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送到潼阳,昭国公府喜气洋洋。当夜,燕承结束酒宴回到后院,看到昭国公夫人——现在应该叫昭王妃了——和谢氏说着搬去京城的事。“这国公府住了二十年,处处都有回忆,乍然要搬,心里怪不舍的。”谢氏回道:“别说母亲,我才住了一年多,也觉得可惜。说到收拾行装,哪一样都想带走。”昭王妃笑起来:“倒也不必急着带,咱们京城也有府邸,东西都不缺的。若真的不舍得,到时候叫人慢慢送就是。”于是婆媳俩开始细数,哪些要带,哪些可以晚一点,还有哪些去了京城再置办……如此种种,听着细碎,却很温馨。燕承微微一笑,便不打扰她们,先行回去休息了。但他还没回院子,就被截住了。“世子,大名寺来人了,在外头等着。”大名寺,燕承知道代表着什么,不禁皱了皱眉:“今日太晚了,明日再说。”那仆妇忙道:“不是下人,是……主子来了。”燕承无奈地抹了把脸:“行吧,带她到青竹院。”第428章 命好青竹院在后门附近,昭国公府人口不多,这院子也闲置了多年。燕承到时,那里烛火幽微,柳贤妃披着斗篷坐在灯下,旁边站着柳熙儿。“阿承!”看到他过来,柳贤妃急忙起身,摘下斗篷。“姨母。”燕承唤了声,“有事叫人来传话便是,何故受累跑这一趟?”柳贤妃怜爱地看着他,柔声道:“姨母心里挂念,还是亲眼看着放心一些。”见她如此关切,燕承的语气缓了些:“我很好,姨母安心。”柳贤妃问他:“我听说你父亲已经进京了?”燕承点点头:“姨母今日不来,过两日我也会去找你。新帝已经登基,父亲进封昭王,我们一家要搬去京城了。”柳贤妃面露喜色:“那你呢?可封了世子?”得了肯定的回答,柳贤妃抚了抚胸口,说道:“你父亲果真重情重义。”随后又问,“董氏呢?没说什么吧?”燕承顿了顿,答道:“她没说什么,和娘子商量着搬家的事。”柳贤妃沉默片刻,回道:“她若真心对你好,姨母也就认了。”听她这么说,燕承舒了口气。他虽然认了柳贤妃,但没全信她的话。如今见她不生事,心里甚是满意。想了想,他许诺道:“姨母,你们回去也收拾收拾,我会着人安排,随后送你们进京。”柳贤妃神情复杂,叹息道:“去年好不容易逃出京城,万没料到还有回去的一日,可怜我柳氏一族,已经不剩什么人了……”说到这里,她低头拭泪。燕承温声安慰:“姨母不必忧心,我先前叫人寻访柳氏的族亲,如今已有消息了。到时候我会想法子洗脱罪名,你们就能光明正大地出现……”“不。”柳贤妃脱口而出。燕承蹙眉:“姨母?”柳贤妃露出一个微笑:“这件事不急,我毕竟身份尴尬……阿承,别怪姨母多心,只要一想起你母亲的遭遇,我就……”见她黯然神伤,燕承想到无缘相见的生身母亲,心中一软,应道:“好,姨母说不急就不急。”柳贤妃这才放下心中大石。甥姨二人说完,燕承叫人送她们回去。“姨母放心回去,这些日子少出门走动,有些事等去了京城不迟。”柳贤妃笑着应下:“知道了,时候不早,你也快去歇息吧。既要搬去京城,接下来事情多着呢!”“是。”看着她们上了车,马车慢慢驶离后门,燕承吐出一口气,转身回去。谢氏正在列单子,看到他回来,笑道:“夫君回来了?快来帮我看看,有没有漏了东西。”“这是什么?”燕承接过单子。“我们的行李啊!时间太赶了,只能捡要紧的带走。”燕承失笑:“瞧你写的,衣裳妆奁摆件……这是要把屋子一起搬走吗?用不着,去了京城什么都有。”谢氏嗔怪地瞪了他一眼:“你别嫌弃琐碎,都是我的嫁妆,照理我们要用一辈子的。”说罢,她环视四周,感叹道:“你别说,我还真想连屋子一起搬呢!这张床是我亲手挑的料子,请的齐郡最好的师傅,都说他家的床好,能睡到白头偕老。”燕承听得心中温软,伸手握住她:“不管睡什么床,我们都会白头偕老。”……黑暗中,马车驶得飞快,一直到大名寺的山脚才停下。柳贤妃下了车,就着灯笼昏暗的光线,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山间小道,进了后山一间偏僻的竹篱小院。大名寺是和尚庙,女眷自然不能长住。待流民安顿好,她们就搬到这儿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