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川听完池云亭的计划,很快就想到发展邸报的好处,不仅能让偏远地方也能知道京城的政策,还可以加强天下百姓对池云亭这个帝王的认可,以及池云亭这个帝王对地方的控制。“邸报来源有二,一个是从京城这边自上而下,一个是从地方传来消息,自下而上,主要涉猎朝政、国策以及官员方面。”池云亭指尖敲击着桌面,道:“先把官方的朝报做起来。”至于民报,还不急。因为朝报范围要面对地方官员,再考虑到路程和时间,朝报自然做不到一天一出,而内容也不能像报纸那样单薄。最后池云亭和余川商定,朝报一个月一出,以及内容装订成册最适宜。这如同一个崭新部门的职责,传出去直引得朝中官员们侧目,以及控制不住的发酸。搞邸报其实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无非就是把消息汇总,然后再出版,这朝中官员哪个做不了,可偏偏,池云亭把这份差事给了余川。之前他们觉得余川这个状元去了礼部,以后可能会冷板凳坐到老,却不想他才任职,就被帝王委以重任。邸报这事说小也小,毕竟它上面的消息不能胡编乱造,可是说大也大,谁不知道邸报一出,将会成为帝王的官方耳目,能经手的人,无不说明帝王信重。余川现在刚入朝堂,还只是一个六品官员,可是以后呢?余川的职位能低了才怪。如果说余川身处礼部,其他部门的人会把礼部其他官员也连带羡慕,礼部的官员们心情就复杂了。邸报这事就算余川没来,他们礼部也能搞,可之前陛下就是提都没跟他们提过。这一对比,余川才是自己人的待遇,而他们就是一群后爹养的,别提多苦。比余川职位高的礼部官员们欲言又止,看着余川,有心想要参与进来分一杯羹,又拉不下这个脸。倒是和余川同进礼部的今科进士们立马精神了,他们科举排名不如余川,职位自然比余川低,心里对于余川得到好差事羡慕归羡慕,却嫉妒不来。而且他们职位比余川低,正好可以调到余川手下,凡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邸报潜力巨大,对他们这些朝堂新人来说,绝对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余川吃肉,他们跟着喝汤也好啊。很快就有人开始走动余川的关系,礼部那边不管怎么说,明面上也给予余川一定的支持,说为了能让余川为陛下更好的办差,礼部官员余川可以任选。这样一来,余川的人选范围扩大不少,不过余川很谨慎,选的大都是和自己同一批的新晋官员,毕竟选礼部的老官员,别到时候他被下面架空,再被一脚踢走。余川知道这是池云亭给自己的机会,极为的珍惜,而他也要向池云亭证明自己的能力。很快第一期邸报,也被称为“朝报”“京报”的官报就被印出来,每次朝会都有专门人记录内容,所以朝政的信息来源十分的便利。手握消息,把官报印出来是最简单的事,真正难的是如何把朝报送到地方官员的手中。这就需要余川构建一条专门的官方渠道,只负责对接他这个负责人的。好在礼部之前就有驻扎在地方的人,朝报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完全可以用现成的人选。第一期朝报没什么地方情报,而是满满的朝政、国策一类,涉及六部。不得不说对于朝报,朝中官员们是极为好奇的,是以朝报的消息一出,他们就派人或者亲自去礼部把属于自己的那份朝报领回去。只见朝报包装精美,被装订成册,其大小如方正书籍,表面采用.的是刷了桐油的油纸,可以有效防水,至于内容,则是满满的干货,不少官员还在上面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所处京城,对于这些内容不陌生,可要是地方官员们也有这份朝报,那将也会对京城这边的情况了熟于心。地方官员和在京官员,彼此间差的不就是情报的信息量吗。还有陛下,以前在京的官员为什么吃香,就是因为他们在帝王眼皮子底下,露脸的机会多,这样才能晋升的快,现在有了邸报,地方官员们只要做出政绩,也有在帝王和其他同僚面前露脸的机会了。官员们后知后觉的倒抽一口冷气,这朝报,也许比他们想象中的更惊人。就连这次出钱的户部,看着朝报内容,也不能昧着良心说礼部这次又是胡乱花钱。“啧,礼部以后可算是能抖起来了。”其他官员酸道。就在朝中官员心思各异,朝报以京城为中心点,开始向地方为点状传播开来。作者有话说:查武状元的时候,长了见识:有九岁的武状元;女武状元;还有当了帝王的武状元,突然觉得主角通过科举当上帝王更合理了呢(笑哭)。第173章 京城六部本来就在各地方有驻扎点, 比如给官员每月发饷银的户部,至于礼部,则是礼房。礼房不知道的人可能会觉得陌生,可要是知道它是干什么的, 就能恍然。因为礼房就是文举考生们科举时待的考场, 具体能落实到县城。除了科举期间会忙碌外,负责礼房的人平时是很悠闲的。可是就在最近, 身处地方的他们居然接受到了来自京城礼部下达的命令。他们虽是礼部下属部门, 但跟京城那边的联系真的不多,顶多就是科举时给上面汇报一下考生信息, 闲暇时也基本没和上面打交道的。主要是就算他们想, 人家也看不上他们这些下面的人。而现在,就连最小最贫瘠县城的礼房,也没被礼部遗落下。小县城的礼房内,周生看完礼部下达的命令, 不由怔愣失神。不是为礼部的命令,而是为礼部下达这个命令的人:余川。是他认识的余川吗?明明不该有所疑惑的,可周生还是觉得不敢置信。“周主簿您怎么了?”看到周生半天不说话,同僚问道。周生回神,笑道:“没什么, 京城礼部向我们地方礼房下达通知,让我们把各自区域的消息、政绩整理成册的送往京城, 届时他们发行邸报的时候要用。”“邸报?礼部怎么突然弄这个了。”同僚纳闷道。“这谁知道呢, 我们只要照做就行了。”周生笑道,可是眸光却微不可见的黯然下去。他曾经, 好歹也是和帝王科举互结过的人啊, 甚至和余川的差距也不是很大。可是这世上很多事情, 不是你想,就能做成的,参加完乡试,他就认清了自己的实力,后以举人的身份接受官府的调令,不再在科举路上死磕。现在,他在县城做主簿,而几年前还曾把酒言欢的余川已经入了礼部,成了他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周生整理好心情,去找县令大人,跟县令大人说起这件事,说京城礼部让他们礼房配合,以及再过不久,京城的邸报就会送达,到时候会由礼房的人负责收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