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明玉倒吸一口气,“……这恐怕不行吧。”沈氏柳眉一竖,“知道不行还不赶紧看,到时候受了蒙蔽都不知道。”燕明玉吸吸鼻子道:“嫁过去之后整个府上我最大,下面都是管事,谁敢蒙蔽我呀。”一旁燕明月低下头,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二姐姐这是说什么呢。就算下面人不敢这么做,但万事还是自己会的好,她道:“二姐姐,就算府里人不敢,那还有别人呢。”长远了想,等镇北侯府世子成亲了,新夫人会一直不管家吗,所以说还是学着点的好。燕明玉唉了一声,认命地看起账本来,她觉得母亲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不过好在不是出嫁前几日再让她看,慢慢看,也不是不行。估计也是因为要教燕明月,让她顺道一块儿。就是不想让她干待着罢了。两人坐在桌子两头,一个垂头丧气,一个学得颇为认真。沈氏交代的事,燕明月都认真,过来的时候还会拿自己做的鞋垫袜子之类的,礼数相当周全。燕明月本来是想问问为何五妹妹不在,但一想,五妹妹估计早已经学会这些了,自然就不用学了。她亲事没定,也没五妹妹那么聪慧,嫡母终于管她几次,燕明月想抓紧点。下雪这几日,燕明玉和燕明月都在账房,先生教完沈氏再过来,抽账本考,若是错了,晚上还要再看。有时燕明玉出错,有时燕明月出错,燕明月以前嫡姐很聪慧用功,什么都不会错,性子温和清冷。如今虽然懒散了些,但感觉更亲近,也会冲她笑。原来处好关系就这么简单,只要她不存害人的心,姐姐也会笑着和她说话,明荞也会甜甜地喊她三姐姐。燕明茹年纪尚小,没学这些,对她说话时止不住的酸意,燕明月觉得这样挺丑陋的,她以前就是这样。燕明月心里感激,想着也给燕明玉做些东西,这般少了算计,心里也敞亮了不少,孟小娘说的话她就当放屁了。孟小娘重新笼络了燕国公的心,自从苏小娘有孕,加上燕明轩落榜,燕国公两处去不得,孟小娘又成了燕国公的心头好。孟小娘总是顺着燕国公的心说,自然把燕国公哄得开开心心的,然后就越发和沈氏有隔阂。燕明月觉得,让孟小娘说沈氏的好话,比让太阳从西边升起来还难。孟小娘还琢磨着怎么把苏巧慧的孩子弄掉,那孩子已经三个月大了,入冬之后苏巧慧很少出门,就待在屋里养胎。孟小娘也不敢买通她身边丫鬟,不然一问就知道是她做的,这事儿只能从长计议。现在,燕明月是羡慕五妹妹和二姐姐母亲她们一块儿待着,很是舒服,说的就是普通的家常话……今日冷,多加点衣裳,刚从外面回来,别急着把大氅脱掉,有没有特别想吃的……都是些很平常很熨帖的话。明荞在母亲身边和在她身边也不一样,爱说爱笑,爱调皮捣蛋,不想去哪儿就是不想去,想去想要什么也会直说。明明前两年还是个爱低着头,只来请安别的什么都不说的小姑娘,母亲把五妹妹养得可真好。燕明月出神想着,五妹妹也算守得云开,不用在梧桐苑待着了。燕明荞喊了声三姐姐,“玉芳斋带回来的点心,三姐姐拿回去吃。”燕明月回过神来,她看了一眼,点心很好看,用盒子装着,有淡绿色的,也有粉紫色,一朵朵漂亮的奶油花。她也有铺子,自然知道月初理账,是丫鬟出去拿利润银子带回来的。还有三包油纸包着的,燕明荞解释说是饼干,“三姐姐,这个和桃酥的口感差不多,不过更香甜好吃些,里面有葡萄干儿,可甜了。”燕明月点了点头,“多谢五妹妹,五妹妹要是缺什么,大可上城西的杂货铺去拿。”燕明荞哎了一声,又让林香去给别的院子送点心。上个月利润也不错,她分了将近一千两银子。刘掌柜自己会去谈生意,谈下了两个酒楼的一个盛京城外的,以后光靠点心铺子就能收不少钱,等分店开起来,利润更多。燕明荞发觉,人和人也不一样,刘掌柜就会做生意,而春饼铺子的赵掌柜,就不管这些,而是去庄子看鸭子养得好不好,督促后头师傅研制新菜。林香说他一个月月钱十两银子,一半都花在吃鸭子上头,人比半年前胖了一圈。刘掌柜想要多赚钱,赵掌柜呢安于现状,觉得吃好喝好就好,不过在管铺子上,两人做得都不错。烤肉铺子的铺面最小,利润也是最少的,掌柜的还是原来的杂货铺掌柜。杂货铺以前一个月才几十两银子,如今一天就能赚到,掌柜的心满意足。想要开分店,估计得她们自己使劲儿了。初二雪停了,不过外面冷飕飕的,两人还是没出门。初三出了点太阳,雪开始慢慢化了,赵老板又托林香约了两人一次。说是在醉香楼定好了雅间,中午一块儿吃个饭,不会耽误太长时间,让燕明荞燕明玉听听他怎么说,若觉得不合适,再拒绝不迟。燕明玉和燕明荞这才赴约。赵老板在盛京住客栈,地方离烤鸭铺子很近,就在对面。不过谈事情不能去烤鸭铺子,就找的常来的醉香楼。两人过去的时候,赵老板已经在了,正在斟茶倒水,也不知到了多久。见燕明荞燕明玉也没多诧异,站起来道:“二位请坐,我也刚到,这醉香楼我常来吃,就自作主张订在了这儿,莫怪莫怪。”赵老板看着将近四十岁,人有些胖,样貌和林香说的一样,憨厚和善,挺爱笑,就是不笑的时候眼尾都带着笑纹,让人看了就觉得亲近。穿的是绸缎,不过样式简朴大方,身边跟着一个小厮一个丫鬟,看着都二十多岁。赵老板面上不显,可心中诧异两人年纪如此之小,看发髻还没及笄呢,就开着铺子。他身边的小厮说,林香那日离开后回了燕国公府,想必两人就是燕国公府的姑娘了,这般年纪,怕是在家中受宠,才给这么赚钱的铺子。三人落座,赵老板给两人递了茶杯,“这外面天冷,先喝点热茶暖和暖和。”赵老板本来忙完了生意,数月前就来吃过烤鸭,他好这一口,想给家里人带回去几只,只可惜这个铺子一日就一百只,还不能多点。烤好的的确能外带,但味道大不如在铺子里吃的,若回了老家,还不知怎么想这口烤鸭吃。赵老板在这边停了几日,就在烤鸭铺子对面的客栈住下,他住二楼,往下看就能看见铺子客人进进出出的。从中午营业开始到晚上戌时打烊,赵老板让小厮数了数,一日的客人有将近二百人。营业之后生意就没断过,还有来晚的,见烤鸭卖完了进去又出来的。整个盛京城,就这么一家卖这样的烤鸭的,别处倒是有烧鸭烤鸭子的卖,味道一般先不说,鸭肉干柴,一点都没有这个油润,这里的烤鸭才是真正的入口即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