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素还是老样子,面色平静,就好像三皇子折腾了这一通,完全与她无关。那厢邢有荣已是小跑着进来,给桓十三娘挪了个座儿,复又退了下去。桓十三娘屈身向中元帝行礼谢座,随后姿态优雅地坐了下来,一举一动都显示出了良好的教养。三皇子向上微微弯腰:“父皇,儿臣还要继续问话,可以么?”“问罢。”中元帝面上的不耐烦已经不见了。他此刻的神情显得有些萧瑟,又似疲倦,抬起手来按了按额角“是,父皇,那儿臣就继续问。”三皇子说道,又转向了俞氏,继续问道:“既是你不记得那印章去了何处,那么,桓家的人找上门来要人的事,你总该记得罢?”听得此言,俞氏浑身微颤,不由自主地便将身子缩了起来,似是极为害怕。“你别怕,说出实情便是。”三皇子好言安慰她道,又转向诸人:“诸位也好生听一听,看看那桓家是怎么‘认’回他们家的幼女的。”众人见俞氏的神情不似作伪,便都敛了声息,等着她开口。俞氏面色苍白,启唇道:“回陛下,回三殿下并诸位殿下,那桓氏派人来到秦府时,我已经从青州老宅搬去了平城别院。因我身边服侍的人少,太君姑瞧不过眼,便将她院子里的一些仆役予了我,这其中便包括……十三娘子。”秦素还是头一回听说此事,此时闻言,心下冷笑。今日之事早在她的意料之中,她唯一没算到的,只有阿蒲。然而,反过来想,也正因为有了阿蒲这个变数的出现,却是让她想通了一件事。那件事横亘在她的心中日久,如今见了阿蒲的面儿,那谜底便也跟着揭开。说来说去,还是一局。她微弯了唇,端起茶盏啜了口茶。“十三娘成为了别院的仆役,便是在你的手下了,是不是?”三皇子此时便问道,语声很是温和。俞氏点头道:“是的。正因了十三娘是我那里的仆役,所以,桓氏的人……便找上了我。”她目中划过了后怕的神情,停了一会儿,方才续道:“那日晚间,用罢晚食之后,我正欲去房中安歇,忽见那房中多出来一个人,却是个全身都裹在披风里、根本叫人瞧不见脸的男子。他甫一现身,立刻就问起了当年我拾到弃婴之事。我……我十分害怕,却还是壮着胆子问他有何事,他就自报家门,说他是桓家的门客,奉命寻找她家丢失的十三娘子,他查来查去,便查到了我这里。”众人似是皆听住了,殿里鸦默雀静,连一声咳嗽也无。“因他说得有来有去的,又拿出了桓氏的族徽给我瞧,我便信了他,于是便将拾到弃婴的事情说了。”俞氏的语声絮絮而来,安静而沉着,似乎已是忘记了害怕:“他听了我的话便说,我拾到的那个弃婴,便是她家的十三娘。然后,他便问起了我那弃婴身上的记号。”“他也知道那个记号么?”皇三子适时问道。俞氏白着脸点了点头:“是的,他知道,且说得没半点错。此前我在讲述时,留了个心眼,没说我是在哪里发现的那女婴。结果他连白马寺都点了出来。我见他说得一点无错,便真的相信他是知晓十三娘的身世的,于是便将十三娘子叫了过来,向她讲了此事。那人见了十三娘后,便像是完全放了心,告诉我说,让我等上几日,他会叫他家主公过来瞧瞧。”第951章 连环计“哦?”三皇子玩味似地看了看秦素,又看了看太子殿下:“这人所说的主公,是何人?”俞氏的脸色越发地白,双唇亦微微颤抖起来:“他说的主公,是……是……桓家的大郎君。”殿宇中,再度变得安静起来。俞氏说出的最后几个字,就如同一句诅咒,让在座的所有人,都微微色变。良久后,中元帝的语声方才响了起来:“俞氏,你见到桓大郎了?”俞氏连忙垂下了头,两手扶地,颤声道:“回陛下的话,是的,那桓大郎……亲来了一趟青州,将十三娘领走了。”“那是何时之事?”中元帝问道,面色反倒不再像方才那样阴冷,而是一脸散淡。俞氏立时回道:“回陛下,民妇记得那是前年夏末时候的事儿,大约是在处暑前后。具体的,民妇委实是想不起来了。”俞氏话音落地,殿中又是一片安静。说起来,这俞氏言语谦恭、条理清晰,行动间又有一种温婉柔和的感觉,极易予人好感。听了她的话,中元帝的神情似是缓和了些,温言道:“起来回话罢。”俞氏连忙伏地谢过,旋即便站起了身。三皇子此时便上前一步,向着中元帝揖手道:“父皇当还记得,前年的处暑前后,正是晋陵公主被认回之时。可父皇与我们却从不知晓,几乎就在同一时间,桓氏亦认回了他们的女儿,亦即这位桓十三娘。如此巧合,儿臣乍然听闻时,心里是惶惑的,总觉得,这桩桩件件,就像有人经过精心算计,掐好了前后时间,将两件事……同时达成。”他拖着长音说出了最后一句,一脸地意味深长。除秦素之外的所有人,此时皆是目露震惊。好一会儿后,四皇子方才颤声道:“这莫非竟是……狸猫换太子?”此声一出,满室俱寂。秦素陡然转眸,冷厉的视线向他身上一转。四皇子似是自知失言,一语说罢立时便将衣袖掩了口,苍白而温秀的脸上,泛起了不敢置信的神情。“狸猫换太子,四皇弟这话却也不尽然。”三皇子俊雅的脸上溢着笑,抬手抚向腰畔的螭纹玉珮,眸光微闪:“依我说,鱼目换珠,还差不离。”四皇子仍旧维持着失言而惊的神情,怔忡地点了点头。三皇子便又看向了中元帝,躬身道:“父皇,儿臣斗胆,想要在此时将儿臣的推测,或者不如说是一个离奇的故事,说予众兄弟姊妹听听,不知可否?”“可。”中元帝从口中吐出了一个字,面无表情。三皇子却是满脸地欢喜,再向他躬了躬身,便转向了众人:“说起来,这个故事要从十五年前说起。”他的语声沉而缓慢,仿佛故意要让所有人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十五年前,本朝有一大族,正于辽西边陲受那流放之苦,那时,他们偶尔听到了一个传闻,道说才登基的当朝天子有一幼女流落民间。这户大族听了这事,便动起了别样的心思。这户大族乃是我朝冠族,实力雄厚,他们要调查这些事情,还是很容易的。而几经查访之后,他们终是查知,那落难的小公主却是被好心人收留了,而收留她的那户人家么……”他转动眼珠往四下看了看,便看向了俞氏,含笑道:“我们便假说那好心的人家便姓秦罢。”语罢,便勾了勾唇。众人的视线尽在他身上,此时见他如此表情,有那么一两个人,已然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