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村民犹豫道:“那……赵工,村长说年底丰收要吃杀猪饭的。”担心着两场大宴撞在一起,村里头为了省事,又节省物资,就只办一样了。“一样归一样,丰收了杀猪饭要吃,要是年底房屋竣工,赵工那里验收过了关,全鹅宴也有得吃。”李寸心的声音适时插了进来。“村长?!”屋顶上的村民惊喜地叫道。四周的村民见了李寸心,又听了她这话,欢呼起来,因为只要是李寸心开了口的,十有八/九不会变。李寸心抬头向屋顶盖瓦的村民们说道:“你们上边的小心一点,别摔着。”“村长,你放心吧,腰力扎实着呢,摔不着。”夏晴撑着木槌,向李寸心道:“你怎么过来了?”李寸心说道:“我没什么事,过来看看。”“你腰怎么样了?”“好多了,你看。”李寸心还怕夏晴不信似的,活动了一下腰。“行了,行了,别又扭着了。”夏晴嫌弃地说道。赵蓬莱说道:“村长,这边乱哄哄的,也不太安全,你还是先回去歇着吧。”夏晴忙补道:“诶,你云琇那看看,饭做好了没有,我们都要饿死了。”“哦!”李寸心又转往厨棚来,烟火的气味中,一股白色的热气从厨棚中飘出来,这热气有大米清甜的香气,还能隐约闻得到肉香。现在仓库所剩粮食不多,而小麦又还没到丰收的时候,已经不够支撑所有村民每顿都吃上米饭,主食已然从米饭变成了稀粥。每天这样多的体力劳作下,都吃稀粥,抗不了饿。所幸东湖水产丰富,开春以后捕捞,每每收获不小。云琇想了个法子,将那鲜鱼去皮剔骨,将那鱼连肉带刺剁成肉糜,和在粥里一起煮,稀粥不仅变得浓稠,而且变得极鲜,有了这肉糜,也能给众人提供更多能量。这肉糜粥煮起来可就比白米饭香多了,李寸心耸了耸鼻子,在棚子前头张望,“云琇,午饭还有多久好?”厨棚子里头忙活的人朝她看了一眼,叫道:“村长。”云琇从砧板上抬起头来,笑道:“你饿了?来,你过来。”李寸心走进厨棚里边,只见云琇在砧板上切的是一只只咸鸭蛋,青白的鸭蛋被切成一瓣瓣,蛋白雪白、蛋黄油红。云琇将切好的摆了盘,塞了一只顶上剥了一圈壳的咸鸭蛋给她。那剥了壳的地方已经被筷子戳了个洞,应该是云琇用来看鸭蛋蒸熟了没有用的。村子之前一只没捉到鸭子,新村民带来以后才有了这鸭蛋,云琇老早之前就想腌鸭蛋了,咸鸭蛋能保存更久,而且这粥和咸鸭蛋,那真是黄金搭档。周浣把鸭养起来后,收获了第一批鸭蛋,云琇就迫不及待洗好了罐子,用盐水和面也似和好了黄泥,给鸭蛋一个个裹了个掩饰,封进了坛子里,这做来也十分容易。李寸心用筷子把里头的黄戳开,没想一戳,一股红油冒出来,鸭子养得好,散养的时候自己在池塘里捉虫吃虾,伙食比他们还好,这鸭蛋油脂就多。李寸心情不自禁咽了口口水,尝了口蛋黄,蛋黄油润,生津开胃。“怎么样?”“嗯!”有这个,不知道能下几碗白粥。李寸心说道:“等柏玉他们下次出去,可以给他们准备一些带上。”云琇好笑,“人都还没回来呢,你都惦记上下次出去了?”李寸心一怔,说道:“那他们探索队的人在外边辛苦嘛,风餐露宿的,吃不上什么好东西……”“我懂,我懂。”“……”第100章 不久, 村子里新修的三间仓库就竣工了,坐北朝南,干爽通风, 两间半地窖形制,一间普通仓库, 可以储粮, 也可以存放杂物, 仓库外头还建了一圈围墙。或许是赵蓬莱全鹅宴的许诺让被春日风吹软了四肢的村民们又有了干劲, 仓库完工的时间比预算的时间提早了七八日,赶在小麦的收割日子前腾出了手来。但直到下地割小麦前一天,工地上的活都不会停。施工地上没有空档期, 仓库修建完了,还有住房民屋等着。筹划的时候, 赵蓬莱和杨太楠是一起工作、一起商议, 等到工程实施,两人却是分开了做事, 各自监管一处建筑工程,以便合理利用人力,加快进度。李寸心在工地前张望,午饭刚过, 原本是休息的时候,工地上已经有人开始了工作。“怎么不歇着?”“村长?!”那人不好意思地笑笑, “活动一下,消消食。您过来有什么事么?”李寸心目光寻找着什么,“我找杨太楠。”“哦, 他在后头呢。”那人回转了头, 便扯着嗓子喊道:“杨哥!村长找你!”没一会儿, 杨太楠从后头小跑着向前来,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上落了不少灰尘,目光茫然地看向李寸心,“怎么了?”他的声音有点慌乱,似乎以为出了什么事情。也不怪他这么想,李寸心就没有这样特地到工地上来找过他。“我找你有点事。”李寸心向工地上左右看了看,问道:“你不忙吧?”杨太楠摇了摇头,“不忙。”“那你跟我来一趟。”杨太楠站在原地愣了一会儿,抬脚跟上了李寸心,他心里想,是什么事?难道是要谈谈村子里的问题?可眼看着村长的屋子越来越近,越来越近,李寸心最终却越了过去,没有回家的意思。杨太楠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病房那边,钱榆那里出了事?可李寸心带他穿过道路,路过病房时,他远远地瞧见钱榆好端端在病房外头炮制中药。那这是要去哪?要谈什么?一路上李寸心什么也没说,杨太楠也没开口问,他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不问上一问,可能是一种回避,对他心里所预感的难题的回避。渐渐的,两人远离了村民们的房屋,杨太楠看着着条通往村东水田的路,脸色发青,胃部开始痉挛,难道是田里……他停住步子,声音有些颤抖,“村长……”李寸心回头看了他一眼,笑了笑,“不要紧,跟我来。”头顶杨树的叶子在风里发出纸张摩擦时的声响,李寸心拍了拍树干,自顾自地说,“老杨树啊,这在我老家那边最常见了。”通往农田的路已经被村民们踩出一条土路,土路边上一片婆婆丁里头冒出几只蒲公英来,婆婆丁尽头是一从蜈蚣草,夹杂着一些弯垂的狗尾巴。村东农田最外头的几亩农田种的并不是水稻,而是新村民带来的玉米,玉米对土壤要求不够,也不似水稻那样耗水。那玉米已经抽穗,刚种下去的玉米贴着地,现在玉米茎干长的快有人高,叶片长厚。李寸心拉过一片叶子瞧了瞧,叶子边缘上发黄,她躬身在地上抓了把土搓着,目光顺着田垄往远处看,土壤疏松,被她搓得散成细小的碎块飞沙从指缝里飞走。李寸心转身上了岸,拍了拍手上的土,说道:“这苞谷长得还行,已经抽穗了,就是得追点肥了。走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