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中国人,我为他的回答自豪。此视频一出,舆论开始逐渐向好发展。真正让舆论风向抖转的完整版视频,终于在三个小时后,也就是应如是手中的手机成功开机之后,被发布到了网上。与此同时,警方针对此次网络传播事件开展调查。@平安京溪: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言论自由,但言论后果不自由。-翌日上午,九点整,《盘古》上映第三天,主创团队在朝大400人礼堂举办新闻发布会。到了提问环节,现场的不少记者纷纷举起了手。工作人员拿着话筒,本来准备递给坐在第三排中间的一家媒体,没想到递过去的那一瞬间,被一只手截了过去。廖清杉往台下一看,又是那个记者。那个问他“是否乘着政策的东风,才敢做这样大胆投资”的记者。她画着精致的妆,长脸尖嘴,一脸的精明相。抢过话筒,便直入主题地问:“经过昨天那一事件,不少观众开始报复性消费,有人预计《盘古》票房将会比之前有更大的爆发性增长,可以说,这次的突发事件反倒让资方占了便宜,资本大获全胜,你什么心情?”要说廖清杉听到这个问题时,心里没有任何波动,那是不可能的。昨晚雨大路滑,再加上夜晚天黑,为了安全,廖清杉就和应如是在京郊睡了一晚,但发生了这么多事情,他根本没睡几个小时,就要起床,开车往市中心赶。他风尘仆仆地从京郊赶来,最先听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是人,都难免有些寒心。他腹背受敌的一天,惊心动魄;他命悬一线的梦想,差点夭折。但第一个拿到提问资格的人,问的竟然是这样一个冰冷的问题。不过,廖清杉也没太外露情绪,伸手去拿话筒,正准备回答。结果,这个话筒,也被一双手截住了。是年又青。他实在是看不过去,拿过话筒,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位记者,替廖清杉回答了这个问题。当然,回答的语气是毫不客气:“有这么大的便宜,你当初怎么不来占?”“看你这眼红劲儿,心眼应该也不大,这么大的便宜,你怎么不来占呢?”“有人捆着你的手了,还是有人绑着你的脚了?”“你当初如果站在我面前,跟我说要给《盘古》投钱,你看谁会拦着你?”他咄咄逼人,又条条有理,整个礼堂瞬间陷入一片安静,那位记者也面露难堪。年又青才没工夫去看她的微表情,把目光投向现场的其他媒体,对着镜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啊,不要觉得资本成功了,资本就占了多大的便宜。”“身为观众,你们需要鉴别和抵制的资本,永远是那些用‘劣币驱逐良币’的投资人。”“而不是这些冒着投资失败的风险、为一个好作品、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踏踏实实添砖加瓦的人。”说着,似乎觉得不够痛快,年又青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指着廖清杉说:“像他这样的投资人,我希望他赚得盆满钵满!”“我希望他投出去的每一分钱都能获得N倍的回报!”“只有做到这样的良性循环,包括国漫在内的所有文化产品,才能迎来真正的繁盛!”-多么相像。一代又一代的人,是多么相像。一代又一代的守护和传承,是多么相像。七年前,那场文化交流活动上,一位观众以一种想看中国人出丑的心态,极为不屑地问了廖清杉一个问题:“那中国当时又在干什么呢?裹小脚呢,还是缠小脑呢?”话里的讥讽和奚落,着实令人气愤。廖清杉听到这个问题,确实是怔了一瞬。实话说,他那年也不过二十岁,正是年少气盛的年纪,所以,在听到挑衅的那一刻,他连拳头都准备好了。但最后,他还是将拳头和眉头都舒展开来,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冷静地说:“今天的讲述者,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母语环境中长大。我们今天聚在这里,秉着和平、开放、包容的心态,举办了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为的是增进理解,取长补短,以史为鉴,展望明天。”“你非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何居心?”廖清杉看着提问者,目光不惧、不怯、不躲。“你不就是想让我承认我们曾经有过的积弱积贫,想让我承认那一段受尽冷眼和挨打的屈辱历史,最后让我难堪。那我告诉你,中国人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历史,那一段落后的历史,连同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反思,全部都白纸黑字地,印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这份坦荡,试问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