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页(1 / 1)

('一个月后,噶尔丹派出使者献上无数奇珍异宝,与裕亲王福全谈和之后,大军彻底撤出漠北喀尔喀三部,清军也退回长城以南。五万大军留下来特训,五万回到京城。又一个月后,有小股的骑兵假装沙匪于西南边境作乱,但用不了几天就被训练有成的清军消灭。这样的事情发生的不止一桩,但无一例外,这些假沙匪、真噶尔丹散兵,全都有来无回。因此噶尔丹很是安份了一段时间,不再往东边来。但也不是真安份,他不再滋扰大清边境,却直接从准噶尔部开始,往其他三个方向扩张领土。与此同时,在漠北驻扎特训的清军,也没闲着,帮助雅克萨地区的彭春和萨布素将军,不费吹灰之力地打赢了史上有名的‘雅克萨之战’,令罗刹军毫无还手之力!罗刹国大败,意欲派来使者,与大清议定边界。胤祉还记得学过的历史书,记得这是大清签的第一条国际条约《尼布楚条约》。几百年后大清签订了太多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让人误以为这也是一条不平等的,甚至让汗阿玛康熙皇帝背上骂名。但胤祉从汗阿玛口中知道,古往今来,那一片广袤的土地由于资源匮乏、没有城池,从来没有明确划分‘国界线’。此次就是去明确划分的,至于后世以为割让过去的尼布楚和贝加尔湖等地,一直在漠北蒙古手里呢,漠北蒙古又是大清的藩属国。所以康熙皇帝开创了割让领土先河的说法,简直就是无稽之谈!胤祉闹明白这些后,心情非常好。还主动说,想去见证一下这‘历史’。结果还是被汗阿玛以年纪太小否决了,况且据说由于路途太远,且沿途人烟稀少、缺少补给,罗刹的使臣赶路(绕路)可能要赶大半年。胤祉:“……”这么远,他们和边境军队是如何沟通的呢?答案是鹰。胤祉:“……”老鹰也不容易啊!……胤祉在京城的生意发展得很顺利,下半年,他还跟汗阿玛请假了一个月,去东昌和苏州视察生意。结果他一去去了两个多月才回来,康熙怀疑他就是去游山玩水了。胤祉指着他带回来的一批最新技术的纺织机械,还有从天津港运回来的一船又一船的进口棉花,大喊冤枉。“汗阿玛,我这都是、为了谁?!”“为了谁?”康熙差点给他一个白眼。“为了汗阿玛啊!”家人面前,胤祉说话越来越利索了,只要不是太激动,都很少结巴了。“您看冬天来了,您要犒赏优秀士兵吧?您要发津贴吧?这不就都有了?”康熙:“哦,都是给朕的?”胤祉:“是啊!还有啊,我在京城办纺织厂,优先招募军属,这简直就是‘一人当兵、全家收益’!您说从今往后,还有谁不愿从军、不愿保家卫国?”胤祉说得慷慨激昂,康熙用一句话让他闭嘴了。康熙:“给朕,不用钱?”胤祉:“。”想得美!第179章 康熙当然也只是逗逗胤祉,他怎么可能拿亲生儿子的劳动成果,去便宜其他人呢?只是为了看胤祉气鼓鼓的样子罢了,这孩子气的表情才可爱嘛。逗完孩子,他不但让户部给了钱,还给得比胤祉定价的要高一倍。“谢谢汗阿玛!”胤祉一脸感动。康熙却看着他这实诚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这样做生意,是怎么做到不亏本的?”康熙真心疑惑。倒不是说他搞什么内幕便宜胤祉,而是胤祉给出的价,实在是太低了!就说一匹三十尺(约十米)的细棉布,寻常作价,在京城是八百文至一千文不等,在其他州府上最少也不会少于六百文。但是胤祉一匹细棉布,只卖给军方二百文!康熙给他提到了四百文,还比最便宜的,便宜上二百文呢。胤祉给他解释:“那是因为我成本也低。”其一,他进口的棉花因为有朝廷的扶持,关税特别低,价格比大清境内便宜了太多!其次,他的人工和材料成本也很低。以往的棉布都是人工纺织的,生产力低。手艺最好的工人,也要十天才能出一匹布,再加上纺纱的时间,就更长了。但胤祉扩大生产规模后的纺织厂,各种工人二百名,一天就能产出五百匹布!胤祉说出这些,康熙却觉得他更实诚了,很多时候,一样东西的价格,都不是按成本决定的。何况他的布匹算得上奇货可居,料子比市面上任何的布匹都要好上几番。如果让康熙定价,即使他不是什么奸商,也应该定价在一两银子以上。“汗阿玛,那是我对你好,好吧?不是你说的,想要百姓康宁、天下熙盛?这价格呢,就说是你定的,因为你爱民如子啊。”康熙心里感动,亲昵地揉揉他的发顶,“乖孩子。”真是个实诚的傻孩子。康熙看着他,有时候甚至会想,自己上辈子定是功德圆满,此生才能得子如此。“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汗阿玛。”胤祉对他如此好,康熙自然是胤祉需要什么便利,都二话不说地应下来了。很快,户部尚书科尔坤就和胤祉的人签了契书,付了订金。胤祉运了一部分棉布回京,还有更多的布匹在苏州仓库,之后的运输也无需胤祉的人负责,官府自会派人前去取货。科尔坤打听到胤祉苏州仓库还有多少布匹后,整个人都有些恍惚了。宫里偶遇,科尔坤好奇地问:“三爷,剩下那么多布匹,是要卖给洋人吗?”这两年户部收到那么多商税,他自然也有关注到,胤祉的生意的大头,都是赚洋商的。胤祉却摇了摇头。胤祉的棉布已经被洋人惦记了一年了,但他未曾松口,都只供给军方。即使这样,进口棉花的供应却从来没有短缺过。玻璃和香皂的配方捏在手里,棉花的贸易能为洋商换来更多优先采购权等便利,洋商何乐而不为?当然也不是没有洋人试图偷窃过配方,但胤祉给的待遇太好了,还每旬都要给员工们上思想品德课和爱国课,目前为止都把技术保密得很好。至于大清人就更不敢偷窃配方了,因为官府一旦发现,是要治罪的——这是‘涧中鱼’申请过专利的,作为纳税大户,官府会给予便利。再者,大清一向没什么需要进口的东西,如今发现棉花竟然能赚大清人的钱,有些洋商还巴不得多运些棉花过来呢!如此‘只进不出’,连科尔坤也觉得他在纺织生意上会血亏。“我会先卖给穷人。”他只是简单说了一下,没有解释的意思,主要是……这人谁?怎么路上拦住人就问,没头没尾的? ', ' ')

最新小说: 流放 主攻沙雕甜宠短篇合集 从春秋战国被人认为是天神开始 社恐美人强嫁恶霸后[七零] 劣质香烟 娇养太子妃 咬痕(abo) 純愛 歧途(NPH,姐弟骨) 品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