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页(1 / 1)

('只不过石炭难以点着,烟气又大, 各家大厨多有抱怨。此前明远邀请各家脚店“入驻”“快闪”长庆楼的时候,主厨们就曾聚在一起, 交流过这燃料问题。现在出了更容易使用的蜂窝煤,长庆楼首先开始使用,而且还改装了炉灶,加了排烟的烟道和催旺火力的风箱。而汴京城中不少脚店都与长庆楼有合作关系。各家脚店的主厨也时常造访万娘子,甚至会借用长庆楼的厨房。待他们见到了长庆楼的设备, 一准眼馋, 再一细问, 自然非朱家桥炭行的蜂窝煤不买。明远所料不错,很快,山阳镇蜂窝煤厂出售的蜂窝煤, 在汴京城里悄悄打开了“直供”的模式。各家脚店不需要跑去朱家桥炭行, 只要在长庆楼与炭行的“代理”打一声招呼, 第二天, 蜂窝煤就能准时送到店门口。各脚店甚至可以约定日期, 每旬一送, 从此不需再担心冬日里燃料会断供的问题。除了送蜂窝煤之外, 各脚店还可以预约上门定做火炉与烟道。蜂窝煤炉本是现成的,但是烟道需要工匠上门,丈量脚店厨房的大小,以决定烟道的粗细长短。但只要定下尺寸,这一整套打造起来也不麻烦——铜匠作坊的铜匠们已经事先准备好了规格统一的黄铜薄板,只待上门勘察量好长度,就将这些黄铜薄板卷成需要的长度和口径即可。一时之间,与长庆楼素有合作关系的脚店纷纷尝到了蜂窝煤和配套火炉的甜头——用过的都说好。这些脚店的主厨与店主又都有亲友,消息便慢慢传出去。立时又有不少正店与脚店找上门,指名要山阳镇蜂窝煤厂供货,还纷纷要求安装烟道。这其中,大名鼎鼎的丰乐楼和遇仙正店等等正店也赫然在列。原本在城中门庭冷落的朱家桥炭行,竟也开始慢慢有了生意。这时已是十一月中旬。汴京城百姓开始对高家炭行出品的蜂窝煤有了些怨言。“高家的蜂窝煤,便宜是便宜了,可是太难点——”“可不是吗?那天我烧掉了两天的《汴梁日报》,愣是没能点起一块煤。浑家直骂我,说我缺心眼儿,那报纸的纸张那么好,干什么不行非得用来引火……”“哈,老兄我瞅你确实有点儿缺心眼儿。”除此之外,还有更大的问题。“听说了吗?高家炭行出产的那蜂窝煤,委实不太好。”“怎么说?”“州桥路口那家,晚间将蜂窝煤炉搁在自家卧房门口,图个暖和,结果睡到半夜就恶心欲呕,难受得要命——开了门,再将炉子拎出去,反而就没事了。”“嗐,你是不知道吗?朱家桥瓦子旁边的那家炭行,是专门聘了个牙人站在门前宣讲的,千叮咛万嘱咐,就是说晚上不能把这炭炉直接放在卧室里用!”“哟,听起来是这才是有良心的炭行啊!”“是呀,要不是高家炭行的蜂窝煤便宜十文钱,谁愿意去买他家的。”“我不缺这十文钱,我肯定去朱家桥瓦子买,图个放心!”“不过……这么说来,这蜂窝煤炭炉就跟晚间睡觉的地方无缘了?那晚上冷起来怎么办?”“这……”好像也确实是个问题。马上就有人给出了解决方案:“朱家桥炭行有工匠,专门售卖一种炭炉,带烟囱的,说是把那烟气都排到户外去,就没事了。买他家的炭炉,会有匠人上门来装,别提多方便了。”“真的吗?那我问问去。”有人动了心,便往朱家桥炭行那边去了。此事明远与史尚正站在朱家桥炭行对面。这里是朱家桥瓦子的地盘,冬天里搭起了挡风的棚子,放了几个露天的炭炉供人取暖,无形中也为蜂窝煤做了宣传。史尚对明远一向佩服,现在成了“叹服”,不住叹息道:“东家,小人何时才能像您一样有眼光啊?”“明明是做石炭生意,结果把所有铜匠都派上了用场。”的确,明远手下有一批铜匠,之前忙于铸铜活字。后来铸铜活字的活计少了,就转去打制拨霞供的铜锅,铜锅打完,又来制炭炉和烟道,简直是无缝衔接,没有让人闲着的时候。而工匠们的工钱和奖金自然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明远微笑着不答,心想这其实也是巧合。如今炭行隆重推出的炭炉,正是此前王雱在他家中小花厅里见到的那种炉子,带烟道,可以将蜂窝煤燃烧形成的废气直排出户外的。他为自己的小院安装这种炭炉,原本是不得已——没办法,毕竟是租来的房子,不像在京兆府时那样可以大兴土木,砌起砖炕。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