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三才子之首杨慎写:“李世民,十八岁,举义兴兵。扶立起,老令公,大唐高祖。据长安,平祸乱,济世安民。"在很多人眼里,唐朝的开国皇帝实则是唐太宗李世民,而所谓的玄武门之变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李渊眼前有些眩晕,双手止不住地颤抖,双腿失去力气,整个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摔倒在地上旁边的妃子惊恐不已:“来人啊,快叫太医!”李渊心中咆哮,这不孝子在未来的评价怎么会这么高?!他这个父亲,在他面前竟如影子一样,黯淡无光!他是个很好面子的人,不然也不会说出“朕会比汉高祖还要流芳百世”。天幕的话,简直杀人诛心。他推开身旁的妃子,吼道:“打仗的时候,我虽然在后方,但是智谋在握,谋定天下。怎么被说得一文不值?"天幕仿佛听到了他的话,继续说道:【其实唐高祖李渊也没那么垃圾,文治武功也能达到及格线。那他为什么这么没存在感呢?因为人比人气死人,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这些同行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都是能骑马打天下的人。而且,李渊还挺会拖后腿。造反途中,李渊大军碰上了隋朝名将宋老生。久攻不下,李渊就不想打了。还是李世民在他帐前哭了一晚,还权衡利弊,这才让李渊坚持下来。后来称帝之后,北边的突厥虎视眈眈,李渊很害怕,居然想向南逃。还是李世民劝他,现在把领土让给异族人,以后回来可就难了。李渊这才没有跑。伟人只给李渊五个字“遇事无断制”。李渊这个人优柔寡断,他的魄力好像在决定造反的那一刻就用完了。更绝的是,他在大方向上拿不准主意,打辅助打的也不行。李世民在外征战的时候,经常收不到粮草,不得不就地征粮:“师有经年之举,食无盈月之储"李世民手下的人,心想既然不给粮,那我们就自己囤田吧。结果李渊那边并不同意:“以为烦扰,不许”。后勤一片混乱。如果不是儿□秀,李渊恐怕早就跟窦建德李密等十八路反王一样泯然于众人。可能这就是父凭子女贵吧。】这一席话,伤害性极大,侮辱性极强。任何一个爱面子的人都接受不了,这样被公开处刑。李渊:"……"上皇,你怎么了,上皇,你醒醒啊!"妃子眼睁睁地看着李渊晕了过去。隋炀帝的位面,隋炀帝杨广面如冰霜,遥望着太原的方向。不久前,他接到了表兄李渊造反的消息,心中又怨又恨。人人都要反他,连李渊都不例外,枉费他对他的信任。他生气之余,很快冷静下来,表兄手下的叛军不多,和朝廷相比,犹如螳臂当车。等他处理完棘手的盗贼,就会把矛头指向唐军。可谁能想到,天幕出现在大隋,剧透了隋朝之后的唐朝。那唐军居然夺走了隋之神器!一时间,朝廷人心尽失,百姓议论纷纷,无数人向唐军投诚。隋炀帝杨广一脚踹翻了旁边的太监,疑神疑鬼:"你是不是要去投唐军。"太监头摇得像拨浪鼓,哭着说道:“陛下,老奴对陛下的忠心,日月可鉴,怎么会去投降叛军。”隋炀帝杨广又看向其他的随侍,双目赤红:“那你们呢?说话呀,都给我说话呀!”太监和宫女们吓得跪伏在地,连忙表示不敢。忠心的大臣连忙说:“陛下,莫要动怒,为今之计,还是安抚好唐军才是。既然那李世民如此有用,就招揽他吧。"隋炀帝杨广见过李世民,对他的印象就是个小屁孩,谁能想到未来竟有这般造化?隋炀帝杨广:“是你疯了,还是朕疯了。他执意要反,又怎会归顺?”大臣重重叹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了,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如果天幕能早来十年,天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自然没有造反的土壤,朝廷也不至于这么被动。与此同时,太原,年轻版本的李渊望着李世民,笑容非常灿烂。李渊现在根基尚浅,野心不大,自信心尚未膨胀。得知儿子居然让他坐上了皇位,他心情自然很好。能当上皇帝,是多少人求不来的福气啊!至于吃的是软饭,他不介意,别人想吃还吃不到呢。李渊:“那算命先生说,我儿乃济世安民之才,果不其然,一语成谶。到时候若能再见他,在下一定要重重赏他。"李世民虽然已经十八岁,但已经觉醒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帮助父兄改朝换代。他如今手下收了房玄龄等人才,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明面上的首领是李渊,背地的首领其实是李世民。他面对父亲的称赞,矜持地说:“孩儿也没有想到计划会如此顺利。”两人父慈子孝,其乐融融。李建成有些看不过去,阴阳怪气道:“耶耶,世民以后真厉害啊,您都被忽视了。”按照宗法,第二任皇帝应该是李建成,结果变成李世民。所有人都很疑惑,思来想去,想出了几种可能。李建成早夭,然后兄终弟及。其实李渊的三子李元霸十六岁的时候,也因病去世。老天要收谁,谁也挡不住。或者是,李建成跟杨勇一样不得李渊喜欢,然后被废掉了,之后李世民上位。至于什么兄弟相残,他们没敢往这方面想。李建成这些天心情很不好,谁错失了皇位,心情能好?他深深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为了重夺皇位,他天天刷李渊的好感,勤于正事,不近女色。除此之外,还给李世民上眼药。他一定要保重身体,并且刷爆父亲的好感度,牢牢坐稳太子的位置,不然都对不起天幕。然而李渊非常得意:“这不好吗?他正是吾家麒麟子!”他可比隋文帝会生儿子多了。房玄龄看明白了李建成的小心机,心中膈应。他是李世民的嫡系,自然要为李世民图谋。他今晚,一定要劝一劝李世民,学习杨广去争宠。李世民却被天幕吸引走了心神,心中暗道:“这玄武门之变说的到底是什么?都听到好几次了。"天幕仿佛听见了李世民的疑问,继续往下说:【李渊称帝之后,天下还没有平定下来,各路反王还在横行霸道。李世民去打了几次重要的仗,俘虏了许多反王,天下这才平定。李渊不知道该给李世民封什么,儿子已经封无可封了。他于是绞尽脑汁,给他编造了一个全新的位置——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天策府有房谋杜断,威望很重,天下的英雄豪杰都想来投奔他。李世民是二子,他的大哥是李建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储君自然是李建成。李建成很忌惮这个弟弟。弟弟这么能打,万一哪天造反怎么办?他手下可没有这么多惊才绝艳的人才。李建成跟四弟李元吉关系很好。他们不觉得是自己贪生怕死,反而觉得喜欢打仗的李世民太会出风头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