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仿佛信手拈来,没有任何雕琢的意思,但是里面的每一个字都那么贴切。花香扑鼻,春风满面,活脱脱一副倾国倾城的美人像。不得不说,她们真的很想体会玉真公主和杨玉环的快乐。上官婉儿还看到有宫女拿出上好的信纸,记录这篇诗词,那模样简直爱不释手。上官婉儿闭上眼睛,说道:“见到白云就想到美人华丽的衣服,见到花就想到美丽的容颜……这李太白真是油嘴滑舌,想必那贵妃要高兴坏了。”杨贵妃现在一点也不高兴。天幕播放《长恨歌》之后,她暂避风头,如今待在道观里,青灯古佛,生活寂寞。婢女望着这首诗,有感而发,说道: "娘娘,陛下说等事情忙完了就来接你,怎么还不来?"杨贵妃:“慎言,陛下的想法,哪里是你我能揣摩的?”婢女悻悻闭嘴,她不想在这个道观里荒废余生,想回华丽的皇宫。杨贵妃懒得去看身边的婢女,望着天幕,轻声叹息。容色会衰老,宠爱会流失,长安的繁华终究离自己远去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居然会通过李白的诗文而永恒,或许,这也是一种幸运。唐玄宗等人都对这段往事表示不满,可唐太宗李世民很高兴。这算是他近些天看到的最有趣的东西了。“李太白做得好啊,就应该让贵妃磨墨,力士脱靴,狠狠丢李隆基的脸!”只要谁让李隆基不爽,谁就能得到李世民的夸赞。李世民感觉心气稍稍顺了些,终于开始看诗文了,拊掌长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美,真美,仿佛暗香扑鼻,留香隽永。"这首诗一出,仿佛所有的美人都有了画面。他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含情脉脉地说土味情话:“这些天朕被那小子气得不行,昏过去了两次。宫里的事都辛苦你了。这首诗送杨贵妃合适,送你也颇为合适啊。”长孙皇后见他心情好转,提着的心松了下来,嗔怪地说:"都成如雷这么多年了,还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形容那些年轻姑娘合适得很,形容我却不行了。"李世民却说:“在朕眼里你一直是初见的模样。等到我们白头也不会改变。”长孙皇后轻咳两声,近些年,她感觉身体越来越不好了,谁知道能不能白头呢?她到底还是没有说出来,让他担心:"油嘴滑舌!"【翰林待诏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这里有搞修仙的,搞绘画的,搞舞蹈的,搞迷信的,乱七八糟的。虽然唐玄宗有所改革,招来了一批讨论时事的文人,但那里依旧非常混乱。和平康坊差不多。李白当的翰林待诏虽然是个六品官,但是论起权利来,还不如白居易和杜甫当过的八品左拾遗呢,起码这个是正经的谏官。他想给皇上提正儿八经的建议。结果皇上表示:"你就给贵妃写点诗就行了。"李白很不高兴,他想当宰相,可不想当梨园子弟一样的弄臣!而且,李白行事狂傲不羁,为人所不容。很多人经常打李白的小报告。久而久之,玄宗对李白很不满,于是给了李白一笔遣散费,把他打发了。】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白的仕途断送了,更重要的是,理想破灭了。这大唐终归不是他想象的大唐,这唐玄宗也不是燕昭王。他的一腔报国之志全都付诸东流。前途变得无比灰暗。他的好友拉他喝酒,带他放松。美酒昂贵,菜肴精美。他却心中郁闷,不想下快,心中无比茫然。那皇宫中的经历,仿佛一场春秋大梦。他到底该何去何从?不过他相信,他还有机会。总有一天,他能完成自己的梦想,辅佐君王治理整个天下,然后功成身退。他喝酒如喝水,醉醺醺地说:“拿笔来!”有人送来了纸笔,李白挥墨写下:“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幕中,李白技惊四座,朋友无不惊叹,拿着墨宝爱不释手。周围的客人也惊叹不已。天幕下,很多观众惊讶不已,眼神不舍得离开片刻。他们和天幕中的群众演员异口同声:"李太白难道真的是太白金星转世!?"第67章 李傲天高义啊!老年的唐玄宗望着天幕中的《行路难》,思绪流转。恍惚间,时光倒回,好像回到了那次初见。李白很不容易,明明是个商人之子,却能突破阶级,以不可阻挡之势闯到他的面前。他对于初见非常期待,李白进宫的那一天,他主动前去迎接李白。他甚至从銮舆上下来,拉着李白的手,寒暄道:“早就听说过李太白的大名了,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此后,他赐下锦袍,还为李白亲手调羹。那时候,两人当真是柔情蜜意。是什么时候改变了?有什么契机吗?李隆基每天要经手的事情太多,而且年纪大了,身上的老年斑都在蔓延。很多事情也记不清了,需要高力士提醒他,才能想起来。可李隆基毫不费力,就想起了李白的事情。这时,他才惊觉,他没有忘掉李白,每一幅画面都历历在目。毕竟,很难有人能忘掉"谪仙人"。人这一生很难忘掉惊艳的人。他也想起了是因为什么赶走了李白,答案是李白的眼神。李白总是想要跟他谈家国大事,想要致君尧舜,可能是察觉到他不感兴趣,所以李白的一腔热血渐渐凉透。他露出了失望的眼神……唐玄宗李隆基真想问一句,李白凭什么对自己失望呢?他的丰功伟绩可不亚于古往今来任何一个皇帝!如果李白是普通人也就罢了,可李白的诗文偏偏深得他心。因为在意的人嘴里说出伤人的话,杀伤力总是成倍的。于是唐玄宗想躲他了。可他到底还是不舍得发落他,所以给了他好大一笔钱,完好地给他送走了。李隆基想要的一直是文采斐然的御用文人,而不是宰相。他身边的宰辅之才旱已够多。李白这样的性子还要磨一磨,他才会真正重用他。在唐玄宗的眼中,李白会落寞惆怅痛苦,从此性情大变。他饶有兴致地看着这篇诗文,希望看到李太白沮丧落魄的样子。“呵呵行路难,原来他也知道人生在世有多难,我还以为他不知道呢。”他看着前面,非常满意:“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太白这是把那些诋毁他的人当作黄河和太行山的雪啊。看来他也知道自己有多渺小。”李隆基很欣慰,李白终于知道官场不好混,应该好好讨好自己了!李白的一身傲骨终于折断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