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素理了理思绪,有条不紊地接着道:“康王对皇上说,他已有正妃,若熙明帝姬愿为侧妃,他便应了。”“那越国使臣就赞了一番康王的情深意重,表示百里三皇子已经去信将此事呈明了圣人,熙明帝姬觉得康王乃重信重情重诺之人,愿意为侧妃。”她的语气没有一丝起伏,也没有丝毫的感情,仅仅只是陈述而已。凤阳放下了茶盅,淡淡道:“很好。”顾燕飞信手把玩着一朵被凤阳剪落的牡丹花,转了转,层层叠叠的花瓣微微轻颤,娇艳欲滴。她笑了,眸光璀璨。的确很好。康王应下两国联姻的事在短短半天内传遍了整个京城,这个消息令整个京城都震了一震,也让那些世家松了一口气。这实在是一个让他们喜出望外的好消息。当天傍晚,袁哲、王康尹、裴文睿等人齐聚于萧首辅的府邸,一个个神采焕发。“康王这一次总算是听了吾等的谏言。”坐于上首的萧首辅拈须叹道,眉眼间难掩几分自得之色,一副欣慰的样子。王康尹等其他人纷纷点头,笑容满面,萦绕在心头一个月的阴霾此时一扫而空。厅内的气氛一松。之前康王不顾他们的反对,拼着与他们决裂,也要娶李云嫆,这件事让所有的世家都憋着一口气,但又不想对康王低头。没想到时隔一个多月康王居然还是服软了。户部尚书王康尹轻一振袖,委婉地说道:“康王心里还是知道大局为重的……留给他的日子可不多了。”“是啊。”另一人意味深长地叹道。众人彼此交换着默契的眼神。康王怕是终于知道慌了吧。待四月十五皇陵祭祀后,皇帝就要正式为大皇子举办太子册立大典,届时大皇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了。皇太子,乃国之储君,也是国之根本,无故不可废除。当初先帝登基后,群臣就请先帝按照太祖遗诏封今上为太子,先帝拖了几年,但终究也不敢违背太祖的遗诏,心不甘情不愿地下旨立了储君。这件事成为先帝此后十几年最大的憾事,先帝直到驾崩都没有找到机会废了今上这个太子。若是等今上正式立下储君,康王想上位就难如登天了,除非皇帝与楚翊父子俩全都身亡,那么下一个皇位继承人才有可能再落到康王身上。时间无几了。“这还是多亏了首辅苦言相劝,”一袭天青色直裰的袁哲优雅地抚了抚衣袖,含笑道,“才能劝得康王回心转意!”第346章“贤侄过奖,也是康王肯纳谏,他自己想明白了。”萧首辅文质彬彬地一笑,心里也觉得多亏了他软硬兼施的规劝。他端起茶盅,看着茶水中沉沉浮浮的茶叶,嗅了嗅茶香,思绪不由回到了那一日。那日他得了风寒,告病在家休养,康王亲自登门探望。当时萧首辅便知道,康王定是来向自己以及世家低头示好的。康王既然迈出了这至关重要的一步,萧首辅也就顺势给康王递了台阶,好言相劝了一番,以史鉴今,从世家经历几朝长盛不衰,辉煌不断,说到王朝交替的血雨腥风,说到前朝那些夺嫡失败的皇室子弟的凄惨下场。世家与皇家在最近五六百年间一直在以各种形式博弈着,世家不至于在皇权更替中灭亡,可康王一旦落败,下场不是死,就是幽禁。萧首辅当时就问了康王:“王爷,您真的甘愿任人摆布您的命运吗?”当下康王沉默了许久,最后他只避而不答地叮嘱萧首辅好好休养,说朝堂还要仰赖他这个首辅云云。从那寥寥数语,萧首辅已经敏锐地注意到康王果然是动摇了。他们冷了康王那么久,终究是没白费。萧首辅唇角的笑意更深,又客套地补了一句:“也亏得贤侄从中与康王周旋了。”“哪里。”袁哲微微一笑,满面谦和的笑容,敬老尊贤的姿态摆得是恰当好处。裴文睿与王康尹交换了一下眼神。在场众人中,袁哲是年纪最轻的一个,代表袁家出现在这里。袁家是太后的母家,康王的舅家,与其他世家所处的位置又不同,是世家与康王之间的桥梁。可想而知,康王一旦上位,获利最大的自然会是袁家,袁家天然会站在康王那边。裴文睿低低地叹了口气,用手指揉了揉双眼之间的鼻梁,慢吞吞地说道:“年轻人总要摔个跟头,才知道厉害。”他没指名道姓,也没说“年轻人”指的是楚祐,亦或者袁哲。厅内的好几人心照不宣地笑了,优雅地品着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