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千人能敌过王家两千兵将的话,是有活路的,但是……如果不能策反百姓,那无数百姓加上王家的两千兵将,场面就会十分棘手。明棠听出凌寒寻的言下之意,反握住掌心里的手。“如果不成,你可以逃出去的,你能逃,你武功很好。”这话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都没开口。但是现在事到临头,他还是说出来了。凌寒寻没有回话,就像方才在膳厅,他说要保护他,他也没搭话那样。两人都知道,自己不可能留下对方独自逃走。所以说出来也只是让彼此能稍稍安心些而已。明棠身后是驯风城,是康达族长,是月氏万民,是水坎城,是满腔热血的岳维山和张阿满,是两袖清风的沈员外,是阮家兄弟,是无数个等待被解救的北安百姓。凌寒寻肩上,扛着狼族几代人的期望,是饱受压迫的异族百姓对强权的不满和反抗。此时此刻。两人心底都扛着巨大的压力,掺杂担忧思虑,无数情绪交织在一起。最终汇聚在两人紧握的手里,不分你我。共同承担即将面临的惊险磨难,即便动辄就是万劫不复。但明棠不怕,他知道,他的漂亮姐姐也不怕。像是两个行走在悬崖边际的人,只要身边站着对方,任由寒风凛冽,水深火热。只要有彼此相伴,便可无所无惧!——马车一路抵达城门。场面是明棠从没想过的壮观!刚才一路追随马车的百姓,比起聚集在城门和城楼上的人,还不足半数。衣衫色彩各异的百姓们,或坐或站。抱着孩子的大娘和手里拎着锄头的农夫。手持刀戟的护城兵将和扛着锄头铁锹的百姓。全都面向缓缓行驶来的马车。方才还喧闹的人群,到了这里,全都不知缘由的缄默了。万人聚集的城门前,安静的仿佛是一座死城。明棠只能听见他坐着的马车轱辘声响,以及周围’啪嗒啪嗒‘的马蹄声。他把马车帘子彻底撩开,顶着头皮发麻的压力,目光平静的看着外面一张张数不清的面庞。上万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这辆马车上,都在打量马车里的人。马车里的少年,目光没有丝毫惧意,只是掌心汗湿的黏腻,能暴露出他此刻的心绪。宽大衣袖下,凌寒寻目不斜视的捏了捏身边人的手。……一个是欺压他们许久的狗官,一个是臭名昭著的秋督使。百姓们要如何选择?帮谁或者不帮谁,他们都像是能被人随意践踏的野草。即便他们只想要平静的活下去,却在这个时候,也要被高位人逼着站位。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百姓聚众为民心,民心如灯火。数万盏灯火汇聚在一起,足以照亮一片广阔的大地。这群勤劳朴实的百姓们,此刻心里的想法,不外乎有三类。第一类。被狗官欺压也不是一两天了,没必要为了一个随时会离开的世子,得罪狗官,日子忍一忍总会过去的,反正都习惯了。第二类。狗官曾让我家破人亡,痛苦不堪,哪怕拼了一身命去,也要杀死这个人出一口恶气,更何况现在有皇城里的世子撑腰,该把握机会,一举杀了狗官!第三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跟着凑个热闹就行了,最后谁赢了再站出去拥护。……在这三类中,最后一类占大多数,剩下的百姓们几乎平分为二,归于前面的两类。眼下这个形势,明棠心里跟明镜儿一样。——马车终于再也不能前进分毫了,白马的鼻息热乎乎的喷洒在还沾着泥土的锄头上。不能再前进一步。明棠放开凌寒寻的手,稳了稳心神,从马车里弯腰出来。他居高临下的站在马车上,目光扫过眼前一张张面孔。直到后面的王江海他们,笑呵呵的骑马追上来。王江海整理着膝盖被风掀起了些的褐色外袍,脸上的肥肉连带胡须一起抖动。“世子啊,下官都说了叫您在艮山城里多留几天,您怎么就是不听呢。”“呵。”明棠冷笑一声,侧身看向骑在黑马上的人,“真是劳烦王大人挂心了。”第230章 (加更)他们都低估了艮山城百姓的怨气王江海面带微笑,看着被人群堵到水泄不通的城门,眼里闪过得意。他正要说话,就听马车上站着的人,又开口了。“只是……”明棠目光阴沉了些,“本世子今日定要出城,你能奈我何?”王江海丝毫不惧,脸上的阴狠毒笑藏都不藏,一拱手:“我王某人不敢得罪世子,但世子若一定要走,为着世子的贵体着想……你也是当真走不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