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个皇后比起先前的陶皇后已经轻松很多了,岂能事事都推让出去?再说她自己闲着也是闲着。秦珣点头,犹不放心:“太皇太后的千秋节,以前年年办,有旧例可循。若觉得累,就交给别人去做。”秦珩轻笑:“知道了,知道了。”对啊,她也知道有旧例可循。既是有旧例,他又担心什么?秦珩琢磨着去岁太皇太后寿辰,有人混在舞姬里行刺,致使太皇太后受伤,又有了后面一系列事情。今年太皇太后的千秋节,歌舞什么的,可以省去了。——这一点,想必太皇太后也同意。但若是没有歌舞,这千秋节不免显得单调许多。这么一想,秦珩又有些犯难。她征询过太皇太后的意见,这位老人家是不大乐意大操大办的,说是不想太奢侈,同先时皇帝的理由一样“不愿劳民伤财”。秦珩思前想后,又同太皇太后身边的人细细计较了一番,才终于拿出了一个方案。到了八月二十八,为数不多的皇家成员以及亲眷齐聚宫中给太皇太后祝寿。八月二十八,不冷不热的日子。在太皇太后的授意下,她的寿宴没设在内殿中,而是设在了御花园。月色溶溶,又有数十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照明。御花园里光线明亮而不失柔和。太皇太后高居上座,神色平静接受了众人的孝心。然而过得片刻,她忽然轻轻叹了一口气,低声道:“去年的这个时候,热热闹闹,今年只剩了这么一点人。”她声音极低,但是座上之人皆听到了。明华长公主神情微微一变,轻声道:“皇祖母醉啦?”她想到父皇母后弟弟弟妹,心里酸涩,看了皇帝一眼,悄悄移开了目光。太皇太后没有说话。她连酒杯都没碰,何来的喝醉一说?秦珣神色不变,他轻笑一声:“皇祖母莫急,待过两年,皇祖母有了曾孙,就热闹了。”他这话一说口,当即就有人出声附和,笑道:“太皇太后是想要曾孙了吧?”寇太后垂眸,不置可否。因为太皇太后这一句话,今日在座之人都不免有些郁郁不乐。众人强打起精神,在太皇太后面前说笑逗趣。不过太皇太后似是没什么精神。她同往年一样,略坐了一会儿,连下面人的献礼都没看完,就露出了疲态,轻声道:“哀家乏了,你们继续吧。年轻人自己玩儿。”秦珩准备了好久,见此情形,心里难免失望。但她又很清楚,太皇太后向来如此,似是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的。她同众人一同起身:“恭送太皇太后!”就在她站起身行礼之际,忽觉得一阵寒风袭来,她下意识身体后仰来躲避。“当”的一声。秦珩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她清楚地看到皇兄手中握着一支羽箭。她心思微转,就明白过来。方才有人拿箭射她,而皇兄用手捉住了这支射过来的箭。“你没事吧?”她急切地问。“啊,有刺客!”不知是谁,尖叫了一声,场中一下子混乱起来。“没事。”秦珣随手丢到羽箭,轻轻拍了拍手,不着痕迹地抹去了手上的一道血痕。太皇太后要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她身上。他偶一瞥眼,看见一支箭向瑶瑶射来。他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就去捉箭。那箭射的快,虽然没射中他,但是他捉箭时,手心擦破了一点。“你怎么那么傻?”秦珩急道,“我能避开的。万一你受伤了怎么办?”秦珣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抚。他双眉紧锁,在皇宫里,守卫森严,竟然能有刺客混进来?“来人!缉拿刺客。”他话音刚落,不远处守着的侍卫瞬间赶至。秦珣又看向场中诸人,沉声道:“诸位不要急,不要乱。刺客肯定会捉到的。”他声音不大,但是却像是带着某种安定人心的力量。短暂的骚乱后,现场又恢复了平静。本来要走的太皇太后又停了下来,重新坐下。她转动佛珠的手微微颤抖。秦珩想到她去年寿辰就出事,今年又有刺客,也不由地轻叹。她心里颇有些自责,虽说宫中守卫不归她管。很快,就有人来报,说刺客已经伏诛。秦珣点头,并没有完全放心:“查一查有没有同党。”侍卫领命而去。秦珣向太皇太后拱了拱手,歉然道:“让太皇太后受惊了。”太皇太后沉默了一瞬,才道:“刺客已经伏诛,那哀家就先回宫了。”“朕命人护送皇祖母回去。”秦珣接道。太皇太后没有反对。这次的千秋节又不欢而散了。秦珣按了按眉心,稍微有些庆幸,好在无人受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