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太太心里在想:莫非柳氏也是听到了近来城中的流言,想要提前先订下姚守宁与温景随之间的亲事?她心里转过许多念头,但还没说,就听到柳氏道:“我家守宁生辰近了,家里好不容易太平了些……”柳氏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她是过来借人的,这话一说出口,温太太也说不出心中是失落还是庆幸,但嘴上却连连应答了两声。两个大人在商议的是正事,她目光一转,落到了儿子的身上,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接着抿了抿唇,笑道:“我们说的事可能晚辈听着也无趣,守宁最近难得过来,不如让献容陪她玩耍一会儿,景随也跟着一起去看着两位妹妹。”柳氏想到了姚守宁对陆执的‘喜欢’,此时听温太太这样一说,不由点了点头。温献容几乎要掩饰不住内心的雀跃,连忙福了一礼之后应了一声。随后姚守宁也跟着行了礼,拉住了温献容的手,等温景随不慌不忙的向屋中两位长辈告退之后,三人一起出了屋子。“我好长时间没见你了。”出了屋门,温献容走了很远之后,才拉着姚守宁的手长长的叹了口气:“可想死我了……”这话一说完,她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转头一看,有些吃惊:“咦?大哥你怎么还在这里?”温景随没有理她,目光落到了姚守宁身上,那眉眼间的寒意融解了些,神态变得温文,唤了一声:“守宁。”第170章 他喜欢姚守宁还没来得及说话,温献容就道:“大哥,我跟守宁好不容易见面,有些女孩间的话要说,你……”她想起前些日子的传闻,姚守宁与世子出行,回程途中世子发疯,这些八卦堆积在她心中,令她已经好奇了很长时间,恨不能立即从姚守宁口里得知一些消息。这种事情哪是温景随能听的?温景随却并没有如她意,被她一句轻描淡写的‘女孩间的悄悄话’打发,反倒忽略了妹妹的声音,问姚守宁:“听献容说,你在查探应天书局的消息?”他一句话比温献容之前说的要更令姚守宁感兴趣,面前原本有些无精打彩的少女,在他话音一落的瞬间,一双眼睛便绽放出了光芒,那头点得如同小鸡啄米。“温大哥又查出了关于应天书局的消息?”姚守宁问了一句。温景随微微颔首,认真道:“是查了些消息。”他也不卖关子,说给面前的少女听:“之前有些消息,你也听献容说了,传闻之中,七百年前的开国太祖,就是书局的参与者之一。”“嗯嗯。”姚守宁乖乖点头,一双眼睛转也不转的望着温景随看。她的眼神清澈,这样看人的时候,瞳孔之中映出温景随的身影,给人一种好似被她全心全意注视的感觉。温景随露出微微的笑意,他气质偏冷,这一笑起来却如冰雪初融,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样子,显得亲近了些。“但据说这一场书局,同时参与的,还有一个特殊的人物,也是应天书局的召集者。”他的消息来源果然厉害,这样一个没头没脑的话题,竟也能被他查到这样的地步。相比之下……姚守宁想到了自己家的大哥,不由暗暗叹了口气:可怜的大哥,怎么又是温景随的对手呢?“这个人是谁,我没有查出来。”他轻飘飘的说了这么一句,但温献容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大哥的性格她很清楚,他十分聪明,天赋惊人。身上承载了家人的期盼,以及因顾相的夸奖而带来的许多外界的窥探,形成巨大的压力。但他从来没有被这股压力所压垮,反倒展现出非凡的天赋,表现相当出色。他从不做杂事,也不屑为旁的事多花费心思,可自从得知姚守宁在打听‘应天书局’之后,他竟罕见的愿意帮忙去查询消息,且真的被他查探出来了一些东西。温献容知道,他是不做则已,一做便必是要求严格,尽量完美无缺。可此时的温景随竟然说,这‘应天书局’的召集者他竟然查不出来。若是他都查不出来,可见此人身份十分神秘。温献容被他话题引导,逐渐忘了自己想要赶他离开,继而跟姚守宁说悄悄话的初衷,皱了皱眉:“应天书局的召集者,竟然不是太祖吗?”她横插一嘴,打断了温景随与姚守宁之间的谈话,这令得温景随分出一丝目光,看了她一眼。他的眼神有些严厉,仿佛有些奇怪这个妹妹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温献容莫名其妙被他一看,正有些无语间,温景随已经别开了眼,懒得将注意力落到她身上,说道:“应天书局的召集者,据说是有传承的。”“什么意思?”姚守宁喃喃发问。不知为何,温景随的话像是触碰到了她神魂之中的一个隐秘,仿佛有什么东西在她神识间飞快掠过,但她还来不及抓住,便又消失。但就算如此,这些话依旧如一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阵阵涟漪。她总觉得这些事对她来说十分重要,一旦想起,对她的未来会带来极大的变化。姚守宁又惊又惧,同时夹杂着一丝若隐似无的激动与兴奋,又追问了一句:“温大哥这话是什么意思?”“据传,召开‘应天书局’的,是一支十分神秘的传承,他们是此会的发起人。”温景随果然不令她失望,说出了一些关键的东西:“古籍中对于这支传承的存在并没有什么记载,但我近来翻遍了不少传奇、异志,倒是找到了一些线索。”他目不转睛的看着姚守宁,说道:“在这些罕有的古本之中,关于‘应天书局’的记载,共有四次。”第一次太过古老,时间追溯至一千年之前,道门崛起。“而第二次则是天妖一族乱世。太祖所参与的那一次‘应天书局’,则属于第三次。”此后带来的变化大家都清楚,太祖灭除天妖一族,定国大庆。姚守宁的心中,已经隐约猜到了第四次‘应天书局’。果不其然,她接着听温景随道:“第四次‘应天书局’,则是发生在三十二年前。”他连时间都查出来了。“当年,参与了‘应天书局’的,有大儒张饶之,而据传,他带了一位姓柳氏的学生。”“……”关于‘应天书局’的消息少之又少,仿佛被人刻意的压制过,就是这样,温景随还能查出如此多消息,最后竟然还查到了那张饶之所带的学生姓柳,可见他确实用了心思。温献容有些不敢置信,凭借少女对于某些情感的敏锐,她意识到了一件事。她的目光落到了温景随的身上,但这个大哥的眼角余光也没有看她,而是全心全意的看着站在他面前皱眉苦思的少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