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收本就是个见多识广的主,读书等各方面,都比一般人强得多。而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他在看人、识人上更是有一套的。于是他和甄士隐很快的就一见如故,一下子就结成了好友。而薛姨妈和封氏在交流之中,也总算找到一个比自己还包子的主,顿时生活就有了目标。这不能怪她,在王家,她一点话语权都没,哥哥、姐姐个个都是强人,于是她也就练就了包子的性子。现在看看封氏,她圆满了,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满足。看封氏,再看更包子的英莲,她觉得这简直就是为他们家定作的媳妇。当然了,这个也是艾若的错,艾若多年以来,一直在跟薛姨妈强调着,说她太软弱,她的儿媳妇一定要个性温柔贤惠,不能找那厉害的,到时会家宅不宁的。多年的洗脑之下,薛婕妈一开始挑贾莹,就是觉得贾莹性子极好。现在看英莲,想到这是次媳,于是更不需要刚强了,不然就得家变,英莲可不就是为他们家定做的。而宝钗和英莲的相处过程之中,也觉得母亲难得英明了一回,真心的觉得英莲绝对的好对象。不得不说宝钗果然是家里惟二的聪明人,两个哥哥各有所长,但是,俩个哥哥却真不是才智之辈,只有宝钗继承了父亲的好头脑,听母亲提个头子,她再看英莲,马上就觉得英莲是上天赐给二哥最好的人选。家世上,出身乡宦之家,对他们来说,这种家世清白的人家,与他们家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其二,大哥选的是世家的庶女,即使是充嫡女,但毕竟不是嫡女,所以在选次媳时,对薛家来说,就是件很麻烦的事。家世好了,对贾莹是压力;差了,他们看不上。所以选择英莲,对贾莹来说,这是很妯娌和睦基点。家世比不上,家财也比不上,于是媳妇之间的斗争也就不存在了。俩母女合计好了,一块报到薛家最高领导人薛收那儿,薛收之前只当甄士隐是朋友,听妻女一说,人家的脑子是宝钗和薛姨妈加起来都比不上的。他马上想到更多。除了妻女说的,家世,性子,品性与薛家相衬外。要知道,英莲可是在贾家教养过一段时间的,与贾莹关系极好,就算现在分开了,也一直有通信往来;贾家帮着英莲找到父母,这其实也形成了一种关系,他们以后对英莲都会有些香火之情的。不能说会当成女儿,但是一定比对其它人好,这就是一种质保一样,到时传出去,我们家老二媳妇也是受至诚伯贾太太教养过的,身份都不同了。再说了,这些是针对家族而言的,更重要的这个婚事对薛蟠好。薛蟠救了英莲这是事实,若是结成姻缘,就是一段佳话,啥时候,一说起,薛蟠夫妇,这段故事就不得不提,对薛蟠的形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于是这三人权衡之后的情况下,薛甄俩家缔结良缘。当事人之一的薛蟠那会根本就还不知道。不过,知不知道的,也没多大的意义,毕竟这时代就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天经地义的,薛蟠接到信,只怕除了傻笑也不会有任何的态度。艾若拿着信,不怀好意的想着,薛姨妈也不想想,薛贾(假)氏,薛甄(真)氏,他们家玩对对碰啊!再不怀好意,薛家总算三个子女的婚事总算都解决了,连艾若都觉得羡慕了,不管怎么说,贾莹和英莲的性子真的好,温柔、善良、坚贞、隐忍。不得不说,薛姨妈这是捡到宝了,晚景可期,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幸福的?相比之下,自己家的小黑炭比贾莹还大几个月呢,贾莹都准备出嫁了,自己家的小黑炭啊,她都想不出这个小猴子的另一半在哪!她问金铃,金铃只能无语的看着她,坚决不开口了。觉得这个人实在太懒了,找媳妇都不肯自己动动脑子。艾若捂着脑袋说,她不是不动脑子,而是她实在下不去手,十几岁的孩子,在她们那儿,就是初中生,让他们找对象,实在是挑战三观。不然她为何不让儿媳妇现在生孩子,就是太年轻,一切都不成熟,生了孩子身体不好,对大人也不好。这是妇科大夫的业界良心好不。金铃还真没法劝,她虽说适应的比艾若好,她就是把自己放在这个时代,努力适应着这个时代,从不敢想着做自己,当然其实,她本人也没什么主意,都是命运往哪,她走哪,不挣扎,顺其自然罢了。所以她保护艾若,在不知道她是艾若时,她就保护着她,因为她很羡慕。羡慕一个从头到尾,就努力做自己的人。于是艾若开始了自己寻媳之旅,林华和湘云孝中不能出门,她带着贾莹、贾璮各家的聚会她们都参加,不管怎么着,贾莹将来也要进社交圈的,然后呢?贾璮也得找婆家,她实在没有亲近的家族可以选女婿了,只能求外援。此时不撒网,何时撒呢!不过,撒了又有什么用?艾若的眼光,真心的不好挑,最后注定,她真不是那会看人的主。不得不说,好女孩很多,可是适合小黑炭的真不多,艾若每每看到这些花季的少女,真是各有各有好,再把他们放到自己家小黑炭边上,马上心里都觉得一片黑暗了。是啊,她爱小黑炭,除了自己女儿们之外,天下女孩再好,也好不过自己的小黑炭。她不是因为女孩们太好而不能下定决心,而是,这些女孩们真的很好,可是没一个适合小黑炭。第463章 薪水养家小黑炭的另一半就成了老大难,贾政想想,说实在不成湘云或者林华其实都不错,当然被艾若严厉的拒绝了。在艾若看来,无论是湘云还是林华,血缘上都太近了,为了下一代,这种组合是绝对不可以的。顺便她很无奈的说,湘云已经被皇家许给了贾珏,这让贾政无语之极。还是那句话,贾政是好的老师,是个很好的叔父,但是他更是二十四孝老爹,谁也比不上他自己的孩子,所以,当他听到湘云被定给别人,还不是自己的儿子,他顿时就有了被抢了钱包的感觉,就算那个人的关系也不算太远,却也还是让他无法释怀,哼哼了好久。艾若是个很随遇而安的性子,既然找不到,就不找,她相信缘份,看江南的来信,王熙凤已经住进了镍台衙门的宿舍,开始了小两口加一粗使婆子,一个俏丫环,一个小厮的简朴小日子,并且开始计算着过日子。王熙凤是很能干的人,说是脂粉英雄也不为过的,书中就一再说,她是被当成儿子一般教养长大的,而到了这里,在艾若的一再干预之下,她生生的改成了豪门贵女的正规教育。而管家、如何节俭,这是王家不教的,他们王家有的是钱。但是艾若教,但说实话,艾若再怎么说节俭这话,也是针对的是作为一个拥有着几个庄子,若干铺子的小贵族家庭,而不是小官史的家庭。艾若到了这一世,真的没过过,让她教都没法教。所以她极爱读王熙凤的信,然后认真的回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