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1 / 1)

('“政公子。”他俯身而拜。“此等千秋大业,请莫要丢下吕不韦。”如果一个人以为自己和对方差距并不大,自然会产生不服气的想法,想要较量一二,认为自己可以压过对方。但当他意识到自己与对方是天差地别时,便再也无法生出反抗心思,只能拜服。——吾吕不韦,彻底服了。【制度上面,始皇帝力排众议,废除诸侯,改周分封之制为秦之郡县制,从政治上融化诸国民的差异,统民心于一国。】郡县制度当然不是始皇帝首创,当时诸国除齐国外都行“郡县”,哪怕是齐国,也是设“都”,齐国“都”与六国“郡”职责相等。但“郡”和“郡”也不是完全一样。比如,那时候分秦式的郡和楚式的郡。秦郡无直辖之地,统辖所有辖境下的县,且郡守不直接管理县下事,楚郡则是以大县统属小县成郡,不过是冠以郡名而已。而始皇帝所用郡县制度,自然是秦式郡。——这些差别,也包含在天幕的播放中。【秦之郡县制度,往后两千年间,皆用此法。】【或许有所差异,有的朝代改郡为州,实行州县两级制,有的朝代实行省府县三级制,但论其本质,都是“中央——郡县”制度。】【历史长河证明,秦之郡县制,最适合国家统治。】【无论秦汉的一统,还是魏晋南北朝的分裂。无论隋唐的统一,还是五代辽宋夏金的割据。无论是元是明是清,是汉人是夷人,只要在九州立国,必行郡县。】秦,始皇帝时期。李斯偏了偏头,望向诸位同僚,心中翻涌的情绪涌向喉咙,令他难得不谨慎地扬声笑道:“如何?依你们看法,秦是该行郡县,还是该行分封?”这些大臣此前都是分封制得簇拥者。毕竟分封制不仅分封诸侯,还支持世卿世禄,但如果实施郡县制度,郡县官吏便是不世袭,只食俸禄。臣子想要用世卿世禄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君王不会乐意。——你们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就是在损害朕的利益吗?像李斯这种完全跟着皇帝走,背叛阶级,只求个人晋升的人,还是少数。但此时此刻,以丞相王绾为首,支持分封制的官员得知郡县制度竟然于千百年后都一直在沿用,脸颊不仅烧热起来。事实证明!秦法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秦二世胡亥这个脑子有坑的玩意儿!李斯还不放过他们,整个人意气风发——“当时你们是怎么说来着?”“分封更加方便?”百官默默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指。李斯:“不学古人,不能长久?”说了这句话的博士淳于越抬起袖子捂住脸。李斯:“还抱怨跟着陛下,不能封侯。封侯也不能封土。”王翦瞪大眼睛:“我那是——”李斯:“你就跟我说,你想不想像以前的王侯那样,有封土、有赋税、有军队?”王翦:“……”那确实,谁不想呢?李斯大声说话,也不知道是在说给谁听。“但是斯就不一样!斯虽未被封侯,可就算哪一日陛下封侯于斯,斯也心甘情愿实施郡县制——斯只一心忠于陛下!”第72章 项羽:“只是一个十四年就崩塌的朝代而已!……李斯属实是有些无耻在身上的。但李斯这个人也是真的好用。始皇帝略一沉吟,把眼瞥向李斯,道:“起罢。”李斯的嗓音有些抖:“谢——”“谢陛下开恩!”活了!他终于能活了!!!一拜,迅速起身,恭敬地站到一旁。起身之际,他抬头看天。今天阳光真好啊,回去之后,就和小孙子一起去山里猎兔子吧。另一边。赵高险些维持不住平静等待审判的姿态,几乎要膝行过去恳求始皇帝原谅。人的怒火是不会突然减少的,李斯逃出去了,那些怒火岂不是要只冲着他一个人来?什么?胡亥?胡亥所受的怒火是独一份——人现在还在那边被他的兄弟和赶过来的姊妹抽打呢。“陛……陛下……”赵高嘴唇颤抖,抬眼去看,逆着天光,看不清陛下脸上表情:“臣……”他想要求饶。然而始皇帝仅是轻轻敲击案几,便有宫人上前把赵高的嘴堵起来。从头到尾,都没给过他一个眼神。【六国各有文化,秦国自然希望秦人征服六国之人时,秦文化亦能征服六国文化。而这郡县制度便是粉碎他们精神的一种制度。】【中央统郡,郡统县,县之下还有乡、里、亭,民行什伍之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不准擅自迁居,相互检举,相互揭发。一家犯罪,邻居连坐。】【以此来将六国之民牢牢束缚控制在秦土上,只要控制的时间够长,就能让他们顺从秦的文化。】【除此之外,郡县还能让朝廷以最高的效率实施自己的政策,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资源。而不是以前那般,由封国、地方自治。】【从此,郡县重大事务皆上交君主决断,开辟了皇帝(专)(制)集权之路。】在秦之前的朝代——商王一边满脸认真地听着,一边被天幕带起情绪,忍不住发出赞叹之语:“郡县制度啊,重大事务全由君主决定,真好。”我也想要。这才是一个君王的毕生追求!……周天子更是没办法平静。“废除封国!行郡县制度!”是天子统万民,而非是天子统封国,封国统国民!激动过后,也只能打来井水,强行冷静发热的头脑。制度好吗?挺好!他们能用吗?不能!周敢废封国,那些封国就敢进攻他这个天子!咬手巾。嗷呜呜呜呜——不能用的制度为什么要放到我面前,想吃又吃不到,太难受了。不行,我要再看看,看看这个秦始皇能用如此制度做出什么来!【而始皇帝以郡县制度为基石,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车轨——】【同时,画面之中,摆出了秦权秦量的模样和六国权量模样。】【百年前,商鞅统一秦国内部的“权衡”与“度量”,此举推动了秦国经济的发展。百年后始皇帝将其制定的度量衡制,推行到天下。】【在此之前,各国度量衡完全不统一。】【比如,秦国的量器是升、斗、斛;赵国的量器是溢、升、斗;魏国的量器是半斗、斗、钟;齐国的量器是升、豆、区、釜、钟。各诸侯国还有“公量”和“家量”的不同。】【而就算是相同的名称,量值也不一样。】【同样是“斗”,秦国一斗是2010毫升(画面中,天幕摆出了同等容量的杯子来表现出来2010毫升的大小),赵国一斗是2114毫升,相差不大,但魏国就夸张了,一斗竟然有7140毫升。】 ', ' ')

最新小说: 配种(1V1 SC) 濫俗(1 v 1 H) 小可怜他又被校霸盯上了 药学美人,年代开挂 被流放后靠直播种田爆红了 京都羽翼的荣光 开卤味店后,我暴富了 【海贼王】我在伟大航路当老鸨 婚后暧昧 精神科医生神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