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裴青从头到尾都在注视着他,久久不能回神:“夫人辛苦了。”果不其然,他第一次写的时候,“慕”字底下少了一点。上一世,恩人在晋王府救他之后曾经留了一张字条,叫他“小心叶慕青”,那个“慕”字,也是如此。人的习惯是难以改变的。梅郁饱读诗书,怎么会写错一个“慕”,还要检查之后才能改?事情不可能这么凑巧。梅郁不是梅郁,而是他的恩人?疑虑开始滋生,一幕一幕的片断在叶裴青的脑海中掠过。床边的毒针……对武功的向往……梅郁婚前婚后的差异如此之大,难道是这个原因?也太难以置信了。但虽看似荒诞不经,却能够解释所有的事情。叶裴青垂头不语,思绪纷乱不堪。新婚之夜他在痴痴等待的人,竟然已经在洞房里等着自己了。他以为两人这一世无缘,想不到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思及此处,叶裴青突然想起一事:倘若梅郁就是恩人,那么自己方才立的字据……他高深莫测地瞄着十三。他还装什么?刚才小芋头那种急切又幸灾乐祸的反应,确定他就是恩人无疑。十三被他看得头皮发麻。叶裴青从一个小匣子里取出一颗朱红色的药丸,放在十三的手上:“昨夜你练功受了伤,只怕要几天才能好。这是治疗内伤的圣药,你先吃了,我再给你运功疗伤,一晚就能好。”药丸如同玛瑙般晶莹玉润,十三接过吞下,心中有丝不安。叶裴青就这样放过自己了?叶裴青沉默一阵,又看了一眼窗外说:“我要上朝去了,今晚等我回来吃饭。”十三不知道该怎么回应。话题这就结束了吗?叶裴青穿好衣服,定定地看着他:“我前脚出门,你后脚就可以逃了,是吧?”“逃什么?”就算有这个想法,被你这么一说,也不敢逃了。叶裴青摸着他光滑的肩膀,声音忽然放缓,温柔得可疑:“别担心,今晚我就想和你聊聊,什么也不会做。”“是。”一只手摸上他的脖子,两人的唇温柔地贴在一起。吻了又吻,叶裴青抱着十三的腰,声音低沉:“你又硬了。最近似乎一刺激就硬。”又轻声笑着说:“大概是最近被我弄得多了,也知道个中滋味,知情识趣了。”“……”“说不定能等到哪天你求着我要。”“……你可以慢慢地等。”叶裴青看看天色,轻声开口:“若是不吃早饭,我们还有半个时辰。”“世子去吃早饭吧。”十三连忙放开他。“还想跑?”叶裴青拉住他的手臂,连拖带拽地将他放倒大圆木桌上按住。裤子被猛力脱了下来,叶裴青分开他修长的双腿,景色一览无遗。“比刚进府时那风吹就倒的身体可好看多了,也结实多了,真是好摸。”叶裴青沙哑地抚摸。“世子不如再让我多练几个月的武,那时候皮肤和身材更好。”叶裴青正色说:“你为了让我高兴,而如此辛勤的练武,我怎么能辜负你的一片美意?自然先要给你一些好处。”说着将手指探了进去。十三被刺得痛哼一声。(省略1000字)刚穿好衣服要出门,叶裴青又转头温和地说:“小芋头,刚才那张字据呢?你留着也没用,给我帮你保管吧。”十三看着他一声不吭。阴险的叶裴青。字据不能给,死也不给。叶裴青微笑着在他的身上慢慢摸索:“小芋头,把字据给我。你也知道那字据绝对不会兑现的,你留着做什么?”不能兑现也不会还给你。十三催着他说:“时间不早了,世子该去上朝了。”翻找一阵一无所获,叶裴青将十三摸了一遍,缓缓地说:“小芋头,这么一会儿就藏得无影无踪,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厉害?”终于绷着脸走了。十三叹息一声,从桌子上滑下来平躺在地上。叶裴青仍旧不知道自己的身份,然而今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庆祥一边给皇帝擦着脸,一边小心地说:“启禀皇上,杨侍郎今早天不亮就在偏厅等着皇上了。奴才说皇上没空,但杨侍郎就是不走。皇上看怎么办?”皇帝心烦一阵,终于说:“叫他进来吧。”“是。”不多时,杨蕴嬉皮笑脸地走进来,在皇帝跟前三拜九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帝说:“爱卿今天又要告谁?那位大臣要遭殃?”杨蕴笑嘻嘻地说:“皇上圣明,是我朝之幸。今天不是来告人的,是想替皇上解忧,解决叶大将军的事。”皇帝沉了脸:“他的事不用你管,下去吧。”杨蕴忙说:“皇上看中梅郁这件事,可是满朝文武都知道啊。臣就是不知道,皇上是想要梅郁来填充后宫呢,还是要叶大将军来为皇上打天下呢?皇上若说想要梅郁,臣现在立刻冲到穆国府,替皇上把叶大将军杀了。皇上想怎么把梅郁招进来都可以。皇上若想要叶大将军为皇上效忠,这梅郁的事是不是该算了?满朝文武多少俊秀子弟,也有多少人在争着爬皇上的龙床,何必非要梅郁不可?”皇帝心烦地说:“连朕喜欢哪个都要管,你是不是想做朕的皇后想疯了?”杨蕴笑着说:“皇上乃是一代明君,自然不用臣多言。俗话说良将难寻,叶大将军也算是栋梁之材,皇上何不成人之美,叫他叶裴青死心塌地地对皇上效忠?”皇帝偏头看着他,冷哼一声将他赶出去了。……春去夏来,日子过得舒服惬意,只是热了点。叶裴青自从和十三破了戒,几乎夜夜不歇。叶裴青年轻不到二十岁,精力旺盛,每晚都要两三次,还意犹未尽。如此坚持了五六天,十三疼得受不了,便将他赶去外间睡觉。皇帝这段时间睡得很不安稳,时常做噩梦,吃了很多药也不见好转,太医们一筹莫展。年纪大了总是会胡思乱想,皇帝慢慢开始担忧自己的生命,动辄在朝堂上大怒,大臣们犯个小错就会被罢官甚至杀头。皇帝不高兴了,谁能活得舒服?在这段黑暗的日子里,人人自危。终于,在皇后娘娘和云妃娘娘的举荐下,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胡子老人入了宫,同皇帝畅谈了三天三夜的神仙之道。皇帝大喜,封他为“玉清真人”,不日就在皇宫里设炉炼丹,为皇帝寻求长生之道。十三自然不希望皇帝长生不老,但是皇帝这么着急炼丹的事,似乎把自己忘记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七月初九,丹炉设好了。皇帝大喜,下旨叫家世清白的官宦子弟出家为道,来皇宫为他看守丹炉。这道圣旨一下,躲在汪府等候出家的汪志便收到了一封信:“奉旨出家,进宫为皇上看守丹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