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掌考核武职官员之选补、升调、承袭、封赠,叙功、核过、抚恤、军旅,考察、巡防,兵籍、军器,武科考试,全国马政及驿传,并管理关禁与海禁等等诸般事项。郦君玉上任,日日早出晚归,一心扑在都堂之中,直用了月余,才将部中的日常事务,僚属司职,大体理顺清楚,期间亏得有老于事故的岳父梁丞相悉心指点提携,他才没有搞得手忙脚乱,晕头转向。此时方知,高官厚禄,富贵逼人都不是白与的,与之相对的是殚精竭虑,劳神费心。特别是自己这种因为机遇好,一步就直接登上高位的人,因缺了数年升迁历练的经验,更是觉得肩上责任重大,需要兢兢业业,遇事三思而后行,不敢稍有差池之处。否则自己的一言不慎,一行不周就要有损朝廷社稷,万死难辞其咎啊。因此对梁丞相感激之极,诚心诚意的听他教导。梁丞相对自己这小女婿也是越来越满意,常常劝他也不必太紧张,凡事按照规矩来,不懂的宁可先放一放,以稳为主,你刚上任,不必急于表现,做事先要但求无过,日后慢慢顺手了,再图发展不迟。万事求稳的郦尚书,在任上干了数月之后,就遇到了任职以来,最棘手的一件事。辽东总兵急报,边疆战事吃紧,朝鲜国统兵元帅乌必凯,自从皇甫老将军降了之后,越战越勇,前月在阵前一举击毙了大元后来派去增援的统军主帅,大胜一场。辽东总兵带残军顽抗坚挺许久,现如今已至严冬,河封冰冻,双方暂且罢斗,各自退兵休整,只等来年开春再战,所以叩请朝廷尽快再选贤能,领兵御敌。递送急报的铺兵日夜兼程,风尘仆仆地将告急文书送到兵部衙内时正是晚间,郦君玉因查看本部内历年积累下来的公文,还没有回府,正好收到急报。打开来一看,不禁眉头深锁,边关告急,牵涉到社稷安危,绝非等闲事体,收拾一下连忙回家。到了相府,顾不得入内看望夫人,更衣用饭,先去老岳丈的书房商议此事。梁丞相听说边关大败,也是叹气,“兹事体大,你兵部做不了主的,明日早朝,奏请圣上定夺吧。”郦君玉道,“小婿知道,只是此事和兵部牵涉最大,万岁明早听到消息,肯定会要众朝臣献计献策,若是问到兵部的头上,小婿这里也应该准备一二对策,为陛下分忧才是。所以才大晚上的来请教岳父大人。”梁丞相捻须沉吟一会儿,反问道,“那贤婿现在可有什么想法没有?”郦君玉斟酌着答道,“依小婿看来,兵勇不成问题,今年年景甚好,各地的赋税都没有拖欠的,粮饷充足,我们只要依旧例奏请陛下下旨去各地征兵就是。如今的大问题在于统兵之人,小婿我对朝中的武将不熟,不知何人可担此重任。”梁丞相道,“老夫的心中倒是有个人选,邓小将军,你可知道其人?”郦君玉想一想道,“我记得好像是以前皇甫老将军麾下重将,早年随着皇甫老将军三年戍边时立下不少战功,后来皇甫将军得胜回朝,又被调派为云南都督,邓将军累积战功升为四品宣威将军,留在了京中,只是这些年都默默无闻,无甚建树了。”梁丞相道,“不错,正是此人,不过你说他一直无甚建树,老夫反倒觉得是他的明智之处,那些年没有什么战事,他一介武将,在朝中又无人脉根基,正应该这般律己严谨,韬光养晦才是。相较之下,他那个老上司皇甫亭山在这方面还不及他,一味刚勇,以至招来灭门之祸,晚节不保,可惜,可叹啊!”郦君玉微微睁大眼睛,试探问道,“招来祸事?那岳父大人也觉得皇甫老将军投敌之事另有隐情了?”梁丞相点头,“贤婿,咱们自家人关起门来说的话,老夫我就有什么都直说,也教你一个乖,万事莫看表面,多绕两个弯想想总是没错的。皇甫将军一直忠心耿耿,他又有一家老小在朝内牵绊,再怎样都是战死沙场的可能大,投敌的可能小。而且他去出征,是刘国丈举荐的,那时他俩家为着儿女亲事很有些龌龊,刘国丈怎会无故荐他?后来一应军需供给,军报传递也都是刘国丈的门生弟子在把持,内中有问题是十之八九的事情了。”郦君玉叹息,“小人难防啊,这些人竟敢拿家国大事做自己泄愤报私仇之用,实在是该死了!”慨叹一番,知道这些都是翁婿二人的臆测,没有真凭实据,自然不能把刘家怎么样,还是言归正传,商定明日早朝看看形势,若是没有其他人能献妙策,就举荐邓将军领兵出征。第二日一早,郦君玉将边关急报奏上,果然陛下震怒,命众朝臣立时拟定一个对策出来,一时间大家七嘴八舌,有两个稳重有识之士,与梁丞相想到了一处,和兵部尚书郦君玉一同举荐了宣威将军邓雪融。主帅定了下来,副将又颇费周折,朝中年轻一辈的武将还真不多,翻检半天挑不出人来,最后还是成宗皇帝自己拿了主意,发皇榜,开武科,选贤纳才,广招天下英豪来为国效力。第21章 微服出游(上)开武试恩科和开文试恩科一样,几年一科都是有惯例的,此次虽说是因为边关战事吃紧,这才加开一科,可也要算是皇恩浩荡才是,让众武人们多了一次求得功名的机会。招募兵勇,开武科取试,这都是兵部所辖该管之事,郦君玉自此便大忙特忙起来,差一点要手脚并用,日日早出晚归都不行了,干脆在兵部都堂内设了一处暂住的地方,带着荣发,赶不及回府时,就在衙门里凑合睡一晚。搞得夫人苏映雪忧心不已,说道你一个深闺小姐,日日抛头露面已是十分不该,这还在外居住,如何得了?郦君玉实在无暇和她多解释,只得胡乱打岔,“娘子啊,为夫知道你独守空闺,十分寂寞,心甚痛之,只是边疆吃紧,我等臣子理应为君分忧,不得不如此啊,娘子莫怪,莫怪!”说完抽身就跑。气得映雪在后面怒斥,“在外面和一堆男人混得越来越不知礼仪廉耻了,什么混账话都敢说,你这以后可怎么办啊!”无奈之下只得早晚抓住荣发使劲叮咛,要她一定要照看好了,万万不可出任何差错。吓得荣发和郦君玉主仆同心,最近一段时间看见夫人苏映雪就要落荒而逃。家有内忧不说,朝堂上也不省心,最大的麻烦就是那个郦君玉要为之分忧的成宗陛下,陛下最近忽然看郦尚书有些不顺眼,有空就要揪到跟前为难一番。说起来,这不顺眼的起因还在太后身上。太后自从被郦君玉治好病后,就对这个无比玉雪漂亮的小尚书很感兴趣,偶尔就会借诊平安脉之名,宣他进宫来说说话。郦君玉不敢怠慢,打起精神,每回都细细的和太后说一段医书上的养生之道,他讲的这些其实都是普通道理,一般行医的人都知道,只是太后没事不会去和御医聊天,御医们也不敢在太后面前放肆,从来都是问什么才答什么,所以郦尚书说的话在太后听来十分中肯实在,不免就对他更加偏爱几分,经常要在皇帝面前夸奖一下其人的少年多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