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页(1 / 1)

('“小东家,小人此次来汴京,就是经由明东翁指点,来小东家这里学记账的。”靳管事非常诚恳地回答,同时眼中流露出诚挚的期待。明远险些笑出来。试验方还真是喜欢一举两得啊!所谓“学记账”,是明远下定决心前往杭州时,也同时做出决定:他要在前往杭州之前,教自家产业下所有的账房与管事学会使用两件工具。大食数字和复式记账法。大食数字就是阿拉伯数字,原本由印度地区发明,如今早已传入阿拉伯地区。据说在盛唐时,这种数字曾随着佛学东渐传入中国,但没能流行起来。明远就打算给管事们多一个选择——他们既可以使用中文体系内的数字用来运算,也可以使用大食数字。他们觉得哪个简便就用哪个。但复式记账法他强制自己名下所有产业的账房与管事使用。这是因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可以有效控制会计差错和人为造成的腐败。明远当初只将这种记账方法教给了他名下刻印坊的账房,这账房听时只觉得麻烦,但一试之下,便知道利害:铜钱往来、货物出入库房、收入、支出……自有一层逻辑约束住账目。以往账房中可能会存在货出去了但是账没记的情况,但是铜钱一进来,或是应收赊账一记上,账目两边自然对不平,这就要求账房去核查。这要换做是以往的记账法,漏记一项,可能根本无人察觉。但是复式记账法就不一样了。传授复式记账法的工作,明远直接交给了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让他办了一个小班,向明远名下各产业的账房与总管事/掌柜开班授课。明远的堂兄弟明十一也在“学生”中,而且每次都特别认真地记笔记。这令所有的账房与管事都非常重视此事——天啦,连东家的亲眷都努力在学!这一定是好东西。无巧不巧,此次“山阳-汴京公路”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在展示给各家豪商的预算之后,明远也附上了一张用复式记账法记录的山阳镇公路修造财务状况表。这张表看似毫不起眼,但立即引起了所有豪商们的注意。不少人来向明远请教:这究竟是什么?明远略略讲解之后,各家豪商都对这种记账方法产生了兴趣。纷纷要求派出家中的管事与账房,想从明远这里把这方法学去。明远乐见其成。他想要的,是一种能够同行于世的,清晰、便捷,有约束力的记账方法。业界人人熟谙,外人查账能一望而知,将来发生企业并购,核对起财务状况也会容易许多。于是他顺水推舟地办了一个“经理训练营”。宋人大多还不熟悉“经理”这个概念,他们有管事有账房有掌柜,另外还有充任中间人的“经纪”,但都未听说过“经理”。等听完明远解说:这些“经理”们才纷纷明白,他们这些为东主工作,努力使东主的财富增加,而他们从中享有应得报酬的人,正是所谓的“经理”。如果能让东主高枕无忧,无须过问,资产便能得到“增值”,便是一位好“经理”。这些未来的“经理”们,来自各个豪族富户,有些本身就是豪族的族人,也有些是外聘的。能在汴京这样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经理们大多颇具商业眼光,对数字很敏感,对自家的营生也是门清。他们在这个所谓“训练营”里,先是接触到了大食数字。有些习惯珠算的经理们没有马上改用新的数字,而习惯笔算的经理们则都如获至宝,立即着手,开始使用大食数字。随后他们开始学习复式记账法、资产负债表、损益表,以及记录东家出自的“东主权益表”。主持这个“训练营”的,正是刻印坊的那位账房先生。他使用复式记账法已经有大半年,算是有经验,却依旧不能回答所有人的实操问题,最后求到了明远那里。明远大手一挥:“本就还未制定法度,你们自己钻研!”众人面面相觑之后,坐在一起,共同研讨。因为这些经理们来自各行各业,各自都有些贡献。如此这般过了五日,“训练营”竟然真的按照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商议出一套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复式记账方法。这些经理们别提多自豪了,分别表示,回头就会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各自所在的行会。汴京城中各个行会众多,豪商们在各自行会中地位尊崇。明远猜想,这套记账方法定然很快会在整个汴京城推广,并且透过这些豪商与外界的联系,以及各家行会的触角,向整个宋境延伸。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