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黑山密信
“咣隆——咣隆”声响减慢了节奏,在钢制车轮和铁轨发出“嘎吱”的摩擦声后,随着锅炉释放蒸汽的“嘶嘶”声,一列从锦州而来的火车停在锦西车站的第二车道上。
宪兵司令部铁路巡查员沈从蘅中尉拎着一盏马灯钻出办事房,跳下月台,接着马灯的光线,踩着铁轨向刚刚停稳的火车走去。
中尉是郁闷的,在举国大建国防军的时节里,别的军官提拔速度飞快,而打着“沈夫人堂弟”旗号的沈从蘅中尉却仅仅拔高了一级,却从巡警军调到了宪兵司令部,成为督察铁路线的巡查员。这,还是他的好朋友罗照宪兵上尉帮了大忙。对此,罗照上尉不客气地说了一句让沈从蘅卵蛋生疼的话——咱们是国防军不假,可根子还是武毅新军、武毅军!哼,沈夫人的堂弟?如果你是聂夫人的堂弟,早就进官校参谋班,早就是少校甚至中校了!
看来,当初选择沈家这条线是错误的。
马灯的光线照射在遮掩结实的平板车上,沈从蘅顿时警惕起来。他左右看看,半夜三更的车站里除了几名铁路人员的影子外,并无他人。他将马灯放在枕木上,从兜里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刀,利索地割开绳索,掀起帆布一看——炮!一门口径最少有100mm的大炮,崭新的大炮!运往南方的大炮!
中尉重新捆扎好绳索,若无其事地提着马灯走向后面一节平板车,如法炮制下,他看到的结果也一般无二。再向后看,这个火车头拖着的全部都是这般一样的平板车!
最近一年来,随着锦州克虏伯炮厂投产,随着建军热潮的兴起,不时有满载军械的列车向南开去。可从没有象今天一样大规模的向南运送新式火炮。须知,中尉几个在主力师的军官朋友们都时常抱怨新式火炮配备不足。
看来,李焘并不打算加强他的东北军团,用于对俄作战了。显而易见的,凭东北辽西之一隅对抗强大的俄罗斯陆军,无异于螳臂当车!因此,这些火炮最有可能的用处是在新建的华北军团。嗯,这个情况必须尽快报告!
巡查员“检查”完毕,迈着颇标准的军人步伐回到办事房,一名少尉军官提着一个不大的藤筐站在门口,一见中尉就立正道:“沈从蘅中尉?”
“我是。”
“罗队长托我给您带了一些大凌河鱼干。请接收。”少尉有些刻板地说着,将藤筐举到沈从蘅的眼前,双脚后跟响亮地碰了一下。
沈从蘅笑了,接过藤筐问道:“兄弟贵姓?哪个单位的?”说着,他当着少尉的面打开藤筐,拿起最上面的一个纸包递给少尉,道:“辛苦了,你也来点?”
少尉赶紧双手推拒道:“职部黄山,新进辽西宪兵司令部,此次负责押车去天津。不敢,不敢,举手之劳而已。”
沈从蘅作色道:“拿着!都是铁路线上的兄弟,客气个啥?”
少尉做出很勉强却很感激的模样,收起那个纸包,还顺便向藤筐瞥了一眼。
中尉随口道:“不加水,不加煤,怎么停站了呢?”
少尉迷惑地摇头。
“呜——”南边传来悠长的汽笛声,一列火车行将进站,几乎于此同时,巡查员办事房里的电话响了。沈从蘅立即进房拿起电话,随手将藤筐放在一边后,喂了一声道:“宪兵司令部锦西铁路巡查站。”
“我是宪兵司令部,章武。沈从蘅中尉,锦西车站立即戒严,快!”
本能地,沈从蘅拉动了警报开关,顿时,驻扎在车站外的一个宪兵排在警铃声中跑步到月台,从南到北疏散开来,拉出一条警戒线。少尉排长随后就小跑着来到巡查员办事房报告。
“啥动静呢?”
沈从蘅迎着两名少尉好奇的目光,摆头道:“谁知道呢?眼看着火车都快进站了才通知,搞啥名堂?”
轰隆声中,一列火车从南边缓缓驶进车站,停在一号线上。同时,铁路人员扭亮了一盏绿灯。少尉黄山一个立正道:“我该走了,回见!”宪兵排长也跑向拉出警戒线的部队。
沈从蘅“嗯”了一声,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那列火车上。火车是从北京开来的,十二节车厢里都亮着灯,男女老少的旅客们挤满了一节节车厢。奇怪的,正对着月台的那节车厢却空空如也,好几个窗户都用白布窗帘遮着,让人看不清里面的虚实。
花车!中国人言道的花车,也就是专列车厢!难怪,难怪装运重要军事物资的火车都要让路了!那么,花车里究竟是谁呢?带着疑问,沈从蘅缓缓走向月台。
那节车厢的门忽然打开了,一名武装齐整、显得非常精悍的中尉军官探头朝月台上张望了一下,跳下车来,接着,一名上校军官出现了,就在车厢门口招手命令宪兵排长过去,小声地说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