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异变突起
皇上脸色一变,众臣噤若寒蝉。
英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道:“皇上,臣弟忠君之心,天可怜见!莫要听他搬弄是非!”
李二虎不等皇上说话,疑惑的道:“英王,你那么紧张干什么?我不过是说着玩的嘛!”
刷——群臣齐齐的流下了冷汗,谋反这事也是说的玩的?
皇上也坐不住了,怒道:“太傅,你就是想说什么?若再敢无理取闹,朕一定摘下你的脑袋!”
李二虎抱拳道:“皇上息怒,我只是一时不忿!倭国使臣被杀,皇上不好对倭国交待,英王急切之心,我可以理解。但我不明白,英王为何一口咬定这事一定是我做的?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若是一定要找出一个替死鬼来为这件事做个了解,我愿意为国为民承担这个罪名!”
嘿嘿,于谦心里偷笑,本来就是你做的,怎的还好像整个大宋欠你的人情了呢?
只听李二虎又继续道:“在临死之前,我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皇上看了看他,道:“太傅,此事没调查清楚之前,没人说要杀你,你莫要考虑的太多。有什么话,你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来吧。”
李二虎鞠了一躬,朗声道:“皇上,外界都说大宋孱弱已久,我却不那么认为!我大宋有着五千年的古老文明,有着炎黄子孙优秀的血统,岂能任人欺凌!大宋是一条巨龙,一条在沉睡中任人欺负的巨龙!皇上,只要您一声令下,便能唤醒这条巨龙,到时候龙吟震九幽,必能响彻天地!”
好!好久没听到这样振奋人心的话了!
皇上脸上也是一阵兴奋,道:“如何唤醒大宋?”
李二虎一字一顿的道:“自强、自立,抵御外辱,便从倭国开始!我泱泱大宋,就算是有错,还怕小小的一个倭国吗?”
老皇上心中振奋,当机立断的一拍龙案,道:“好!传朕旨意于倭国国王,倭国使臣不守大宋法规,已被民间有识之士暗中狙杀,朕正在调查此事,日后自会给他们一个答复。另外,琉球现今已属大宋版图,若倭国敢再进犯,朕必诛杀之!”
刷!以辛安、于谦为首的一群众臣,纷纷跪倒,大声道:“吾皇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忠王见事情有变,对英王打了一个眼色。
英王叩头道:“皇上,臣弟鲁莽——”
老皇上好像异常高兴,制止道:“鹤轩,你也是为大宋的安危着想,并无过错。要说错的应该是朕——”老皇上叹了口气,似在自言自语,也好像是在对众臣道:“朕几经坎坷继承王位,如今已经到了大去之期,唯望众卿能好生辅佐太子,莫要让他如朕一般昏庸。”
群臣纷纷跪倒,道:“臣未能为国分忧,请皇上恕罪!”
老皇上眼里闪过一道不易察觉的寒光,道:“几十年了,几十年了,忠王——”
“大宋的狗皇帝!”老皇上下文还没有说出,猛听文华殿外一声暴喝!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群臣心里愤怒非常,纷纷回头看去!
只见,文华殿外,特穆尔汗手里拎着一个包裹大步走来!
左右两旁侍卫阻拦不及,特穆尔汗已经跨到殿中,几步走上前将包裹向地上一扔,怒不可遏的道:“狗皇帝,你赶快给蒙古一个解释!”
辛安见特穆尔汗旁若无人辱骂皇上,早就是怒火中烧,声若洪钟的道:“这是大宋的朝堂,岂是任你蒙古鞑子随意叫嚣的地方!”
特穆尔汗不屑的道:“败军之将何必言勇!”
老皇上面沉如水的制止了辛安,道:“特穆尔汗,你闯入大宋朝堂究竟意欲何为?”
特穆尔汗怒道:“我意欲何为?先问问你们做了什么事情!”
特穆尔汗也不等别人说话,蹲下身解开包裹。
打开包裹的一瞬间,就连李二虎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包裹里包着的,竟然是特穆尔赤的人头!!
特穆尔汗冷冷的看了一眼老皇帝,厉声道:“王兄特为缔结和约而来,却惨死在你大宋境内,你必须给我个解释,必须给我父皇一个解释!不然,我蒙古军民就算是玉石俱焚也要踏平大宋,以泄心头只恨!!”
特穆尔汗说完,恶狠狠地看了一眼老皇上,转身离去!
群臣都低着头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刚才还信心大涨,转瞬,所有的豪情便都灰飞烟灭!倭国,岂是兵强马壮的蒙古可比!
“皇上!”李二虎忽的一声惊呼!
众臣回过神齐齐看去,老皇上急火攻心,竟然呕出了几口鲜血!
于谦赶忙上前几步,道:“皇上,你要保重龙体啊!”
老皇上无力的摆了摆手,道:“太傅,你随朕进来。”
老皇上在太监的搀扶下走进了后堂,李二虎不敢迟疑,迈步跟了进去。
太阳已经西斜,洒下了点点的余晖。
太医诊治过之后,老皇上躺在龙床之上,李二虎和赵垂宇一脸担忧的站在两旁。
半晌,老皇上无力的吩咐下人都出去之后,屋中便只剩他们两人。
老皇上苦笑道:“朕在有生之年能开疆拓土,本来也可以安心的去见赵家的列祖列宗,可谁成想竟是天不遂人愿!”
李二虎打断道:“老爷子,您别多想了。蒙古王子之死,必定是另有隐情,只要我们找出杀害王子的凶手,想必就会避免大宋的一场灾难。”
老皇上叹道:“李木,蒙古不比倭国,急风三十六骑虽然能悄无声息的灭杀倭国,却决不可能伤害到蒙古王子的一根寒毛!”
李二虎一惊,小声道:“皇上,你都知道啦?”
老皇上点点头,道:“京城是朕的领地,这里发生的任何一件事又怎会瞒过朕的眼睛?若不是朕暗中有了指示,你又怎能闹得天翻地覆之后才有官兵赶到?”
别看老皇帝在朝堂上什么都不说,原来心里明白着呢!
李二虎一阵胆寒,道:“皇上,那是谁杀了蒙古王子?”
老皇上摇了摇头,道:“这正是朕担忧之处。能瞒过朕的耳目,又岂能是小角色?”
李二虎眉头一皱,道:“难道是英王?”
老皇上不接他的话,对赵垂宇道:“垂宇,父皇本想将一切事务都处理好之后,再将大宋的河山亲手交给你,但现在看来,那只能是父皇的奢望了。”
赵垂宇跪倒在地,含泪道:“父皇,您别说了。好好将养龙体,垂宇离不开您啊!”
老皇上伸出枯燥的大手,将赵垂宇的手紧紧的握在怀里,道:“垂宇,父皇还有最后一件事帮你处理清楚之后,便将皇位传给你,如何对抗蒙古就是你的事情了!记住太傅的一句话,对待蒙古,群臣都降得,但只有你降不得啊!”
赵垂宇止不住悲戚道:“父皇,垂宇记得,记得!”
老皇上帮赵垂宇擦干眼泪,道:“好了,有太傅帮你,朕或许也可以安心了。你们先出去吧,朕想休息一会。”
李二虎叹口气,拉起抽噎不止的赵垂宇,缓步走了出去。
老皇上微微的叹了口气,低声道:“二十年了,朕竟然隐忍了二十年!”
门轻轻的被推开了,一个白衣女子闪身来到老皇上的龙床前,俯下身关切的道:“父皇,你,还好吗?”
老皇上眼中闪过一丝快意,挤出一个笑容,道:“梦婷,你怎么回来了?”
赵梦婷比在杭州的时候瘦了许多,但那出尘的气质就永远不会改变。
赵梦婷闻言惭愧的道:“父皇,女儿没用,竟然在京城会发生这种事——”
老皇上摆了摆手,道:“梦婷,李木应该还没走远,你不去见见他?”
赵梦婷脸上一红,道:“父皇,如今京城形式瞬息万变,女儿哪里还顾得上儿女私情?”
老皇上点了点头,道:“梦婷,这么多年父皇苦了你了。不过你放心,明日这一切的恩怨也会随着朕一起了结。”
赵梦婷一愣,随即醒悟过来,道:“父皇,你的意思是明日就要动手?”
老皇上道:“蒙古发生变故,我想必是有人从中做了手脚。先下手为强,父皇的身体已经撑不下去了。”
赵梦婷摇头道:“可是父皇——”
老皇上决绝的道:“父皇这么多年可曾做过没有把握的事情?梦婷,你放心,从明日开始,你的苦日子就结束了。”老皇上最后一句话竟是意味深长。
赵梦婷摇头道:“能跟在父皇身边,女儿不觉得苦——”
老皇上根本不等梦婷把话说完,眼中流露出一丝怨毒,道:“梦婷,父皇还有最后的一个心愿,就是由你亲自下手诛杀那谋反之徒!”
赵梦婷点了点头,道:“害我父女分隔整整十五年,害的母亲惨死,这个仇,我是一定要报的!”
老皇上笑了笑,道:“这便拟旨吧,明日晚间宣群臣进宫,朕要让太子登基!”
赵梦婷答应了一声,来到桌案前按照老皇上的意思,刷刷写下了一道圣旨。
李二虎虽然对政治缺乏兴趣,却也感觉到了气氛有些不对。老皇上已经奄奄一息,但从他的寝宫内还是不断地传出了一道道指令,皇宫内斥候往来频繁,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在赵垂宇的执意要求下,晚上他留在了宫中和太子秉烛夜谈。
赵垂宇听李二虎说如何灭杀了倭国使团,又是如何将晴海贞子仍在了土窑,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恩师,恐怕找遍整个大宋,这样的事情只有你一个人才能做出来!”
李二虎也觉得自己实在是太有创意了,嘿嘿笑道:“其实我也不想的,只不过倭国欺人太甚!”
赵垂宇严肃的道:“恩师,你对蒙古王子死在大宋境内怎么看?”
李二虎喝了口茶,道:“能怎么看?特穆尔赤仰慕中原文化,确实是抱着修好之意来的,但有人却趁机杀了他,你想想,下手那人的目的是什么呢?”
赵垂宇想了一下,道:“恩师,你的意思是有人想激化蒙古与大宋的矛盾,进而趁机混水摸鱼?”
李二虎点头道:“不错。其实杭州的事情结束以后,我就觉得有些不对。”
赵垂宇疑惑的看了看李二虎,道:“愿闻其详。”
李二虎沉吟道:“你想,既然那些反动势力苦心经营多年,为何会一触即溃?最合理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的精英已经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他们的目的是谋反,哪里谋反成功的几率最大呢?”
赵垂宇惊讶的道:“京城!”随即似乎又好像在说服自己一般:“京城虽说是心脏位置,但起码还有忠王的十万禁军啊!”
李二虎摇摇头,道:“开始的时候我也是这么想的,但你注意到没有,好像老爷子对忠王尊敬有佳啊!”
赵垂宇道:“忠王曾经铲除了白莲教,又救了父皇的性命,父皇不过是铭记他的恩德罢了。”
帝王之家也有兄弟亲情?那样的话,恐怕中国的历史上就没有了玄武门之变,没有唐太宗了!
李二虎当然不会对赵垂宇说这些,叹口气道:“算了,这些事也不是我们该心的,我想老爷子心里都会有数。”
赵垂宇不无担忧的道:“恩师,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等。”李二虎拿出根烟,轻轻的吐了一个字。
赵垂宇有些不解,道:“等?等什么?”
李二虎深深的吸了几口烟,道:“等杀害特穆尔赤的人自己露出马脚。”
赵垂宇不信的道:“这怎么可能!”
李二虎笑道:“我总觉得这里面没这么简单,但是问题出在哪我还真想不明白。老爷子说让我们好好商量一下对付蒙古的事情,但却没有让我们去调查蒙古太子的死因,这里面不奇怪吗?”
赵垂宇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就算是我们调查出了太子真正的死因,蒙古一样还是会打来的,父皇是不想让我们分心吧!”
李二虎摇头道:“垂宇,你错了。老爷子不是不想让我们分心,而是他心中已经知道了谁是凶手,并且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他这么做,是不想让我们破坏了他的好事!”
赵垂宇看了看他,道:“恩师,你就这么肯定?”
李二虎按灭了烟蒂,道:“你看着吧,最多三天这皇庭之中就会发生大变故。不过,你放心,皇上必定是最后的赢家!”
赵垂宇虽然没有完全理解李二虎的意思,但对自己的恩师,他有些一股盲目的信任,郑重的点了点头。
夜,已经很深了。
一辆马车却沿着河岸纵马疾奔,忽然一道黑色的人影刷的降落在马前。那马受惊,四蹄扬起,却被马夫压制下来。
只听车里有一人说道:“我听说京畿十万禁军已经开拔前往雁门关防御,你这么急匆匆的找我来,莫不是计划有变?”
黑色的人影道:“计划没变,只不过是更加简单了些。现在大皇子已经死了,你就是最受蒙古可汗宠爱的儿子,只等你们大军入境,我们便可掌握主动。”
车里的人哈哈大笑,挑帘而出,赫然正是特穆尔汗。
特穆尔汗笑道:“英王快人快语,和你做交易真是痛快!你放心,我已经将你给我的关隘守卫图飞鸽传书回了蒙古,凭借蒙古的铁骑,最迟明日早间就会对雁门关发动攻击!”
英王笑道:“那就有劳八皇子了,等皇子登上蒙古大汗的宝座之后,可莫要忘记了我们。”
特穆尔汗又是一阵大笑,道:“那是一定!只是忠王答应我的幽云十六州——”
英王打断他道:“八皇子请放心,既然我们是诚心合作,事成之后幽云十六州必将交给皇子!”
“好!好!哈哈哈哈——”特穆尔汗又是一阵长笑。
老天似乎是愤恨于为了争夺皇位而兄弟相残悲哀,也似乎是为大宋的内忧外患而担忧,天气阴沉沉的,滂沱的大雨还是落了下来。
皇宫别院之内,屋中坐着四个人,正是老黑、王颖武、袁雨航还有李二虎。
李二虎有些吃惊的道:“什么?你说是特穆尔汗杀了自己的亲哥哥?”
袁雨航点了点头道:“他们说话的声音很大,我虽然躲的很远,但还是听的清清楚楚。”
李二虎喃喃的道:“难怪了,难怪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只有自己身边的人才能毫无声息的杀了王子!我真是太笨了!”
袁雨航担忧的道:“而且据八皇子所说,蒙古的骑兵明日就会攻到雁门关!”
李二虎皱眉道:“这么快?”
老黑不屑的撇了撇嘴,道:“只要我们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他们,他们一定会反戈相向!等处理完了英王那个兔崽子,我们再和他们大干一场!”
王颖武白了他一眼,道:“你到蒙古人那说是八皇子杀了太子,人家会信吗?拜托,你长点脑子好不好?”
老黑不服气,但也找不到打击王颖武的借口,反驳道:“那你说怎么办?”
李二虎咬着牙道:“证据。只要有证据就好办。”
袁雨航摇了摇头道:“我去蒙古人休息的地方看了,别说是人,就是连只鸟也飞不进去。”
袁雨航的轻功,老黑是知道的,他都这么说了,防卫的严密与否,也就可想而知。
李二虎沉吟道:“就算是进去又能怎样?八皇子处心积虑的计划,会给我们留下蛛丝马迹?不可能的!”
王颖武也微微有些焦急,道:“李兄弟,那现在怎么办?”
怎么办,我知道怎么办?
李二虎挠了挠脑袋,道:“皇上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王颖武道:“皇上从兵部抽调出五万兵马,又越过忠王直接将京畿的十万禁军交由辛老将军,加上老将军原有的十万人马,共计二十五万儿郎已经开赴雁门关!现在守城官兵不过两万。看来皇上是准备与蒙古决一死战了!”
将京中的兵马都掉走了?李二虎一愣,皇上这是要决一死战还是另有打算?
老黑听不明白里面的弯弯绕,大声道:“早该这样了!皇上要是十几年前就有这份气魄,我老黑就算战死也是心甘!”
老黑的豪情似乎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李二虎笑道:“好,等京城的事情结束以后,我们就一起开赴前线,算为国家尽一份力!“
“好!”四双有力的大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天快亮了,忠王府内灯光摇曳。
忠王听完英王的回报之后,久久未曾言语。
英王忍不住道:“三哥,你就眼睁睁看着老糊涂将你手下的禁军调走?”
忠王叹道:“蒙古现在大军未至,我不看着又能怎样?或许,这对我们来说也未必不是个机遇。”
英王一愣,道:“什么机遇?”
忠王笑道:“辛安与蒙古有杀子之仇,待会若是听说蒙古进犯,必定会加紧行军。到时候蒙古大军以逸待劳,我十万禁军再为内应,两下夹击,消灭辛安手里的十万人不就是小菜一碟?”
英王点了点头,道:“但是三哥,现在我们手里最多也只有两千人了,万一老糊涂对我们不利——”
忠王摆手道:“十一弟,老糊涂将禁军交给辛安,意思很明确了,那就是要消弱我的兵权。现在我手里的部队都没有,就好像是拔了牙的老虎,对他根本构不成威胁,他还会将我放在眼里吗?”
英王焦急道:“但是三哥你却要我答复蒙古说计划照常进行——”
忠王点头道:“不错。宫里面已经传来消息,说老糊涂已经快不行了,只要我们先找到诏书毁掉,并重新立一份诏书,那不是不费一兵一卒就将大好的江山握在手里了吗?兵贵精而不贵多,退一万步来讲,我们手里还有两千人马,皇宫里面却连一千守卫都不到。你待会去挑选千名精英,这样进宫的时候才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最后实在不行,我们就血洗皇宫!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英王面带喜色的点了点头,出门吩咐下去。
一夜无话。
雨虽然停了,但天空还是灰蒙蒙的人,给人一种极不舒服的感觉。
前方传来战报,蒙古大军已经在攻破雁门关,一路畅通无阻向大宋腹地袭来!
皇宫内文华殿上站满了焦急的众臣,时不时的向往来穿梭的太监们打探皇上的消息。
忠王和英王心里也有些激动,老老实实的坐在一旁,并未说话。
直至傍晚时分,终于出来了一个跟随皇上多年的老太监,在文华殿内高声叫道:“传皇上口谕,宣众臣寝宫外守候——”
众臣答应了一声,忠王和英王相互看了一眼,跟着众臣走了进去。
赵垂宇和李二虎早已等候在那里,两人面色沉重,就好像两座雕像一般。
“轰隆”天空闪过一道炸雷,就宛如炸断了天河一般,瓢泼的大雨瞬间落下。
皇帝寝宫外站满了文武百官,虽然浑身已经被淋透,但谁也不敢说话。
良久,寝宫的门终于打开了,老太监高声喊道:“传皇上口谕,宣太子觐见!”
“儿臣遵旨!”赵垂宇答应了一声,慌忙向寝宫内走去。
见老皇上虚弱的躺在龙床之上,赵垂宇轻手轻脚的走到床边,跪下身,道:“父皇,儿臣来了。”
老皇上勉力睁开双眼,对周围的人点了点头。
老太监会意,带着随从走了出去。
赵垂宇抓住老皇上的干枯的手,道:“父皇,你觉得好些了吗?”
老皇上眼里泛着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有气无力的道:“垂宇,朕归去之后,你就要继承大统治理天下——”
赵垂宇忙道:“父皇,儿臣还不行。国家和人民还需要您啊!”
老皇上闭上眼无力的摇了摇头,道:“朕老了,朝廷也老了。大宋若想发展,是时候换人了。朕有些话,你要记住!”
赵垂宇眼角含泪,抽噎的道:“父皇,你说。”
老皇上深吸了一口气,道:“朕知道,你很仁慈。仁慈或许是人一种必要的修养,但为了江山社稷,仁慈可能是你的绊脚石啊!”
赵垂宇连连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老皇上平息了一下,又道:“做皇上其实没有那么简单,你要学会做出对的决策。有的时候为了江山社稷,为了皇室的威严,你甚至要学会去牺牲一些人,去违背一些原则。垂宇,你懂吗?”
赵垂宇颤声的道:“儿臣牢记父皇的吩咐。”
老皇上勉强笑道:“朕多次派人去调查李木的来历,却始终没有得出头绪,后来也只好作罢。朕归去之后,蒙古必定会大举入侵,遇事多问问李木,就算最后求和,他的一张的嘴足抵蒙古十万大军——”
赵垂宇道:“父皇,你放心,我一定会多加听取恩师的意见。”
老皇上点了点头,忽的想起一事,道:“你出去吧,叫李木进来。”
赵垂宇答应了一声,恋恋不舍的走了出去。
老太监又是一声高喊:“传皇上口谕,宣太傅觐见——”
总体上来说,李二虎对皇上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起码他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昏庸,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是自己内定的老丈人,自己的幸福完全掌握在他的一念之间。
李二虎不敢耽搁,急匆匆的走了进去,俯身来到老皇上的床前,见他双目微闭,关切的道:“老爷子,老爷子,你,叫我?”
老皇上气若游丝的道:“李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二虎蓦然升起一抹悲哀,道:“老爷子,你福大命大,不会有事的,一定不会有事的!”
老皇上眼里似乎也有了泪水,激动地道:“李木,人总是要死的,这没有什么悲哀的。朕能在死前的几天内开疆拓土,却实在是朕这一辈子最开心的时候。李木,朕要感谢你。”
李二虎忙道:“老爷子,您不要想那么多,只要你能撑过去,我保证你还能看到大宋收复失地的那天!”
老皇上摇摇头,道:“李木,朕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你不用安慰朕了。朕在归去之前,有两件事你要答应朕!”
李二虎连连点头,道:“老爷子,你说,你说。”
老皇上似乎有了些力气,道:“第一,答应朕,不管朕做错了什么,都是朕一个人的错,与垂宇无关。答应朕无论到任何时候都要帮助垂宇,帮助大宋,你明白吗?”
李二虎点头道:“垂宇是我的学生,是我的兄弟,帮助他我是义不容辞!”
老皇上欣慰的点了点头,道:“第二,朕这一生都是在忏悔和复杂中度过的,希望你在朕死去之后,将这句话告诉梦婷。”
李二虎毫不犹豫的道:“老爷子,你放心,这句话我一定会带到!”
老皇上又深吸了一口气,道:“为了江山,为了社稷,朕不得不最后一次违背自己的良心!李木,你和梦婷不要怪朕!”
李二虎不明白老皇上话里的意思,道:“不会的,你是天下最好的皇帝,你做什么都是对的!”
老皇上开心的哈哈大笑,大声道:“来人,带太傅去宣读朕的遗诏!”
“是——”老太监尖尖的答应了一声,取出早已准备的好圣旨,来到李二虎的身前,道:“太傅,请随杂家去宣读圣旨。”
不是吧?我来读?
皇上鼓励的看了他一眼,道:“去吧,帮朕做最后一件事。”
人都快死了,你还考虑这么多干嘛!
李二虎点头道:“好,老爷子,你好好睡一会!”
老太监带着李二虎走到寝宫外,厉声道:“皇上遗诏,众臣接旨——”
众臣纷纷跪倒,忠王看了一眼手捧圣旨的李二虎,怨毒之色一闪而过。
李二虎依样画葫芦,展开圣旨,朗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即位多年,海内生平,国泰民安,垂暮之年,开疆拓土,全赖众臣之功。今朕传位太子,诸位大臣务必竭尽所能,鼎力辅佐,若有变异者,必定诛杀九族。为保国内安泰,海内平治,朕决定册封李木为帝王之师匡扶社稷。将天下兵马大全交与辛安,禁军兵权交与李木,负起保天下安危之责——”
“等一等!!”沉稳的忠王终于再也不能保持沉稳,站起厉声道:“老皇帝是不是病傻了,居然将禁军的兵权你这个不学无术的狗屁老师!”
遗诏上就这么写的,干我屁事!
李二虎未及说话,身旁的老太监毕竟跟随皇上多年,厉声道:“忠王,先皇遗诏,你是不是要抗旨!”
忠王一怒,对英王打了一个眼色,刷的从腰间抽出早已准备好的软剑,怒道:“先皇老糊涂了,我这就进去问个究竟!”
老太监脸色一变,厉声道:“忠王,你要造反!”
忠王嘿嘿阴笑道:“无缘无故夺我兵权,今日我就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