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页(1 / 1)

('“学生见过太傅。”赵子熙镇定自若地行礼。苏维冷冷看他,“先前我想把嫡女许配给你,你不要……我道还是你孤高自傲,想不到你看上的却是我的庶子。”赵子熙垂眸不语,苏维又道:“我朝南风盛行,你二人又交情甚笃,若是有些苟且,倒也没什么,别当真也便罢了。只是王贵妃素喜景明,一直想把嘉宁公主许配给他,他本是庶子出身,根本袭不了爵,尚主怕是他唯一的出路了。”见赵子熙依旧沉默不语,苏维又道:“这个时候,我不容他犯糊涂,更不容许有不三不四之人将他带歪了去。赵美人如何狐媚惑主我管不得,可他弟弟若是想以此道毁我儿前程,我便短短容不得!”赵子熙缓缓抬头看他,笑了笑,“真想让博陵诸崔看看你的嘴脸。”苏氏与钟氏一般,以往均是门客出身,分别依附于博陵崔氏与颍川赵氏,本朝太、宗后这几家得势便对自家根底只字不提,赵子熙此言无异于打苏太傅一记耳光。“放肆!”苏维看着赵子熙,缓缓道:“他已决意与你一刀两断,弘文馆你不必再去,我苏府你也不可再来……”赵子熙瞥了他一眼,“景明之所言,我尽数都信;他之所欲,我必全力以赴。他想什么,我照做便是。”他端起茶杯,竟是送客之态,“既是如此,太傅也不必在我颍川侯府停留。”苏维虽也教过赵子熙两年,只觉得其虽才具不俗可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个破落士族罢了,想不到竟这般胆气过人,虽心中愤懑,但也正眼多看了他一会,冷笑,“我倒是忘了,面前竟还是个颍川侯,也罢,我奈何不得侯爷……”言下之意便是他拿捏得住苏景明了。赵子熙淡淡道:“太傅对学生了解不深,学生此生就两个毛病——一是护短,二是记仇。言尽于此,慢走不送……”第30章 前传·少年游9赵子熙前往石鼓书院前,曾想拖人递牌子,想再见贤妃一面,可惜深宫如海,他一介外男,就算是亲姊弟也无法破例。最终还是三皇子前往洛京外的长亭,代为送别。“舅舅。”轩辕昭昱与赵子熙长得多有相似,此时看着他的神情极其复杂。他与这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小舅舅一同长大,最明白他的秉性向来睚眦必报,而且奉行君子报仇十年太晚,此时能容许自己灰头土脸地离开京城,定是为了更重要之事才会隐忍至此。赵子熙负手站在车外,漠然看着依旧宏阔却难掩斑驳的洛京城池。“你可还有什么要交待的?”赵子熙缓缓道:“先前我让你递的消息也被截住了?”“是,苏府上下密不透风,我之前也试图请二皇兄……”赵子熙伸手打断他,“不必了。”轩辕昭昱其实并不明白素来端方的舅舅到底犯了何过错,竟然连弘文馆都待不下去,还得了苏太傅一个“餐腥啄腐、鸢飞戾天”的考语,联想起母妃这些时日愁容满面,难免神色也凝重起来。赵子熙留意到,伸手为他理了理衣冠,双手按着他的肩,正色道:“舅舅不能在弘文馆陪你,一切都得靠你自己了。你母家身份敏感,当前自是比不得旁人,故而一定要小心持重,切不可争强好胜,着了旁人的道。至于你那几个兄弟……”轩辕昭昱笑道:“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对储君,我恪守君臣之礼,对其余兄弟,我守长幼之序便是了。”这便是尊重太子,不给他人口舌之机,同时作为四皇子的兄长,不需假以辞色的意思了。赵子熙颇为赞许地点头,“能想到这一层,我也放心不少。你年纪虽还小,可也是个顶天立地的丈夫,我不在时,阿姊便拜托你了。”轩辕昭昱对他作揖行礼,赵子熙也以礼还之,二人深深对视一眼,赵子熙转身登车。车驶动时,赵子熙才仿佛脱力一般靠在窗边,手指按住额心穴位。“公子,”松风不无忧虑地上前,“要不要歇息一日,明日再走?”赵子熙摇了摇头,终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偌大的城池已愈来愈远,唯一联系他与洛京城的,只剩下苍茫官道之上两行浅淡车辙。赵子熙回过头来,打开车内一暗格,里面安安静静地躺着支已然枯萎、看不出形貌来的白花。他看了会,将那暗格合上,看着窗外斜阳下绵延芳草,若有所思。松风边为他斟茶,边壮着胆子问道:“公子,马上就要到龙门驿了,你可还有什么物什要留下给苏公子?”赵子熙摇了摇头,淡淡一笑,“留也无用,留也难堪。”松风眼眶一红,“公子,此时怪不得你,你切莫过于郁结。”赵子熙冷笑一声,“我与景明之事,纵然惊世骇俗,倒也并无过错。然而到了今日这般田地,却只能怪我。是我情不自禁,才会落下把柄;是我位卑言轻,才会任人宰割;是我暗弱无能,才会护不住他……归根结底,是我手中没有权柄。”有了权柄,便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有了权柄,便能片语成旨定人生死;有了权柄,便不会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了权柄,便不用求而不得生生别离……他取出先前看了一半的《管子》,冷声道:“来日方长。”芳草离离,总有枯而复荣之时。王孙远游,终有衣锦而归之日。若是两情久长,何愁没有朝朝暮暮?永嘉二年,赵子熙自石鼓书院回京赴考,连中三元。翌年,任光禄寺丞,后迁任户部郎中、辰州刺史,于辰州刺史任上剿灭匪患、改土归流、开拓西南边陲,后累进刑部侍郎、御史大夫、中书省行走代吏部尚书。德泽五年,登台阁为门下侍中。德泽十七年,任太子太保中书令,内阁首辅,同年加爵为颍川郡公。承平二十五年致仕,仅留太师衔。神光三年病逝,谥曰文正。【番外完】第31章 番外 人心总是偏的德泽年间有三大名相——魏国公周玦,颍川郡公赵子熙,定陵侯顾秉。三人之中,以周玦宦途最为顺遂、封爵最高,从太子伴读起,屡迁太子宾客、江道观察使、黜置使、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又因功封国公,让义兴周氏成为本朝唯一一门两国公的望族,风头一时无两。以顾秉仕途最为传奇,仅是二甲出身,就从太子舍人到嘉州司马嘉州刺史,紧接着直接升迁为大理寺卿,破例赏玉带金鱼,又在皇帝出征时领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户部尚最终又成了太祖之后唯一一任尚书令,其恩宠可见一斑。以赵予熙最为扎稳打,无论是投向史党还是帝党,均能破格重用。仕宦六十载,为相四十载,对朝局影响最为深远,甚至到天启亡国之后,其后裔还能成为玄启开国辅政的元后,颍川赵氏更以从龙之功从郡公升为国公。 ', ' ')

最新小说: 流放 主攻沙雕甜宠短篇合集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社恐美人强嫁恶霸后[七零] 劣质香烟 娇养太子妃 咬痕(abo) 純愛 歧途(NPH,姐弟骨) 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