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房还换了一个?没错,董苗把账房也安插了自己的人,毕竟这个位置很重要。之前的账房是魏祯的人,她这么多年打交道下来,对方是个什么脾性的人她可一清二楚。一开始她还没想着动账房。可是人家不老实啊,心里还八成不服气着呢。原因也很简单,当初都是魏祯手下的人,她是一个穷苦读书人,而原账房是魏祯的一个远房亲戚。一般师爷比账房的地位应该高一些的,但是人家看不上她啊,对她的态度一直不怎么样。你要说原账房对魏祯多么忠心,也不尽然,魏祯贪,账房自然也能跟着喝点汤。魏祯一死,她上位之后,那不得变变?呵,想对她使绊子?行啊,她董苗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她认不清自己,以为还是曾经呢,那就哪来儿的回哪儿去吧。她虽然手上能用的人不多,也不至于一两个没有吧?她宁愿找个对她忠心耿耿,哪怕手上活计不熟练,还需要历练的人。也不愿意手下的人是个老油条,哪怕手里的活儿干的利索熟练。但是人家跟你不是一条心。不弄走,难道留着过年吗?第119章 大一号董苗进了正堂后,视线瞟了一圈后自然的收回,走向主位坐下。账房跟师爷坐在她下端。她这次没有端架子,也没有打官腔,语气平常,像是闲聊一样的关心着各村的收成跟人口。又嘱咐了句下个月就是年节了,需要注意保暖,然后关注下村里的房屋跟路况。下雪后,村里的屋顶上要进行扫雪,防止倒塌,避免伤亡。这些话要是放在魏祯那儿,她肯定是不会说的。每个当官儿的自成一派,都不一样,风格自然也不同。然后让各村的里正说了下自村的情况,有无异常,人口跟土地方面这个月有何不同。等到一圈说完了之后,又跟大家开始闲聊了起来。说是闲聊,也是变相了解各村的情况。有的里正谨慎,也是当了多年的老狐狸,不会什么都说,嘴巴严实着呢,但也不乏有人觉着县令是体恤民情,自然什么都一股脑的说了出去,半真半假的说着。董苗全程微笑的听着,不做评价。师爷记录完了之后,账房直接发放各村里正的俸禄,然后登记好了让大家核对后按下手印。账房哪怕刚上任,但上手快。这活儿本就不难,就是整日与钱跟账本打交道,只要心细沉稳,不出错就成。速度哪怕不快,也不会让人觉得磨蹭,哪怕有部分里正心里觉得奇怪,怎么换人了?可是谁会傻了吧唧的问出来呢?总的来说中规中矩吧。等到这一切结束之后,也到了午时,吃饭的时间。师爷跟账房对着董苗点头后,躬身退下了。而董苗则是笑着带她们去后院准备好的席面上吃饭。说来也怪。上次饭局后,厨房管事找到师爷,师爷也是刚上任不久,虽然是小事,到底有些没底气,自然就告诉了董苗。这董苗才知道上次的席面吃的比较干净?上次一群人给她不停的换着敬酒,她顾着应酬,自然不会注意到这些。虽然心里有几分惊讶,但面上还是稳得住的,她也不差这点菜钱,温和的交待厨房这次分量准备的足些,菜式也多加几道,务必要让人吃饱吃好。冷妗妗跟龚云一直走在最后。吴春一路上想凑在董苗旁边,可惜一直没找到最好的位置,被排挤在旁边,只能郁闷的拉着一张脸,看着别人的“其乐融融”。冷妗妗不喜欢凑这种“热闹”,而龚云是放弃了,而且心宽,她觉得这样也好,老实本分的,大人对她印象不深,她过着不错,也不至于被人惦记着。前面的一群人热闹的聊着,后面的冷妗妗跟龚云也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很快就走到了饭桌处,董苗自然坐上了主位,她的左右两边自然是被一直围在她身边,靠的最近的两人抢到了。冷妗妗走在最后面,也是靠后入席的。她瞥了一眼桌上的菜式,眼底闪过一抹疑惑。是她记错了吗?这次的菜色多了倒能理解,盘子怎么好像也大了一个号?第120章 梅花香饼她自然也不会想到,她上次闲着无聊,不想干巴巴傻坐着,所以有一筷子没一筷子的,面前的几道菜差点光盘。等她们走后,小厮们把盘子收到厨房,厨房管事本是随意一瞥的,都被惊讶到了。以为是准备的菜色不够,这才报到了师爷那里,毕竟新官上任,手下的人一开始都摸不清大人的路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