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了。”他软言道。苏景明眼眶泛红:“本来以为对他们恨之入骨,想不到此刻心里这么难受。”赵子熙牵住他的手,两人走在空空荡荡的小路上。“他也算是罪有应得,此事不能怪你。”苏景明低头:“你给他银子了?”赵子熙失笑:“我今早才从账房拿出来,你天天查账啊?”苏景明瞪他:“若不是你求我,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我还不想管呢。”两人絮絮叨叨地沿着小路慢慢走回赵府,影子在青砖上交叠,最终像是融为了一体。夜阑珊,月依墙,人不眠,影成双。一夜,一天,一年,然后是一辈子。作者有话要说:这篇文到这里就算结束了。我的心情却比帝策完结时复杂很多,也许因为帝策完结时,看的读者并不很多,所以结文时候的心情是如释重负毫无压力的,只不过是一件很想做的事情终于做完了。虽然有人觉得最后甜蜜的部分不多,甚至可能算是烂尾,但我自己却觉得主线情节也好,情感发展也好,对我来说都交代清楚,完结了。那就够了。而写这篇的时候,已经有些童鞋在追这篇文,而且看的很认真,每当看到文评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因为这篇文花的心力真的很少,所以难免有些疏漏...任何一件事情,开始了,却没有做好,那就是失败。这篇定位是小白短篇番外,如果不是因为ocd倾向恐怕早就坑在第七章了,但如今完结了,却不觉得特别高兴,对我来说依然是不美满的结尾。也算是一个教训。我想我应该更认真地平衡学业和兴趣的关系,更认真地对待每一件事情,每一篇文。再次鞠躬拜谢,并向看了这文却感到失望的读者道歉,耽误大家时间了!14/05/2012第16章 前传·少年游1苏景明第一次见到赵子熙,是在弘文馆。那日晨光正好,翠叶藏莺,朱帘隔燕,刚刚升任太傅的父亲,面对如斯美景,却颇有些心不在焉。“景明,马上陪我进宫。”苏景明把嘴里的银丝卷咽下去,才答道:“我不去。”苏太傅看他,笑意却未到达眼底:“听话,就算为了你母亲。”苏景明没有说话,起身便走。苏太傅也不着急,一边喝着盅里的鱼钩茶,一边看着身影窈窕的侍女来回穿行。半盏茶的功夫,苏景明便匆匆赶回花厅,似乎换了身朱红长衫。苏太傅打量儿子,心中很是满意:“备车。”即使不是第一次进宫,当看到高耸入云的宫墙时,苏景明还是忍不住有些战栗,那种从心底里慢慢渗出来的冰冷。隔绝的世界,虚假的人事,住在这里,有什么好?“到了。”苏太傅整整衣服,步下马车。他永远都是温润而又谦和的,仿佛全世界都在泥垢中,他却依然纤尘不染。不愧是群臣楷模。苏景明在心中腹诽,步履却是丝毫不乱,活脱脱又是个小苏维。弘文馆并不像他想象那般聒噪,反而寂静得有些过头。偌大的宫室里陈设极其简单,只简单放了数十张案几,墙角有个三足鼎的青釉香炉,除此便是些笔墨纸砚。寥寥坐着几个人,苏景明只看了一眼,便呢哝道:“衣冠禽兽。”苏维回头看他,目光冷冽,苏景明转头看向窗外,然后便愣住了。院中有一少年,长身玉立、白衣疏离,明明是站在阳光下的,却似乎有化不开的冰雪,仿佛是寂寞,又仿佛不是。“他是赵美人的弟弟。”有人轻轻开口了,苏景明抬头看他一眼,见是四皇子,便兴致缺缺地转头。四皇子也不恼,略显稚嫩的脸上已有些浊世佳公子的派头。“太傅言行身教,苏公子想必也是极有才情的,我听母妃说,你也要到弘文馆来读书,后高兴了一宿。日后还望在学问上多多提点。”那人想来是听到此处的动静,回过头来,苏景明心里顿时有些说不出的味道。他的眼里带着讥诮,抑或是怜悯。苏景明绕过已有些不豫的四皇子,走到长廊上,直视那人。“你觉得我很好笑?”那人年纪似乎和自己差不多,只十二三岁模样,身量却极其挺拔,高高瘦瘦的,像极了一棵樟树。见他左右不搭理自己,苏景明只好自顾自撇撇嘴角:“你还没那个资格。”那人不作声,看他的神情仿佛在看阴暗角落里的青苔。如同一拳打到了棉花上,苏景明难免有些恹恹,转身便要回去了。“有没有人告诉过你。”那人却突然开口了。苏景明克制不住地回头看他,就听他用一种近乎于凉薄的口气悠然道:“这身红色,穿在你身上,简直是糟蹋了。”苏景明心中一股无名火噌噌地冒了上来:“那也好过你,一身白衣、披麻戴孝似的。”那人愣怔了下,半晌冷笑道:“我父母双亡,不能戴孝么?”很久以后,苏景明都还记得彼时赵子熙的眼睛,出奇的亮,仿佛西域进贡的最好的琉璃,精致,却又易碎。他也记得,御书房里点着香,极清淡的白檀。苏太傅坐在高坛上,用一种闲散而又凌厉的神情,漫不经心地对九州最为贵重的几个少年颐指气使,似乎他们每一个人都愚不可及。正对着苏太傅的,是自命不凡的四皇子轩辕昭显,而自己不幸坐在他身旁,充当类似伴读的角色。他们左边是皇长子轩辕昭昊,一个生母卑贱,矮矮胖胖懦弱怕事的蠢材。靠窗坐着的,便是帝国名义上的储君轩辕昭旻,徒有其表的纨袴膏粱,以及他的伴读,江南义兴周氏吴国公家的次子周玦,一双桃花眼让人生厌。而最角落里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是三皇子轩辕昭昱,生母出自没落士族、位分仅是美人,还有比他大不了几岁的舅舅。那人太过特殊,苏景明甚至不知道用什么词汇才能贴切地形容他,但他的名字却如和他容颜一般,深深地刻在心头,无论爱憎。他叫赵子熙,出身于早已没落的颍川赵氏。苏景明那时并不知道,即使后来在座的人阋墙反目,或位高权重,或飘零天涯,或死于非命,从头到尾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恰恰就是这个难以言喻的赵子熙。第17章 前传·少年游2能坐在弘文馆里听讲的,个个都非富即贵。哪怕是最落魄的赵子熙,也是出身五姓七望,百年前,祖上亦是三公之选。苏景明虽然对朝野之争根本不感兴趣,但大抵还是知晓,四皇子轩辕昭显之母出身太原王氏,不要说她的族兄王丞相,连苏家都明里暗里地对他表示支持。他虽然只十岁,在有希望继承大统的皇子中年纪最幼,但却像极了他那八面玲珑的贵妃母亲,嘴巴比蜜还甜,对人笑的时候真诚得能开出一朵花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