反而教书教得更加开心,自然也更用心了。现在告诉他,代善是可以给他弄个官职的,凭着荣府的关系,还有路不群的才气,将来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怎么让人不动心!可是路不群突然想到那些孩子,脑子清醒了,是啊,贾政那二货都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怎么还不如他了?他终于也知道自己要什么了。第148章 各人心思艾若表示压力很大,从贾政回来说了殿上的事后,她就觉得这世道有点乱。将来出门也不知道会不会被人扔臭鸡蛋?得亏现在没微|博,真的有的话,皇帝也不敢这么干啊?就是因为是发小家的孩子,于是相府丫头就七品官了!这让路不群之流怎么办?不是逼着人家反社会吗?ldquo你没事吧?rdquo贾政推推她,为啥自己告诉她,自己有可能成三甲之一,这位没有惊喜,只有惊讶?这让贾政同学也觉得有点不舒服了,其实此时他的心里多少还是有点雀跃的,就算是沾了老爹的光,可是他若真的一点本事也没有,人家想抬,也没机会不是。现在看老婆这样,他能不伤感吗?怎么亲亲老婆也不给点面子自己呢?ldquo没事,要不,咱们送点什么给路先生吧?他真的helliphelliprdquo艾若都找不出形容词了。ldquo哦哦helliphellip老太爷把路先生留下了,我估计老太爷会给路先生弄个官职,路先生不做官太亏了。rdquo贾政总算也不是白跟艾若做了这么久的夫妻,所以倒是马上体会了艾若的脸色为啥这么差了。路先生可以说各方面都比自己强,可是就是考不上,你说上哪说理去,想到这儿,他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起来。ldquo那还好!rdquo艾若松了一口气,可是又郁闷了。ldquo你怎么了?rdquo贾政本来看老婆开心的,结果又是一脸苦瓜样,忙又问道。ldquo路先生万一走了,我上哪给孩子请这么好的先生?rdquo艾若其实是想说。路先生万一真的走了,你咋办?不过出于对贾政同学脆弱的自尊心考虑,她忍了。ldquo是啊是啊,这真是有点难办呢!rdquo贾政一呆。觉得这真是问题了,没有路不群,孩子们可以随便再请先生。可自己咋办?跟自己这么投缘,又是真材实学之人,上哪找去。贾政也觉得要哭了,可是好一会儿才下定决心一般说道,ldquo算了,不能拦了先生的前程,这是他一辈子的梦想。不能为了一已之私而毁人前程。rdquoldquo唉,老爷,说实话,其实吧,您最好的地方。就是您真的对自己喜欢的人,还是挺好的。rdquo艾若叹息了一声,实心实意的说道。想想《红楼梦》里,贾政好像也没真的做什么恶,他对人还是比较温和、大度的,当然对贾宝玉差点,不过呢,差点是因为,他也许真爱的孩子就是宝玉。不然,他会费心管?直接让他玩死算了。所以这人本质上,除了无能、自私、愚孝之外,他还真的没什么。不过话说回来,无能这个,暂且不说。先说自私。谁又不自私?真的来个大公无私的,那才是最最的自私。因为为了他的公义,他不但累了自己,还带累妻儿,这种人,艾若是最最看不上的,啥时候先顾好妻儿,再想公义,这才是正确的。所以现在谁说贾政自私,她跟谁急。再说lsquo愚孝rsquo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想,不管何时,就是搁二十一世纪,为人子女,面对不讲理,又年老的寡母,其实可选择的都不多。只能哄着骗着,不跟她正面为敌。所以现在贾政不蠢了,自私上,她不太介意;至于说贾母,她也在慢慢的给他洗脑,老娘不靠谱,她说的,一个字都不信,将来好吃好喝的,就成了。贾政其实已经在接受了,所以现在艾若真的看贾政哪哪都顺眼了。所以此时,贾政下了半天决心,还是舍去了自己的需求,让路不群离开,这点上,可以说他是进了一步的。你想连艾若都纠结了,可是贾政想到了,却最终决心放手,可以说,在思想境界上,他是进步了不是一丝半点,艾若当然要夸的。贾政歪着脑袋看着妻子,您这是夸人吗?你们村这么夸人啊?果然几天后,名次出来了,皇帝也没太离谱,给了贾政第三名,于是代善lsquo一门两进士,子婿同探花rsquo,羡煞旁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