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页(1 / 1)

('第184章 千万贯邓宏才说的这些, 明远已经大致猜到。他去年在汴京时就已经预言了,这种独家出产的“酒露”,最多只有一季。到了今年, 南方必然有大规模仿制。只是按照邓宏才说的, 当初他在泉州时,将那“甘蔗酒露”卖了个好价钱, 一高兴, 嘴上没把门,就对前来收购的商户将大致做法给说了。随后是泉州的几家大商户, 联袂南下, 前往广南东路与西路,专门寻找甘蔗产地, 许以高价, 引得蔗农们将大量的甘蔗榨汁用来酿酒。原本这些甘蔗都是用来制糖的。大家一窝蜂酿酒之后, 制糖的甘蔗反而短缺,制糖厂开始高价收购甘蔗用于制糖。邓宏才眼看着甘蔗的价格一天天上涨,偏偏自家乡里的出产都已经酿了“甘蔗酒露”。他在泉州没能将“酒露”卖上期望的价格,于是想要到杭州来碰碰运气。谁知杭州的情况更糟糕些——杭州不似泉州, 去年经历过一次“甘蔗酒露”的狂热。这座城市大约是本性温婉, 对于蒸馏浓缩后的烈性酒不像汴京那样感兴趣。再加上“甘蔗酒露”在本地几乎没有经过宣传, 所以邓宏才抵达杭州之后才终于感到绝望。他既没办法把手上的存货按照期望的价格卖出,又无法再次承担一回将酒重新运回南方的费用。因此这几日邓宏才坐困愁城, 几乎有走投无路之感。直到前两日听说了“海事茶馆”, 听闻不少海商都在那里打听到了买家卖家的信息,所以才赶去碰碰运气, 遇上了戴朋兴, 然后又等了两日, 戴朋兴才将他约来,见到了明远。要知道,过去这两日,他过得真如那热锅上的蚂蚁,无时无刻不在被煎熬。此刻明远坐在对面,望着老实巴交,满脸悔意的邓宏才,心里只有一个感受:——论信息对称的重要性!邓宏才能够带领同乡的蔗农,酿出“甘蔗酒露”,这份勇于开拓的精神,的确值得敬佩。但是他的风险意识太低,没有认识到着甘蔗酒露其实工艺简单,很容易仿制。且邓宏才不了解泉州一带的商人,那些人都是数代行商,常年在业内打滚的,一旦听闻有“甘蔗酒露”那样的新品,竟能带来那么丰厚的利润,哪有不像苍蝇一样马上叮上去的道理。如今,甘蔗都酿成了酒,再想要反过来眼馋制糖的利润,就难得很了。不过……明远瞥眼看了看邓宏才,心想:这也情有可原。与其说邓宏才是一位“经销商”,不如说他是个实实在在的“生产商”,还是来自原产地的。如果邓宏才这一次遭受严重打击,明远可以想象,以后这位在乡里的名誉与信用尽丧,恐怕那里也没有人愿意再听从邓宏才的建议,将出产的甘蔗交给他,用来制作一些利润率更高的制成品了。明远想了想,开口问邓宏才:“你这一批‘甘蔗酒露’,期望的价格是多少。”邓宏才嗫嚅着道:“每升二百文……”明远脸色古怪:“什么?”当年风靡整个汴京城的甘蔗酒露,让蔡京这样的身家,买下一瓶都肉疼不已的新品,竟然只卖每升二百文?!“这是你今年提价之后的价格?”明远又问了一遍,心里很怀疑这邓宏才是不是在“清仓甩卖”。邓宏才诚实地点点头,回答:“去年在泉州卖出的时候,是每升一百文。”明远差点儿一巴掌呼在自己额头上。都说这“甘蔗酒露”暴利,感情生产方根本就不赚什么钱——大头全都让丰乐楼赚去了。明远已经能想象,邓宏才从南方运来的酒露,估计就是用这些朴实无华的水囊或是木桶运来的,一直运到汴京。在那里,丰乐楼将它们都灌注进光芒璀璨的水晶瓶里,用水晶杯盛放;又在《汴梁日报》上天天报道,广告做尽……明远估计这甘蔗酒露最终在丰乐楼出售的价格,是邓宏才出手价格的二十到三十倍。但这话他完全不敢再对邓宏才说了,怕对方真个儿“悔得肠子都青了”。于是他想了想,开口道:“我会按每升两百文的价格将你这一船‘甘蔗酒露’全部买下。”邓宏才立刻睁圆了双眼,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盯着明远。随即他猛地站起身,身后的椅子被他一撞,在地板上划拉出一道响亮的声音。而邓宏才那副表情,已经像是马上要哭出来了——“明郎君,你——”明远意识到整个海事茶馆的人都在向他这边看,看众海商的表情,似乎大家都觉得明远就是一名“奸商”,严重地伤害了邓宏才的感情。 ', ' ')

最新小说: 佛系中医穿成反派的替身情人后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在美国踢足球的我成功出道了 移动天灾竟是我自己 他怀了我的孩子 论改造报社文的一百种方法 全球返祖:我为人族守护神 毛绒小兔饲养指南 甘心情愿 粘腻心事(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