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1 / 1)

('“只是……某自问不可能完全接受王介甫的观点,因此不可能成为‘变法’一党。”“然而眼前如此局面,某也无法继续认同‘守成’一党。”“夹在中间,确实难过……”说到这里,苏轼的脸色已经非常郁闷。但这人的的确确是世间少有的乐天派啊,说到这里,苏轼突然哈哈一笑,这间小小的閤子里,郁闷的气氛便似一扫而空。“因此某对自己说道,为何不自请外出,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几天王相公和文枢密他们都过不上的日子呢?”明远:那好吧!他又关切地问:“子瞻公如今可是定下来出外将去何处了吗?”“有消息了!”苏轼冲明远灿烂一笑。“某许是不出一个月就能出外,去杭州做通判!”“杭州通判?!”明远喜出望外。他已经从1127处得到消息,为了完成下一步“千万贯”的目标,他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启程,前往杭州。一切都已在安排中了。“是呀!”苏轼喜孜孜地补充:“这下离蔡元长就近了好多。”蔡京现在做了钱塘尉,南下杭州,确实就离蔡京很近了。明远顿时像是被人兜头泼了一盆冷水:苏公,您不厚道,哪壶不开提哪壶!不过,毕竟苏轼也不知当初他与蔡京之间的那一段纠葛,也怪不得对方。当下明远诚心诚意,恭贺苏轼得偿所愿。而苏轼也感激明远为他在王雱面前说话,双方同时向前行礼,险些撞到头,惹得苏轼哈哈大笑。种师中等人忍不住从隔壁探出头来,看苏轼在笑什么。就在这时,明远忽见长庆楼的大掌柜,自家表兄明巡,正满面惊喜,引着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上得楼来。只见来人上衣下裳,外面披着一件宽袖长褙,头戴软巾,正是这个时代最常见的商人形象。从他的衣饰来看,应当过得不好也不坏,算不上是富商巨贾,但也并不寒酸。他的容貌,与明远以前见过的明高仁和明高信都有相似之处。“四伯,您稍等我会儿,远哥就在前面閤子里,我去唤他!”明巡忙忙地说道。明远马上猜到了来人的身份。——明高智。他家渣爹明高义的四弟,他的四叔,明家另外一位常年在外经商的长辈。。他许是知道一些,关于明高义的消息。第146章 千万贯明远的四叔明高智被请进閤子时, 这里的一众陕西乡音令明高智倍感亲切。但是明高智在外经商多年,待人接物非常有经验。吕大忠不必说,是“蓝田吕氏”的著名人物——以前明家在京兆府的时候怎么都不可能高攀上的。除了吕大忠之外,再看苏轼、贺铸、蔡卞等人, 年纪未必多长, 但是看穿着打扮与气度, 显然都是官员。明高智言辞便格外小心翼翼, 毕竟他只是个做小本生意的,从来没想过, 今日自己能够与这么多“大人物”同坐一席。得知閤子里至少有吕大忠、种建中和种师中三人,是横渠门下的时候, 明高智以为自己全明白了。他以前听说过二嫂娘家与横渠先生张子厚是邻居, 因此送了二房的独子去横渠门下读书。当时明家人还暗中笑二房傻气,就像二房收养长房身后留下的女孩十二娘那时一样。可现在看来,这个决定真是无比英明啊。明高智不动声色,时不时也会插嘴, 向吕大临问问陕西风物,而后勾起苏轼在凤翔时的美好回忆……一时酒席散去。明远才将明高智和明巡单独邀到一间閤子里。明高智问起明巡, 才晓得这座长庆楼根本就是明远的产业,而明巡为了历练自己, 正在酒楼中学做大掌柜。明高智惊讶得眼珠差点儿掉出来。但多年在外经商, 将明高智的性格磨练得颇为沉稳,惊讶之情一闪而过, 先是将长庆楼盛赞了一番,而后才问起明远:“远哥, 你父亲如今身在何处?”明远:……好问题!我也很想知道。他老老实实地将熙宁二年时, 如何接到父亲的家信, 如何收到商户代还的款项,如何接到父亲的信应约上京,又如何没能在汴京等到父亲等等……详细情由全都告诉了明高智。这些事有不少是明巡知道的,所以明远不能隐瞒或者篡改。但反正这些“背景故事”都是试验方负责编造的,就算是有漏洞也应当由试验方去圆。于是明远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做了一回老实孩子。他告诉明高智:“阿爹前两日还写信来,说他在杭州。”“哦!”明高智恍然地应了一声。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