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1 / 1)

('可他这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人到暮年,还是个白身,怎么阻止大唐这架狂飙的马车?他只能用酒麻痹自己。他写下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他来到安徽的敬亭山,又写下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他郁郁不得志,感觉只有敬亭山能够理解自己了。终于,大唐爆发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型叛乱,安禄山带着二十万人造反了。叛军势如破竹,攻破潼关,直逼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只晓得跑跑跑,一路跑到四川。叛乱爆发的时候,五十多岁的李白在安徽宣城,他的儿女却在山东,山东也遭到了战火。李白愁的不得了。好在唐朝游侠风气重,李白就是个游侠,武艺也不错。武谓听说李白剑术高超,所以特地赶来拜他为师。武聘听说李白儿女的事情之后,主动请缨要去救他的儿女。最后把他的儿女从山东救回来了。李白非常感谢,还特意写了一首诗《武十七谔》。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只能抠脚。因为他都被皇帝炒鱿鱼了,还有谁敢录用他?可接下来,他的机会来了。】【唐玄宗逃到了四川,他的儿子唐肃宗跑到灵武去继位,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自古以来,就没几个人心甘情愿当太上皇。唐玄宗这时候已经是一个老人了,但他还是不愿意放权。他儿子前脚顶了他的皇位,他后脚就使出了招数。他把很多儿子都分为节度使,让他们去讨伐叛军。就是要给唐肃宗添堵。永王被封为四道节度使和大都督,定下了“海上袭击幽州”的策略。李白这个时候清清白白,名气也大,算是大唐网红,是个金招牌。永王派幕僚三顾茅庐,请李白出山辅佐自己平定叛军。这时候,天下有三个主要的势力。唐肃宗,唐玄宗和儿子们,再加一个安禄山等叛军。如果观众老爷是李白,会选哪一个?】弹幕:(砧板保护协会:父子俩哪有隔夜仇?随便选一个呗。)弹幕:(橘子白桃水:我选杜甫。)弹幕:(鲜晓月:我选D,钝角。)古青青:【虽然唐肃宗登基为帝,但这是先上车后买票,很多人觉得这样不好,朝野之间非常不满。唐玄宗虽然晚年很迷,但曾经也是一位英姿风发的雄主,朝野之间还是倾向于唐玄宗的。李白估计想着,永王也是太上皇的儿子,听太上皇办事,根正苗红。而且永王一心想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也没有什么要跟哥哥掰头的意思,好像是个不错的去处。再说了,李白距离唐肃宗太远了。杜甫为了投奔唐肃宗,一把老骨头翻山越岭,走了好几个月才走到,差点把命给送了。李白这个时候已经是个老人,哪有那种精力穿越火线和翻山越岭?于是他选择了永王。他希望在人生的暮年,也能像苏秦一样腰挂相印,匡扶天下,封侯拜相。谁晓得,这是一道送命题。】【没过多久,唐玄宗可能扛不住唐肃宗那边的压力,于是弃车保帅,反手背刺永王。唐玄宗把永王的事件定义为谋反。唐肃宗也是如此,连安禄山都不打了,发兵讨伐永王。三月之后,永王兵败自杀,李白银铛入狱。这对父子的相争让河北的叛军得以喘息,为大唐中后期的藩镇霍乱埋下伏笔。李白不知道天家没有父子,尤其是“父慈子孝”的唐朝。等待李白的刑罚就是腰斩。】很多不了解李白的人表示震惊。李白这个世间居然沦落到了这种地步?长安,唐玄宗脸上火辣辣的,天幕说的话无异于一个巴掌,狠狠打在他的脸上。"好一个父慈子孝,亨儿,这唐肃宗是不是你?你未来居然这么胡闹吗?是你让大唐接下来如此动乱?”他说的是疑问句,但语气非常肯定,认定了李亨就是唐肃宗。李亭面色平静:“父皇,虽然儿臣现在是太子,但你又不是没废过太子。这唐肃宗是不是儿臣还尚未可知。儿臣对父皇的孝心日月可鉴,怎么会不听父皇的话?您这么说,真让人感到心寒。”“再说了,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您未来能跟高祖一样安安稳稳做太上皇,不分发那么多节度使,又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动乱?您就没有一点问题?”李亨含沙射影地挑李隆基的问题。李隆基咬牙切齿,拿手指着儿子:"——你!混账!"李亨握住他的手指,将他的手压下来,语气温柔:“父皇,现在是扫除外敌的时候,可不能内讧啊。”李隆基甩甩袖子,重重地冷哼。等除掉安禄山,他一定要弄死李亨。他趁机发了一笔父皇财,如今羽翼丰满,拥护者太多了。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同时他也暗下决心。对待父亲,一定不能留情。最好能像太宗一样把父亲软禁起来。如果走到天幕所说两虎相争的地步,那就麻烦了!高适大惊失色:“太白兄,原来你卷入的居然是叛乱。命怕是要没了!”杜甫望着李白,满心可惜,心像是被揪着一样,难过极了。意气风发的李白晚年居然流荡无归。他不敢相信:“唉,天家无父子,不能怪太白兄,他是冤枉的!”李白望着天幕,眉头皱紧。侠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比起性命,他更在乎名节。有了造反的罪名,无疑是比死更难受的事情。死了之后在黄泉也不安生。他可以肯定,永王至少在招募他的时候,没有流露出这个意思。不然他绝对不会加入永王。李白收回思绪,听到杜甫一直在维护自己,心情复杂。他举着酒樽,品了一口酒,没有熟悉的香味,还越喝越苦,苦中作乐道:“人生,难得糊涂。在下也和李斯晁错这些贤人有了一样的待遇啊。”高适有些愤愤不平:"算算时间,应该是十多年后的事情。倘若我发迹了,一定要救太白兄出来!”然而,紧接着天幕说的话,让他惊骇不已。【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是李白的妻子没有放弃他,到处奔走找关系。事实证明,李白做交际花还是有好处的。很多好友不敢跟乱臣贼子扯上关系,于是跟李白分手。可也剩下了一些真心好友。他们和李白的妻子一样到处奔走,竭尽所能伸出援手。李白在狱中写下了很多诗,希望自己能得到营救。他有个好朋友叫做高适。高适不再是当初那个大龄落榜考生。他在乱世中发家,如今是攻打永王的将领之一,位高权重。李白于是给高适写了《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老朋友啊,你挥挥手就平定了永王之乱,功劳太大了,我倒是没有冤屈的感觉,玉石俱焚很正常。我现在就要死了,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你能不能捞一捞 ', ' ')

最新小说: 流放 主攻沙雕甜宠短篇合集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社恐美人强嫁恶霸后[七零] 劣质香烟 娇养太子妃 咬痕(abo) 純愛 歧途(NPH,姐弟骨) 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