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用汗颜,汗颜的应该是骗你们的崔中丞才对。贺知春上下打量了一下杨远,看得杨远往他爹身后缩了缩,什么叫目光如炬,太子的眼神就是如此,简直要将他融化了。贺知春收回了视线,她其实只是想努力看清楚杨远的头顶上是否有绿光而已,怎么小郎君看到她,都跟看到母狼似的。郑明珠同杨夫人不在,想来是被安排在隔壁的雅室饮茶了。贺知春咳了咳,“杨世伯啊……”杨刺史一惊,“不敢当不敢当,怎敢当太子一声世伯……”贺知春笑了笑,“您同我阿爹即是同窗,当初杨大哥同我阿姐又有婚事,该当这一声才是。原本杨大哥大婚我当前去,但怕喧宾夺主,反而不美……”崔九听得心里直翻白眼,明明就是你不想看到郑明珠!还派了阮嬷嬷去看笑话!杨刺史眼眶红红,“太子替某兜了这被参之事,某岂能连累太子被人诟病?一会儿某就去面圣自辩!”别介啊,你这么老实,我们都不好意思哄骗你了啊!崔九咳了咳,你们再寒暄下去,何时能够进入正题。“还请杨兄弟先去隔壁雅室回避,某要先问杨刺史。”杨远点了点头,走了出门。崔九立马问道:“请问杨刺史,杨远是否不是您的亲生儿子,他是从哪里抱来的?这个很重要。”杨刺史不知道杨远的身世同他的贪污案有何关联,但凭借对贺知春还有崔九的好感,还是回道:“这事儿我们族中的人都知道,内子不能有子,杨家的亲戚们又都出了五服,于是某在莱州任上的时候,经过人牙子的手,买了一个男娃娃,就是远儿。”“那人牙子是你自己寻的,还是经过人介绍的?”杨刺史到底混迹官场多年,已经有点儿明白,崔九拦住他们,并非是因为什么舞弊案了,他并不恼怒,却是真的着急起来:“远儿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他正直又善良,出身不能决定什么的!”崔九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杨刺史,之前某也没有骗你,的确是有人参奏你贪腐,但是这不是大事儿,潭州百姓都能证明你的清白。某问这些,也不是说杨远是坏人,只是他可能卷入了一桩大事里。”杨刺史的额头都冒出了冷汗,他们夫妻二人都是心善的老实人,经常去善堂做善事,虽然是刺史,也吃斋念佛,十分的克己。他不善营生,潭州算不得富裕,但是当地百姓,都十分的敬仰他。他也自问,从来没有做过什么缺德事儿。杨远也被他的夫人教得很好。“是郑仁凯,那时候他的父亲是莱州刺史,算得上是本地人,他听某无子想要收养一个孩儿的时候,还劝某从杨家远方亲戚中寻一个,多少有一点血脉联系。但是某不想同他们再有什么牵扯,不如买一个来路干净的。”“郑仁凯寻了个人牙子,帮某买了远儿,因为家中并无近亲,某自己在族谱上加了远儿的名字,回了潭州之后,给他上了籍。”崔九皱了皱眉头,郑仁凯是他的堂舅,也是房奉珍的夫君。“那杨大哥知晓自己的身世吗?”杨刺史点了点头,“知道,我们夫妻二人都信佛,觉得相聚就是缘分,是我们的便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也不能强求。是以远儿懂事之后,我们便告诉了他他的身世,他若是想要去找他的亲生父母,也没有关系。”“不过潭州同莱州相去甚远,他一直也没有去寻过。”杨刺史说着,叹了口气,“能把孩子卖掉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好人家,你们可是知晓远儿的身世了?”贺知春摇了摇头,按照杨刺史的说法,杨远倒真有可能是前朝后人,毕竟他的身世不明。杨刺史松了一口气。贺知春同崔九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了成算。崔九又继续问道:“那杨远最近可有同你说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杨刺史老脸一红,“真的要说吗?实在是家丑不可外扬!”贺知春同崔九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我们就是来听家丑的啊!你怎么可以不说!你不说,那我们可要说了!杨刺史红着脸,就差以袖遮面了,不知道的,还以为郑明珠腹中的孩子是他的。“其实是郑小娘子的事,之前我们突然收到远儿的信,说他酒后无状,唐突了郑家的小娘子,已……已经成了好事……因此要我们立马提亲。”贺知春的嘴巴长得老大,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莫非阮嬷嬷猜错了,郑明珠她因此崔九受了大刺激,觉得油嘴滑舌,长得好看的男人都是不可信的。转而对老实巴交的杨远,一见钟情!这世间最不能用脑袋去想的事情,就是情爱之事!这事儿,大部分的人都是用眼睛和身体去想的。“他们是如何认识的,按说不应该有交集才对呀?”杨刺史愣了愣,“去岁某休书一封,托了你阿爹,帮着远儿进了天道书院。远儿说郑家小娘子在长塘的庄子里养病,小杨村那地方能有多大,经常能够见着面,两人十分的谈得来。”第494章 你被坑惨了谈得来?一起看雪看月亮吗?“世伯啊,有没有人说你同杨大哥都很好骗?更是不会说谎话?”杨刺史明显愣了一下,苦笑道:“家父还在世的时候,就经常这样说。”贺知春说着,转了个圈儿,她沉思了片刻,说道:“你们已经知晓了杨远的身世,是郑明珠告诉他的对不对?”杨刺史不语。贺知春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之前杨刺史问她同崔九,是否知晓了杨远的身世,他们说不知晓的时候,杨刺史明显松了一口气。这是为何?这说明他早就知晓了杨远的身世,并且这个身世是见不得光的,至少同贺知春是敌对的。那还能有什么?肯定是有人告诉了杨远,说他是前朝后裔。贺知春叹了口气,“你们被骗啦,杨远根本就不是前朝后裔,就算是又如何?吴王身上还流着一半杨家人的血呢!”杨刺史猛的一下站了起来,“太子此言当真?”贺知春笑了笑,“成王败寇,前朝后裔什么的,不过是已经僵死的虫儿,何足挂齿?现在可是大庆,您是大庆的臣公,前朝早就亡国了。若是他们的血脉当真那么金贵的话?就轮不到我姓李的人坐天下了。这样的魔障,也就只有他们自己走不出来罢了。”说真的,乌蛇留下的三路人马,不管宇文家还是前朝杨氏,在贺知春同圣人眼中都不足挂齿。翻开史书,你何时见过前朝复辟成功的?百姓的生活已经安定了下来,有吃有喝,谁管你江山姓杨还是姓李?倒是一直隐藏着毫无头绪的圣人长兄的后人,那个才叫心腹大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