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开发银行总办朱其琛夹着公文包,带着满肚子的心盛京将军行营李焘的办公室外,听到里面几个人爽朗的笑声,立时明白大帅和他的兄弟们难得地聚在一起了。
他犹豫了片刻,正打算转身去汪声玲的办公室,门口的大帅亲卫梁黑虎却扯着嗓子吼道:“朱总办到!”
唉,打扰人家兄弟们的聚会,罪过,罪过!
.:.拉了朱其琛的手入内。
“请坐,重宇兄。”李招呼了朱其琛一句,又转头对叶长生道:“镇东营事件得到这样的结果,实是出乎意料之外,从昨天接到电报到现在,我都恍恍惚惚地觉得老天爷真的丢馅饼儿砸我脑门子上了,哈哈!”
朱其琛见李焘、叶长生一惯板着的军人脸上都是淡淡的微笑,所谈之事也颇为轻松,立时放下“罪过”的包袱,打开公文包拿出一叠文件道:“大帅,这是辽西开发银行上月的报表和本月的工作计划,总体来看,资金筹募、周转运作相当顺利……”
李焘颇惊讶地看了朱其琛一眼,抬手道:“哎,重宇兄,此事由汪总办负责……”他话没说完,眼见朱其琛神情有些尴尬,心里一动,定是朱其琛借这个事儿的由头要说别的事儿吧?忙转口道:“这里都是自己人,重宇兄有事直说就行。”
朱其琛看了看其他人,心想自己确实有些莽撞了。这事儿本应该先找叶参谋官说过以后。再捅到大帅面前的。不过事已至此,只能直说了。
“大帅,其琛北上投军时。在上海吴淞码头结识东渡日本求学军事的朋友。他现已通过日本国陆军士官学校地考试,即将入学,想通过盛京将军府地门路,谋个官费生的待遇。”
日本士官学校,官费生。满脑子都是东北战略架构、建军、发展经济、朝廷权力斗争的李焘实在没有多少时间来想这个问题。
“可以,完全可以补官费!不过我有个条件。毕业后必须要到武毅新军中服务。”
朱其琛见事情如此轻松地就办妥当了,不由笑道:“要他去别地军,他还不肯呢!如今学军事的,谁不指望着进武毅新军呢?”
李焘抬手捶捶自己的额头道:“也是,这个条件可就白提了,盛京将军衙门有些吃亏呢!那就换个条件吧?噢,对了!重宇兄,能够劳动您的大驾推荐说情的。必非常人呐!可否见告您这位朋友的高姓大名?”
朱其琛也是一脸恍然地模样,连声道:“大帅见谅,其琛实在不惯于此道,心里一紧张。连他的名字都忘记报上了。他姓蔡名寅,湖广人氏。”
李焘搜肠刮肚地想了想。历史上这个姓蔡恐怕是籍籍无名之辈吧?可惜他不是蔡大将军!要是蔡锷能来,老子还不手把手地调教出一员大将来?!
朱其琛见李焘明显再打肚皮官司,生怕这位大帅反悔,忙道:“这位蔡兄是梁启超先生的学生,庚子国变刚起,就投笔从戎,近日改名为……”
你娘的朱其琛竟敢耍老子!?
李焘忍住大笑大骂的冲动,板着脸道:“噢,目前盛京陆军军官学校已经正式开课,不如请这位蔡锷回国学习如何?当然,我能保证他来锦州会比在日本学到的更多!”
朱其琛诧异地看了看李焘认真的神情,心道:莫不是盛京将军大人不想给蔡锷补官费、出现大洋吧?看来,大帅是真的反悔了!
“大帅?!”
叶长生察言观色,知道两人之间地沟通出了问题。朱其琛是来求补官费陆士生的,李焘却是要人家回国学习,这么一来不产生误会才是怪事哩!他忙笑着插话道:“朱总办,长生也觉得如果这位蔡锷确实是可栽培之人,那放到日本不如拉回锦州。您不是军人,可能不理解我武毅新军连战连捷的窍要,但是您可以看到,日本第五师团不是败在我们手里了吗?他留在日本学成归国,还得经过重新培养才能当大用!”
盛京官校?日本陆士?
此时,朱其琛不知道自己是否应当为只有一面之缘却书信不断的朋友抉择?
高连山见朱其琛犹豫地神色,颇不耐烦地吼道:“我说朱先生,你犹豫个屁啊!说白了,盛京官校现在是没名气,等老子的毕业生们进部队打上几仗后,这天下学军事地青年人得把老子的官校门槛踩断!想一想庚子六月间,那时的光翰如果要建武毅新军,我和云樵多半是不会理睬的,现在还不都是屁颠屁颠、马前马后地跑?你不用跟你那蔡什么的朋友说太多,就说一句话——咱盛京大帅是盛京官校的校长!”
李焘不动声色地端坐一旁,心思早就飞到了蔡锷身上。
随着历史的些许改变,李鸿章、聂士成、宋庆以及自己身边兄弟们的命运已经改变了,这一次改变的将是蔡锷!在不同的历史潮流中,他还是那位曾经无奈于中国现状的军事战略大家吗?!他和蒋百里、张孝准的命
混合在封建军阀割据和内战不休的大洪流中吗?他们按照历史轨迹来走吗?
肯定不会!
这些立志从军而学习军事的青年,已经具备了基础的素质,需要的是更新的军事专业教练和战略、战术思想熏陶,需要的是在原本就够新、够强的武毅新军中去实践,从而实现他们的国防之梦!无疑,盛京官校是目前他们最好的选择,无论对他们的人生会产生何种影响,这些影响都将是正面的、积极的!日本地环境比不上辽西地环境,身处异国哪里有身在武毅新军蓬勃的洪流之中更令他们振奋?何况。老子还要亲自提点他们呐!
看看自己的手下。能够拎出来独挡一面地大将实在不多!高连山已经逐渐成熟,在辽河之战中展露出相当的军事谋略,可用!叶长生有领导参谋部工作的统筹协调能力。可用!除此之外,段瑞军事思想比较保守,对武毅新军贯彻的新战法认识不太充分,需要进一步的磨合;吴佩能冲敢打、屡有奇谋,奈何军事底子比较差,还得回炉锻炼后才能担当大任;聂宪藩能够把后勤这个摊子理顺就谢天谢地。着实地为他四哥分了最重、最头疼的担子,去一线打仗拼杀?省了吧!范振仙打小仗不错,可要经营一场稍具规模地战役就不行了,还得培养培养在看;秦铁锤这个出身草莽的汉子勇武过人,能够忠实地执行既定的命令,只是文化素质不够,很难栽培成为战略上的干才……
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还得把目光投注到盛京官校的产生中去!
—
“光翰。光翰!”刘大印等朱其琛纳闷地走远了,才出声叫醒李焘道:“怎么了?太累?走神了?唉,你不是说政务、财务都交出去了嘛!?”
李焘回过神来才发现人家朱其琛已经告辞走人了。
“大哥,我没事儿。刚才想官校的问题想出了神。十五万主力大军,加上团练、游击军等部队。需要多少军官、多少统兵大将呐?朱重宇提起蔡锷,也就提起了这个事儿让我破费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