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具体是因为什么,她就不知道了。也是以防万一,燕明荞觉着孟小娘那边可能一直盼着三哥哥成亲,分家之后把她接走。但做错了事,已然是不可能的了。这样做能省心些,不然再跑回来大闹一场,妨碍正事。沈氏觉得这样也挺好,况且她对外说的是,燕明泽生母已经病故,留着孟小娘纯粹为了积德。但人留在盛京,的确容易生事儿,一会儿她就吩咐人把孟小娘送回萧阳。选一个庄子,再选几个人看着,就当是提前去养老了。她也为燕国公生下三个儿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日后不会短她吃喝。但燕国公如今还在萧阳,沈氏又怕两人在老国公孝期内做出不体面的事来,到时连累燕国公府,想了想,说道:“给送回裕安吧。”这是靖安侯府的老家,没有路引户籍,不会乱跑,反正该想到的沈氏都想到了。燕明荞点点头,把最后一口粥喝掉,“也好。”再说府上婆子去了城南庄子,告诉孟小娘赶紧收拾东西,马上要去别处了,孟小娘还高高兴兴地以为要回府了。谁知竟是要去裕安。在庄子的日子自然没有燕国公府的好,孟小娘看着老了许多,眼角有了皱纹,衣着不像从前那般光鲜亮丽,衣裳首饰简单朴素,不过还是能看出从前的样子。只是,她能在庄子里安分地等着,不就是指望唯一的儿子,指望燕明泽成婚之后把她接走吗,去裕安,那是什么鬼地方!孟小娘端坐在屋里,她道:“我要见夫人,我要见三公子!我还要见公爷,我哪儿都不去,我就留在这儿!”婆子说道:“你如今已经被赶出燕国公府了,还想见谁呀?公爷在萧阳守孝呢,还见夫人,见三公子,夫人可没空见你!三公子马上都要定亲了,容得了你胡来,你还不赶紧收拾收拾,马车就停在门口。你要是在闹腾,一碗蒙汗药给你灌下去,醒了就到裕安了!”孟小娘没想到,燕明泽竟然要定亲了,更没想到这个消息竟然是从一个老婆子嘴里听来的。她自从来到庄子后,就一直盼着这事儿。盼着儿子能早点从萧阳回来,从萧阳回来之后,又盼着他早点考中会试,盼着他早点成亲。她好能从这苦地方早日脱身。孟小娘这些年过得很苦,虽然也有丫鬟跟着,不用她干苦活,可常常哭,周边没人跟她说话,她白发多了好些。再待下去,她非疯了不可。只是她也明白婆子这么说是因为什么,三公子马上就要定亲了,她这个顶了罪的生母,是污点是难堪,所以要把她送到裕安去。孟氏愣愣的,耳边分辨不出什么声音。她甚至能想明白,这个事儿不一定非是夫人做主,她的三公子估计也知道。从尧桢七年秋日,到尧桢十二年春日,孟小娘等了近五年,她突然明白,当初明月知道她要被送去冲喜是什么感觉了。报应……都是报应。只是在这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她能做什么呢,这是她儿子默许的,让她回裕安养老。可是去了裕安她还有回来的机会吗,那是什么地方她都不知道,这就是她寄予厚望的儿子,把所有过错都揽下来,盼着能早日当婆婆,享福,抱孙子,结果什么都没有了。孟小娘的确是后悔了,可她什么办法都没有,这么多人,她怎么跑的出去,除了听话没别的选择,这几年她熬够了。她的儿子她了解,就算是见了不过是劝她听话些。孟小娘擦安静眼泪,道:“我收拾东西,你们先出去吧。”第97章 孟氏自尽几个婆子在门外等着孟小娘收拾, 她们不敢说道议论,夫人吩咐过下头人嘴要严实。但这在燕国公府算得上丑事,眼看三公子要定亲, 结果生母却要被送去裕安,以后分隔两地,这辈子恐难再见上一面。搁谁谁受得了,而且,这都要走了, 三公子也不来送送。看着也没什么情分。孟氏的三个孩子, 三姑娘早就嫁人了, 六姑娘在许小娘身边, 三个孩子, 搁别人这辈子都稳妥了, 可她最后什么都没捞到。不过转念一想, 去裕安也不错, 那是夫人娘家祖上之地, 有好吃好喝地供着, 这一辈子不也就那样吗?不比她们这些下人日子好多了。人还是得看开点。等了两刻钟多, 屋里没人出来,里面也没有动静。孙婆子心突然紧了一瞬, 她想去催一催,可怎么叫喊里面都没人应声, 推门发现门闩从里面插上了。这回孙婆子彻底慌了, 喊人过来,几人合力才把门给踹开, 却见孟小娘吊在房梁上。她穿着五年前来庄子的那身衣裳, 头上一只素银钗子。在这儿的几年, 三姑娘来过两次,三公子来过三次,送过银钱料子,比这体面的也有,但她没穿。孙婆子大喊着救人,可这都过去两刻钟了,孟小娘早就没了气息。一个人若想死,拦都拦不住。孙婆子活这么大岁数,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事儿。若是在别的府上,处死个下人或者哪个妾室犯了事,私下弄死,都是常事。就像安王府,一个侧妃都能悄无声息地没了,有谁知道,可在燕国公府,哪怕犯了事儿,夫人也只是给发落到庄子上。她觉得有些瘆得慌,可一想自己没做过亏心事儿,人又不是她害死的,她怕什么?只压了压心神,把庄子里的人仔细敲打了一遍,把人放着,匆匆回燕国公府复命去了。燕明泽一早去了书院,沈氏也是怕夜长梦多,所以才让府里的婆子赶紧去庄子。但沈氏没想到,孟小娘会自尽,听到这消息时精神都有些恍惚。都说死者为大,在沈氏这儿也是这个道理,人都死了,从前的事儿再计较也没用了。“这事你们都给我憋在心里,若我在外面听见一个字,你们自己想想后果。”沈氏又道,“你办事儿还算牢靠,等过午之后,你去书院给三公子传个话,就说……我身体不适,让他回来。”孟小娘是入不了祖坟的,最多在庄子里找一块地葬,燕明泽是她的儿子,总不能最后一眼都不去看。“你再去淳安侯府传个话,三姑娘想来便来,不想来就不来。”沈氏觉得,还是得知会一声,其余人就不必告诉了。只不过沈氏不知道,孟小娘就这样自尽了,究竟是为了让她儿子无后顾之忧,还是说心死如灰,觉得再活下去没什么意思。但人都死了,谁都不知道孟氏临死前想了什么。至于燕明泽会不会后悔,沈氏也不清楚。这些事儿,沈氏不许下往外传,更不许在私下议论,她对燕明荞说的是,孟小娘已经去了裕安。女儿还小,这种事还是不听为妙,就当孟氏去了裕安吧。要问她会不会觉得是因为要去裕安才导致孟小娘自尽的,沈氏可不会这么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