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春心中一沉,柳九道这里,已经问不出什么东西来了。但起码证明了,他并不是乌蛇。那么其他的几个人呢?崔九拍了拍贺知春的肩膀,“走罢。”两人出了大理寺的地牢,两个人脸色都有些不好。那牢头见崔九同贺知春出来了,恭敬的走上前来笑道:“太子,崔御史小心着脚下,这地牢里黑乎乎的,小的给您提灯。”崔九“嗯”了一声,作为回应。“今日有哪些人来过这狱中?”那蚂蚁能够在墙上爬成一条线,应当是有人在上头抹了蜂蜜,还是刚抹不太久,蜜还没有被蚂蚁吃光,柳九道也刚刚才发现它。牢头挠了挠脑袋,“住在柳九道对面的那个倒霉蛋子突然死了,王少卿让他们的家人来收尸了,某寻了人前来做法,去去晦气。这是惯例。”牢头有心讨好,不等崔九继续发问,就接着说道:“那牢里的乃是长塘县小杨村人氏,他杀了晋王妃的远房堂兄,原本这事儿不归我们大理寺管的。”“但是因为涉及到王家人,两位王少卿都在呢,所以便转过来了,没有想到,还没有两日呢,这倒霉蛋子就服毒自尽了,现在好了,大理寺有嘴都说不清了。”贺知春同崔九都有些意外,贺知春是因为死者竟然是小杨村的人,还杀了晋王妃的远方兄弟?崔九则是因为这件事御史台完全没有收到消息,这让他十分的不爽快。贺知春看出了崔九的想法,“可能是因为昨日休沐,事情还没有来得及传开,等一会你回御史台,这事儿八成要闹起来。”牢头恨不得剁了自己的舌头,叫你乱说,要是大理寺吃了亏,两位王少卿寻他问罪怎么办啊?他一个小卒子,哪里管得了神仙打架。这事儿若是说出去,整得好像是王闻林同王叹之,为了给他们王家的人报仇,私自了结了此人一般。“那个死了的,叫什么名字,又是为何要杀了晋王妃的远方堂兄呢?”牢头汗津津,“好像叫什么大牛,以前是个府军,颇有几把子力气,杀人好像是因为永业田的事情,一不小心……具体的还没有来得及查呢,那个叫大牛的就死了。”竟然还是一个熟人,贺知春皱了皱眉头,那个大牛她印象深刻,他家中一门孤寡,就只有他一个壮劳力,贺知春当初瞧着他家可怜,还将他们家的人收了好几个进了布坊。温饱是没有问题了。不过贺知春觉得像大牛这样的人不应该会自杀,他还有一整个家要养呢!这其中八成是有蹊跷啊,大牛死的时间十分的巧合,让她有了不好的猜想。若他是被杀的,那么凶手要不就是冲着柳九道来的,目的是警告他,大牛遭了无妄之灾。要不就是冲着王闻林来的,若不是王闻林借杨姜的口,给他们透露了许多乌蛇的事情,他们查不到这个地步。现在挡在乌蛇前头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他八成是发现了王闻林给他泄密了,所以把矛头对准了他?这不是不可能。毕竟大牛若是被查出了是他杀,那么最让人生疑的,就是王闻林以及王叹之。“那大牛是在柳九道入狱中之后转过来的,还是之前呀?进来之后,可有人来瞧过他?”牢头掰着手指算了算,“是之后,这么一说某想起来了,前后脚的事儿。他家中人来过一次,是一个穿着破布衫的年轻妇人。然后王少卿来过。”“哪位王少卿?”“王闻林,王少卿。另外一位王少卿,是从来都不来地牢的。”王叹之讲究得很,怎么会来这么脏兮兮的地方,最多在门口等着。贺知春同崔九对视一眼,当真是不太平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只不过这只是猜测,他们还是静观其变的好。两人告辞了牢头,出了大理寺上了马车,这才低语起来。“九哥觉得,剩下的人,谁可能是乌蛇呢?”崔九摇了摇头,苦笑道:“某现在在想,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关键人物。平王,柳九道都不是,那么剩下的只有王同秦阁老了。”贺知春点了点头,她也觉得有什么人被他们漏掉了,但是一时之间想不起来。“这个人地位应该比柳九道要高,王同秦阁老都符合。王对王闻林有养育之恩,秦阁老则是王闻林的老师。”虽然两人没有说,但他们都认为秦阁老比王可能性更大一些。尤其是大牛的死,并不像是巧合。如果乌蛇是王的话,他有更多的办法去杀了王闻林,而不是用这种有损王家声望的办法。若不是贺知春同王闻林还有王叹之相熟,当真要啪啪啪的鼓掌了,整得好啊,就是要整王家啊,让他们有嘴说不清啊!“王闻林当初在大理寺同我说,他和我阿爹有同门之情,言语之间对秦阁老多有敬仰。而王闻林同王叹之按说是一道儿长大的,但是两人关系却很稀疏平常。他也没有半点世家子的习气,在王家的宗家应该过得不太好。”所以还是秦阁老更加符合一些,他虽然是寒门出生,但为官多年,之前一直外放,认识许多人,后来又招了不少门生,如今更是阁老,地位超凡。这下子就有些难办了,因为秦阁老是贺余的老师,他是天宝党,是贺知春的支持者。第430章 多出的几个人秦阁老这个人,是属于站在人群之中,压根儿找不见的人。在内阁之中,他也颇受争议,因为他这个人不喜欢表态。铁打的秦阁老,流水的其他人。内阁中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当今圣人乃是明主,身边最不缺乏的就是英才,唯独秦阁老多年屹立不倒。贺知春这也是颇为不解,但是如今想来,他应该相当于京兆尹苟询,是用来不让那些各有派系的阁老们,撸起胳膊袖子打架的。譬如以前太子同魏王相争,双方剑拔弩张,打了个平手,就差秦阁老一票了,人家笑眯眯的说,哎呀大家都是好兄弟吗,一团和气一团和气。魏王要输了,他就站魏王,太子要输了,他就站太子。没有办法,活得就是这么毫无节操。人一问你到底站谁啊?秦阁老八成要说,哦,都很好啊,随便站哪一个都好啦!简直就要立地成佛了,是以他在朝堂之上人送外号笑面佛。但因为贺余的缘故,秦阁老至少是从来没有反对过贺知春的。贺知春想着,忍不住叹了口气,支持她的人本来就不多,这下子要被她自己整死一个阁老了吗?“九哥送我去平王府吧,我去问问平王,当年他们都去河东,到底是为了什么。”崔九摇了摇头,“只怕他不会说。”贺知春撅了噘嘴,“哼,吃了我家的米,却不为我办事,是何道理?不说也得说。”这些宗亲都是不事生产,光吃皇粮的,皇粮是谁家的?当然是圣人和太子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