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又怎么样呢?他家的耗子,本来就应该宠着疼着护着。年前的那一场,放在一般人身上就是吃坏肚子,就算严重一些,最多调养上十天半个月的也就没事了。但是放在屠浩身上,他到现在想起来都还忍不住后怕。他当时想着,百姓和他有什么关系,别人活得好不好,又和他有什么关系?一心为民的念头像是瞬间从脑海里清空了一样,只想自私地待在屠浩身边,好好守着,害怕眼睛一眨,他的小耗子就没了。后果当然没这么严重,但他总是控制不住这样的念头。当什么官呢?没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们找个四季如春的地方,小耗子的身体也能养好。零食就那么一点点,屠浩吃得再慢,也很快就没有了。他看着许明旭收拾一地的钱,没忍住帮着一起收拾:“哥哥,我错了。”“哦,错哪儿了?”许明旭把手上的宝石捏了捏,觉得这么有棱有角的不好,在心里面记下,下次换上几盒子圆润些的。家里有现成的南红玛瑙珠子。珍珠也不错。他记得库房有几箱珍珠,还有一些彩色的,一会儿挑些好的收拾出来,给小耗子玩。上次屠英还让人送来了一大箱子砗磲打磨的珠子,似乎还有一些珊瑚和玉石珠子。“我不应该乱发脾气。”他知道许明旭管着他是为了他好,但是馋虫大BOSS一上来……第二天天气不错,许明旭带着屠浩出门遛弯,一路到了番市。屠浩一看地方,坐在马车上就不愿意下去,皱眉:“来这儿干什么啊?”他以前特别爱从番商手中淘东西,甚至番市的存在都是因为他的建议,但这不代表他就喜欢来番市。没别的,太脏了。天天洗澡,这年头大部分贵族家庭都没这么个讲究。现在大汉人普遍爱干净,还是因为寄生虫闹的。番商就没这个讲究了。他们漂洋过海,在船上几个月,哪里有时间和条件讲究这些?哪怕他们每次来都会大量购入各种肥皂,用在自己身上的还是少数。“给你添点玩具。”许明旭把他抱下来,亲了亲他蹙起的眉头,“不用担心,没事的。”“我都长大了,不要玩具。有什么玩具非得到这儿来买啊?”屠浩还是满脸不乐意,脚步虽然跟着许明旭,心里面却打定了主意,一会儿要是闻到看到什么不愉快的气味和景象,他立刻就走。玩具而已嘛,他要是有什么想玩的,完全可以直接找工匠做啊。番市原先是一栋三层的楼房,现在变成了四栋三层楼房。楼与楼之间,还架了天桥,形成一个口字结构。每个楼层都有着清晰的分类,皮草、香料、药材、珠宝等等。那些番商也没了屠浩早些年认知中的能搓三斤泥的样子,收拾得很是干净整洁,好些个还理了短发,剃了胡子。他们大部分都穿着汉人服饰,新潮的使用纽扣的衣物也都穿在身上。柜台里站着的,除了那些番商之外,还有一些面容姣好的年轻女性。这不是屠浩第一次在大汉见到歪果女性。以前就有不少番商从事人口买卖,专门贩卖胡女,给一些喜欢这些的少爷老爷们“换换口味”。直到现在,也有一些人家,会在家里养几个能歌善舞的胡女。只是这些一直被认为上不了台面。审美和国家地位有着直接关系。在屠浩经历的后世,欧美经济发达,国内的审美也跟着以轮廓深为美。在现在,哪怕屠浩没有去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出了大汉之外的国家,也能够清楚地知道,现在的大汉属于绝对的文化输出地位。一些“风流人士”对胡女的评价并不高,多半认为她们长得太过粗犷,也没有红袖添香的风雅。那些无论是什么来路的胡女,都身世悲惨,哪怕给人表演歌舞的时候再怎么欢声笑语,也能看得出来一些。眼前的这些胡女,精神面貌却不一样。屠浩格外看了两眼,然后眼睛就被蒙住了:“哥哥?”许明旭有些醋:“觉着她们好看?”“没啊。哪有哥哥好看。”屠浩回答地诚心实意,眼睛就被放开了,“她们是当伙计的吗?”许明旭看他眼神清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绮思之类,就心平气和地解释:“嗯。她们都是这些番商的妻女家人。有些番商赚的钱多了,就把家人接来大汉。”大汉对别国人士还算宽容,但是不允许购置田地和房舍,也不允许做官。这些番商们在自己国内恐怕一个个都属于贵族阶级,在大汉却相对来说要低人一等,可他们还是愿意把家人接来大汉居住,哪怕只能租房子。许明旭带着屠浩看珠宝。一名胡女将他们带到店铺内设的雅间中,呈上各色珠宝。祖母绿、蛋白石、翡翠、青金石……也许是因为打磨的水平不怎么到家,看上去并不如何闪亮。许明旭到是不介意,甚至挑了一些未经打磨的原石:“一会儿送去自家的作坊,让他们磨点珠子。”屠浩拿起一块有点像黄色冰糖的金刚石,问:“这个有多少?”胡女没想到这两位贵人竟然还会喜欢这看着不怎么漂亮的宝石,用生硬的官话说道:“多……客人稍等。”然后忙不迭地拿出了一尺见方的一箱子。在屠浩用十两金子入手了一箱子钻石的时候,章师叔接见了一位番商,并且赐予了对方一个大汉百姓的身份,和一个最低等的爵位。进级御书房中的其他官员也是面目和善,没有一个反对的。许老爷子甚至出言说道:“戴大人于造船航海一事上颇有造诣,如能将这些技艺不吝授予我大汉学子,将来也能让我大汉百姓能够多多领略番外风光。”作者有话要说:大太阳(-ω- ):买金刚石干嘛?小耗子(≧ω≦):做刀子用哒~大太阳(-ω- ):说实话。小耗子(?﹃?):因为看上去好吃。(完)第244章 外教大汉多能工巧匠, 尤其是自屠浩设立发明创造奖之后,不仅涌现了诸多民间手艺精湛的匠人, 而且贵族阶级也对匠人技艺开始重视。这些工匠掌握的技术,不再被称为奇淫技巧,而是对日常生活生产有着实际帮助的实用技能。然而在这样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 造船和相关航运知识技术的落后, 一直是整个大汉君臣的心病。早些时候,朝廷积弱, 每年光是用来平息各地战乱和天灾,就已经精疲力尽, 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来操练水军。溪州的水军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自给自足模式。纯粹是靠得将领对朝廷忠心耿耿, 才没叛乱。后来有了几年好时光, 章师叔和叶外公两个人操练水军, 还要借着一个江丹社区作为障眼法,甚至还得自掏腰包来干这个事情。当年还不是那么肥硕的金耗子,现在想起来那个事情,和自家夫人感慨:“我也是拿出了不少小钱钱的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