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杨大元帅射杀南玥皇太女,南玥王自裁,大盛军踏破王庭!大盛军踏破王庭!”他一路高喊, 连人带马直接冲进京都。一瞬间,大盛军大胜的消息纷纷传开, 帝都百姓欢欣鼓舞。御前大总管疾步匆匆地行在宫廷, 一脚迈进崇政殿:“陛下!有军报传来了!”静宁公主蓦地抬眸!卧病在床的盛帝陡然睁大眼睛,呼吸急促:“传!”.“元帅领兵突袭南玥军营,先杀南玥皇太女,再斩右将军细狞!而后大军直接攻入王庭,南玥王于宫中自裁, 南玥王胞弟手捧大印,与一干朝臣……降了!”“降了?”盛帝骨瘦如柴, 嘴唇颤抖:“真的……真的降了?”“大元帅威武,大盛军威武!南玥已是强弩之末, 不得不降!”“不得不降……不得不降……”盛帝大笑:“好, 好啊!杨念不愧是朕看中的护龙战神,好一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他声音低落下来,手慢慢垂下去:“好一个……好一个, 天下兵马, 大元帅……”静宁大喜,放下手里的奏章:“父皇, 太子哥哥的仇报了, 杨念没说大话。”崇政殿安静无声, 风从窗子吹过,殿内静悄悄的。静宁心一咯噔,上前两步:“父皇?”她看向御前大总管。大总管躬身掀开龙帐:“陛下?陛下?快去请张老神医!”.“驾!”“元帅!”“杨元帅!”杨念飞身上马,摘了头盔,舍了银甲,满心雀跃地握好缰绳,双腿夹马肚,马儿颇有灵性地撒开蹄子奔腾。她胯.下坐骑乃军中最好的马种,后头的兵将累死累活追不上。杨平一脸沮丧:“元帅这是不要咱们了吗?”殷榷伤了胳膊,右臂架起,眼里的邪肆只多不少,她低哼一声,要不是碍于也想回京当个将军,她也早就跑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听起来多威风!杨念却不放在眼里。殷榷勾勾唇,回想近三年来对南玥的攻伐,她心想:我还是不如这人。“嗐,元帅走了,咱们回罢。”杨平垂头丧气,脸上比出征前多了两道疤,他开始发愁回去怎么交代,乐荆……不会嫌弃他丑了罢?孙竹礼那畜生别的不行,脸长得却好看,他怀疑乐荆就喜欢那样斯斯文文的。可惜,他是武将,学不来那份斯文。殷榷调转马头,迎面遇上赶来劝元帅回头的同袍。“元帅呢?”“走了。”“走了?!她怎么能走?!”“她当然能走。”殷榷笑了笑:“她是天下兵马大元帅,你我都得听她的。她说不准咱们追,你们谁敢?反正我不敢。”愈熟悉这人,愈晓得她的可怕。在殷榷看来,得亏杨念是个恋爱脑,要不然……不知道大盛朝的皇帝陛下还能不能睡个踏实觉?这和她没多大关系。她慢悠悠骑着马儿走开。将军们大眼瞪小眼,右先锋钟太平拿捏不准主意问:“元帅真这么说了?”左先锋官杨平无奈耸肩:“可不是?我劝你们还是不要坏她好事,随她去罢。”手握实权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她的话谁敢不听?即便跑了,传回京都,陛下都不会苛责杨念,反而会放心她是个有破绽的臣子。再者以杨念的功绩,三年平北绒,三年破南玥,此等智勇,可以说大盛武将第一人。谁的官都没她大,钟太平和一众将军扼腕叹息——他们还等着随元帅凯旋归朝呢!这下子元帅跑了,只他们回去,不圆满。但不圆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杨念有任性的资本。到了陛下跟前,都能老老实实地答一句“想家了。”杨念在夕阳下纵马狂奔,不知千里之外的京都,丧钟已然敲响。九九八十一道钟鸣,盛帝驾崩,举城默哀。御前大总管手捧先帝传位诏书,奉四公主静宁,为大盛皇太女。前方将士大破南玥王庭的喜悦被克制压制,静宁以最快的速度稳住禁军,防范几位皇叔狗急跳墙。盛帝一死,皇位不传给儿子,反而传给女儿,即便静宁手握遗诏,也不得几位王爷的认可。杨念快马加鞭赶往平安县长乐村之际,京都出了一桩大事。先帝尸骨未寒,一母同胞的晋王、颂王起兵造反,不到三日,被新上位的皇太女镇压。深宫血腥味浓,晋王的尸身倒在五步开外。禁军首领奉命清点人数,搜寻落网之鱼。春光明媚,光线温暖,静宁前往御书房,御前大总管陈修毕恭毕敬地行在她左侧。“都下去罢。”“是……”陈修领着内侍鱼贯而出。御书房很大,静宁呆愣片刻,才从大事已成的刺激里清醒过来,她料到两位皇叔不会甘心,也早等着他们飞蛾扑火。父皇既决意扶她上位,临终前将一切都替她安排好。静宁要做的不多,只需静静看着乱臣贼子自寻死路。她一手按在博古架的暗格。四四方方的木匣被机括推出来。她取下戴在脖领的金钥匙,内心倏地涌起一股不好的预感。父皇……会留下怎样的密旨呢?咔哒一声。锁子打开。她探出手去。一卷明黄圣旨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静宁深吸一口气,不做迟疑地拿在手里,展开——竟是一道她想都不敢想的旨意。取出密旨,檀木匣内还放着一封密信。信拆开。盛帝虚浮无力的笔迹跃然纸上——“吾儿静宁,有明主之风,只恨朕知之晚矣。倘再能苟活三两年,为父能帮你铲平前方所有隐患。可惜,天不假年。“杨念为能臣、权臣,是帅才,亦是无敌战将,朕庆幸执政之年有此人投效。待杨念功成,班师回朝,朝野声望必定如日中天。叹我儿非我,压不住此番美玉良材。“剑太锐,有伤主之嫌。当早做准备。朕为你留下一毒,名为牵机,静宁当听为父言。可保我大盛江山,不落入外人之手。慎之,重之。”静宁看完书信,再去看那道充满伪善的密旨,脑海浮现一幕——杨念打了胜仗归朝,已为皇太女的她为其设宴,宴后,借晋王、颂王造反一事,密诏大元帅进宫,在杯中混入牵机之毒,毒杀此人。再将杨念之死,推到两王残党的头上。完美隐身。而后,她便是有实权的女帝,再无人能压她一头。父皇敢用她,是父皇自认压得住杨念。父皇却不放心她也用她。毕竟在他看来,他的四公主太年轻,没完全学会一个成熟帝王应该具有的所有素养。父皇不放心她。所以要杀了杨念。杀了这个刚刚为大盛朝一雪前耻、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