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知道,清泉寺的一棵大白萝卜在外面如今已能卖上十两银子的高价了。只不过清泉寺除了偶尔赠送,其余都用作日常斋食。林昭送了所有大工一筐大白菜大白萝卜,修建完鼓楼,他打算把后面的大雄宝殿也修好。大雄宝殿不比钟楼鼓楼,可能修葺周期要更长,耗费时间要更久,还是早点着手修葺好一点。修建鼓楼花了五百两银子,又交了五百两修建大雄宝殿的定金,林昭钱箱又只剩下一百多两银子了。某个晚上,喝茶喝多了睡不着,他突然想起那天那名贵妇人的话,踱步到大雄宝殿。月光如水照在殿内,亮堂堂的,林昭找了半天没找到什么宝贝,怀疑自己脑子是不是被驴踢了,大半夜不睡觉来寻宝?笑死。下一秒,他真的差点笑死。看看他找到了什么?一个檀木小宝箱。还是上了锁的。随手捡了块砖头把生锈的锁敲掉,林昭打开。亮滢滢的一排银元宝。里面还有一张字条,林昭放到月光下看——住持空拂的私房钱。林昭:……据他所知前任住持名字就叫空拂。既然如此,他就继承笑纳这一百多两银子了,总归都是要用到寺庙建设上的。*鼓楼修建要两月后才能修好,大雄宝殿动工到完成可能要到明年六七月了。林昭想着不若先把寮房和僧寮的装饰摆设,及其他用具换好一点的。僧寮的被褥全部升级成蓝白色的棉被褥,柔软舒适,提高僧人的睡眠质量。寮房里的床榻换成帷幕大床,简陋书桌换成红木书桌,椅子也换成红木靠椅。矮柜换成多抽屉的组合柜,便于不同物品的存放。书架换成更稳固结实的。灯台也换成更稳定安全的。老旧台盆换成崭新的红木台盆,高起的架子可以挂毛巾。老旧屏风换成设计比较灵活的多扇印花屏风。最后摆上一盆精致美丽的红梅盆栽。上面的摆设一色都是红漆的,整齐和谐。地面再铺上浅棕色的木地板,墙上再开两扇通风的棕色木窗,整个寮房就跟完善了。这些都是趁学子们每月下山回家探望亲人的时候,给更换的。他们再回来,看见大变样的寮房,都惊呆了。除了李文远,这些学子出身大多不差,家里房间条件比寮房还要好,但为了读书也愿意忍受清苦的环境。这群学子并不全是当时跟林昭预定寮房的阔少爷,而是阔少爷族里读书比较有希望的那群人。把更好的读书资源给族里更有希望的人是这个朝代百姓的共识。能更好读书的寺院书桌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读书资源。因为接受了最好的资源,所以简陋的环境学子们也能承受,当然如果能有更舒服的环境,他们也不会自讨苦吃要换回简陋的。所以出于感动,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又给寺庙捐了一波香火钱。林昭见底的荷包又涨涨涨,涨回了八百多两银子左右。看着寺庙建设得越来越好,他十分舒心,周身溢满了祥和安宁的气息,大家都说住持近来参透禅意参得更通透了。就在这样舒心的日子里,皇帝陛下飞来一封密信。作者有话说:第15章林昭夜里准备上床入睡时,在自己的被子底下发现一封密信。上面写着:爱卿你的日子过得舒心,朕最近却头疼啊!最近多了个私生子,奸相盯着,甚是烦恼。已安排人至你那,希望你能替朕分忧。第二天,他就在门口捡到了比不二小两三岁的孩子。小孩长得粉雕玉琢的,看着特别惹人喜爱,却臭着一张脸。“喏”他递过来一个令牌。林昭扯起嘴角,这就是皇帝陛下那个私生子啊。林昭环住他肩膀,带进门。还想伸手摸摸他脑袋,摸第一下就被躲开了。小孩仰起一张臭脸,眼神满是控诉,仿佛在说“别动我头。”林昭不怀好意一笑,不好意思,他今天就动定他的头了,不仅要动,还要将他的头发全部剃光光。天王殿弥勒佛像前。小孩含泪被压住肩膀,跪在蒲团上,看着自己的头发一点点掉落。浸湿的丝布从他脑袋上抹过,清凉凉的。小孩终于忍不住哇地大哭出声,哭完自己还不好意思,憋着嘴不吭声了。林昭拧干帕子,在他脸上一通抹,抹干眼泪鼻涕,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挣扎起来。善通端来一碟山楂糖,林昭塞进他嘴巴,成功让小孩安分下来。小孩和不二同辈,林昭便赐他法号“不累”。然而这个法号并没有如期的魔力生效,不累绝对是寺里最让他操心的第一个。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