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1 / 1)

('陆璘看了一会儿:“红梅艳俗,白梅好看。”“白梅冷清,红梅才喜庆。”陆璘不和她争了,转过头,看见她放在床边桌上的一个针线笸箩,上面有片布料,天青色,让他一下就想到她说过的那个天青色花样的香囊,是她想给他绣的。心中一喜,他偏过头假装没看到,没想到她却拿过那笸箩坐到了桌边,问他:“你觉得给小男孩绣个什么花好?”“小男孩?”陆璘问:“这是什么?”“霍大娘家要把孙子送上私塾读几年书,我想给他做个小书袋。”她回。原来是给隔壁那调皮小孩儿缝的。陆璘将那布料看了眼,随口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施菀觉得正好,高兴道:“还是你有想法,我想了好久不知绣什么花,怕女气,又怕小孩不喜欢,竟没想到绣句诗上去,这诗他们私塾的先生也能喜欢。”随后看向他:“要不然你替我把这句写下来,我按你的字迹绣上去。”陆璘心里好受了些,但隔了会儿,还是忍不住问:“你不是说要给我绣个香囊的吗?排队也该是我先吧?”施菀瞄他一眼:“我又没说给你绣。”“那……”陆璘被她说得怔住,半晌才温声道:“你自己之前说的,想给我绣,怎么就又没音了?”施菀沉默下来,随后突然问他:“我之前给你绣过一个手帕,你喜欢吗?手帕呢?”陆璘没话了,偏过头去。那是她一直不知道的,那手帕被他怎么样了,她问:“你不会是送给别人了吧?”陆璘连忙摇头:“自然不会,我怎么会把你送我的东西给别人。”“那是太讨厌,给扔了?”她问。他又立刻否认:“当然没有。”“那哪里去了呢?”施菀觉得总不会是用着用着用旧了,就没要了,她直觉就是他不会用她送的手帕,当时看不清,现在一想便觉得是这样。陆璘说不出话来:“你给那孩子缝书袋吧,香囊我不要了,你什么时候想给我绣就绣,不想就算了。”这样说施菀越发奇怪了,她能想到,最差的结果就是他扔了,但又不是。她静静看着他不说话,他心里一慌,过来搂过她道:“过去的事不要想了,你就当那个人死了,我不比他好么?”施菀“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对,我给我前夫绣过一副手帕,花了很大的心思,绣了他最喜欢的白梅,还挑了一句诗绣上去,后来也没见他用,也没听他说过什么,我就想花心思送人东西总容易失落,还不如不送,所以那香囊就不想送了。”“你绣的什么诗?”他轻声问。“时间久远,忘了。”她说。陆璘明白,她一定是没忘的,只是不愿说。而他也永远都不能看到那副手帕了,错过又能追回的,毕竟少之又少。他从不知她那时候就知道他喜欢白梅,那时候就会绣诗给他,他只知道她刚进陆家时是不太会认字写字,也不会绣活的。如果当时看到,他一定会吃惊,会觉得这个女子聪明又努力,暗生佩服吧。他看着她道:“忘了就忘了,那前夫没什么好惦记的,我比你前夫好一百倍。”施菀将那块布推到他面前,给了一只小碳条他:“来,写字。”陆璘拿了碳条,在她指定的位置,认真给她描好那句诗。她将布绷上,认真绣起来,陆璘在一旁看她。后来天黑了,她也累了,放下了绷子,看着烛光问他:“我们真就这样坐一夜吗?”除夕守岁,是为父母求福,但大户人家守得多,普通人家许多人并不守这习俗,譬如施菀这条巷子,往年都是最晚到三更就睡了,施菀也没守过,一是爹娘都不在了,二是一个人守得实在有些冷清。陆璘听她这样说,问:“那你想做点什么?”施菀从他语气里竟听出些别的意味来,正色道:“不想做什么,就是不想干活,又有些无聊。”“要不然我们下个什么棋,或是打牌,再吃点消夜果子,喝点酒?”施菀看向他:“你什么意思呢?”陆璘笑:“没什么意思,你是不是多想了?”嘴上这样说着,人却已朝她亲过来。她避开,让他只来得及轻轻啄了下,随即他却又凑过来,这一次她没避,想着等一下就推开他。但除夕夜,烛光,碳火,最是迷情,总让人在怀抱与亲昵里沉醉。两人气息渐渐紊乱、纠缠,他将她越搂越紧,从最初的浅尝辄止到后面已带着浓浓的情念,越发狂烈。她也意识到不对,使出力气将他推开。“不要这样。”她喘息道。他却又逼近她,在她耳边低语:“最多两个月我就回京了,路上就会派人来接你,四个月内我们就会成亲。”“那也还是没成亲。”“没成亲又怎么样,又不是没有过。”他吻她脖子:“我在你这里,就算什么也没做人家也以为做了。”她再次推开他,将他乱揉的手按住:“陆璘,你再这样,我赶你走了!”他终于松开她,深吸了几口气,低声问:“怎么就不行……”她瞪他:“怎么就行?你走吧,回你自己家去,别待在我这儿。”陆璘自然是不动,丧气道:“我好好待着还不行吗,不碰你。”施菀整了整自己衣服,拿了之前的绷子走开去坐到了床边与他拉开距离,又绣起那句诗来。陆璘没靠近,就在桌边看着她。如此熬到近三更,施菀的诗绣完了,人也困得不行,一偏头就躺到床边睡起来。陆璘全程在旁边看着,直到她睡熟才走过去,将她轻轻抱起来,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替她将被子盖上。他不想回去,这儿也没他睡的地方,他就在床边坐着看她,想着明日就是新春,随后是元宵,元宵之后所有衙署、官员都要正式办公了,政事堂会议事,吏部会有新的调任,那个时候……他就要回京述职了。然后他就可以将她娶回家了,要么她搬去他那里,要么他能赖在这儿,她再没理由赶他。转眼便开春,朝廷的文书送到了江陵府,命陆璘回京述职。在此之前,京城陆家已派了人来下聘,将一应聘礼和嫁衣送到了施菀家中,只等迎亲。陆璘回京后数天,陆家的接亲队伍便到了,施菀穿上嫁衣,由三叔一家、药铺两名伙计,枇杷等人相送,一路到京城。送嫁队伍在京城外的客栈内休整一夜,第二日陆璘便穿着新郎礼服,骑着挂红花的高头大马,与浩浩荡荡的接亲队伍到城门口接亲,将花轿迎入陆家。当初陆璘与施菀成婚,婚事办得仓促,施菀又没有娘家在京城,婚礼只算办得普通,如今两人第二次成婚,倒是比之前盛大得多,竟不像是和离后再婚。从十年前施菀找上陆家,到两人和离,再到施菀赴京给陆夫人诊病,这两人便颇受了些议论,众人那时就说,难怪陆二公子多年未婚,原来还是记挂旧人。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