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弗没说话,他能说以前的他心思太重想得太多吗?他顶替的人,是被人断定活不到成年的早夭之人,为此他小心翼翼地伪装成弱不禁风的样子。纵然在父亲面前展露自己的武艺身手时,也不忘克制隐藏真正的实力。母亲告诉他,他不是替身,他也是母亲的儿子。母亲敬重父亲,身为母亲的儿子,他怎么能让父亲失望。“儿子以前并非让着父亲,而是身体不允许。如今儿子身体渐好,日后都能陪着父亲切磋。”“好,好。”穆国公又是一阵大笑,同时心中涌起一丝遗憾。早知这孩子是个能文能武的,他还是不忍心带去边关。虽然穆家会少了一个骁勇善战的家主,但自家夫人身边却有能承欢膝下的儿子。罢了。世间之事,岂能两全。以这孩子的本事,哪怕是当一个文臣,也必会有一番建树。今日是新媳妇进门的第二天,按例要见族亲。眼看着时辰不早,父子二人赶紧回去各自换了衣服,然后接见上门的族亲们。谢家的旁支不少,但血缘最近的也隔了四代。这些人多年来都依附着穆国公府,自然是唯穆国公府马首是瞻。老穆国公原本有兄弟四位,战死的战死,病死的病死,最后只剩老穆国公一人。穆国公上头也有同胞的兄长,可惜因为心疾未能活到成年。到了谢弗这一代,又独苗。济济一堂的族人,越发衬得嫡宗一脉人丁单薄。这些族人倒也识趣,许是因为绝大部分的子孙后代都跟随国公府建功立业,几乎全要倚仗嫡宗提携,是以一个个都说着吉祥话。谢弗才名在外,自然是他们夸奖的重点对象。隐素既有才名,还是武状元,当然也收获了无数的称赞。穆国公和谢夫人听到众人对自己儿子媳妇的赞赏,那叫一个心情愉悦,一时之间气氛很是融洽。族亲们来得浩浩荡荡,去的也是浩浩荡荡。除了谢氏族人外,还有一门亲戚,那就是穆国公的奶嬷嬷林氏一家。林氏原是老穆国公夫人的陪嫁丫头,后来成了穆国公的奶嬷嬷。穆国公接手国公府之后,便将林氏一家还了良藉,平日里当成亲戚往来,所以才有这么一门亲。她夫家姓张,张家人此次来贺喜,可以说是全家出动,儿子媳妇孙子孙女还有孙媳妇曾孙等十几口人,看阵势也不比谢家的族亲小。她一见到穆国公,眼眶瞬间就红了。先说穆国公瘦了,又说自己是如何的日思夜想,又是如何的日夜祈祷。祈祷穆国公平安归来,祈祷谢弗身体健康。“公爷,老奴年纪大了,也不知道还能和公爷见起回。上回见的时候公爷头发还是黑的,这次竟也有了白丝。”穆国公是重情之人,听到这样的话也有些动容。他对自己母亲的记忆不多,因为兄长身体不好,母亲大部分的心思都扑在兄长身上,所以小时候陪他最多的就是林氏这个奶嬷嬷。林氏带了他那么多年,最是清楚他的性子,又说了好些勾人落泪的话。“嬷嬷一路辛苦了,赶紧坐下吧。”谢夫人打断她的话。“多谢夫人体恤,老奴不辛苦。”她抹着眼泪,老眼看向谢弗和隐素这边,道:“小公爷也长大了,上回见着还是个孩子,如今都成亲了。”等到谢夫人再请她入座,她这才会下。张家人的规矩都不错,哪怕是两三岁的小孩子,行礼时都有模有样。这一家人不仅规矩好,模样也长得不差。林氏当年是老国公夫人的陪嫁丫头,年轻时也是个清秀佳人。她的两个儿子长相中等,但两个媳妇都长得不错。生的两个孙子随母,个个都是一表人才,各自娶的媳妇也长得好。三个孙女当中有一人极为出色,衣着也最是显眼。浅绿色的裙,细白的肌肤,杏眼桃腮顾盼生辉,从仪态到相貌都很出色,委实不太像一个寻常人家出来的姑娘。隐素若有所思,下意识看了一眼谢夫人的神色。谢夫人本来就不是什么热情的性子,清瘦的脸上瞧不出过多的情绪,但是隐素却能看出来,婆婆不太喜欢这一家人。这时林氏已抹净眼泪,笑着再次对谢夫人道喜。“老奴日也盼夜也盼,就盼着小公子太太平平的。自打听到小公爷要成亲的消息,老奴是喜不自胜,夜里做梦都笑醒了好几回。”那双眼依依不舍地从谢弗身上移开,终于落到隐素身上。“少夫人这模样,老奴瞧着都欢喜。”说着,她又抹起泪来。“老奴一家子这些年承蒙主子们的照顾,日子过得很是体面。一日为奴终身都要认主,老奴受了主家的恩惠,感恩于心不知何以为报。若是小公爷和少夫人不嫌弃,就把这孩子留在身边当个使唤丫头吧。”她推出来的正是那个最出众的孙女。那姑娘盈盈行礼,声音也颇为动听,报上自己的姓名之后,又恭恭敬敬地表达自己愿意进府为奴的决心。“不是老奴自夸,妙诗这孩子又懂事又勤快,最是一个体贴不过的人。有她在身边侍候着,少夫人也能轻省一些。”隐素心下呵呵,不说话。什么侍候人的丫头,分明是想进府当姨娘的。她才嫁进来第二天,公婆还没给她脸色看,这不知哪里冒出来的老太太一上来就要给她男人塞小妾,简直是不知所谓。谢夫人神色淡了一些,有些不虞。她不喜欢林氏,是因为她刚嫁进国公府时和林氏有过龃龉。林氏是穆国公的奶娘,其长子是穆国公身边最得用的侍卫,其在国公府俨然是大管家的做派,连主子房间里的事都敢插手。谢夫人本来身子就偏弱,又是绵软的性子。一开始忍着让着,只想着息事宁人。没想到越是退让,林氏就越得寸进尺,最后居然让她抬举石娘为妾。石娘不愿,哭着求她。她当时气极了,断然拒绝了林氏,且在暗中摆了对方一道,至此两人便结下了梁子。那时她是新嫁娘,哪里比得上林氏在国公府的知根知底和如鱼得水,自然也吃了不少暗亏。若不是后来林氏最有出息的儿子因护主而亡,恐怕林氏会一直那么嚣张下去。也正是因为其子之死,让穆国公备感愧疚,还了一家人的身契。原本林氏只想让儿孙们走,自己要继续留在国公府,但谢夫人不愿意,没少在穆国公面前吹风。美其名曰不能再让林氏侍候人,希望她跟着儿孙们享清福。穆国公正在愧疚之中,对谢夫人的话很是认同,好说歹说也没能说服林氏。还是最后谢夫人突然提到一嘴,说是如果儿孙们有出息了,长辈却还在侍候人,若是传出去名声不好,恐怕会影响前程。她一听这话才动摇了想法,思量再三终于同意离开。这些年远着,倒也相安无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