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宽道士在前面引路,穿过韩太夫人住的院子,到了他居住的小院,进入了他这个观主居住的净室。
三人进了净室,杨泽打量一下屋子,很普通的一间屋子,如果非得从字面上理解,所谓净室,那就真的是很干净了,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张床榻,榻上有铺盖,榻前有一张矮脚桌,桌上有一壶一杯,还有几本书,除此之外,竟然什么都没有了!
杨泽回身关上房门,对成宽道士说道:“观主,你这间净室,还真的是干干净净啊,连木鱼都没有一个。”
成宽道士忙道:“杨神医说笑了,贫道并非僧人,不敲木鱼的。这屋子里的确没什么摆设,一来贫道是出家人,不需要那些,二来东西少些,才能利于静心修行。”
张氏在旁道:“观主过得如此辛苦,看来是真正的修行人啊!”
成宽道士忙谦虚了几句,屋里没有椅子和板凳,他只好请杨泽和张氏坐到床榻上,又想倒茶,可杯子又不够,他便想叫小道士来帮忙。
杨泽摆了摆手,不让成宽道士叫人。他先在床榻上坐下,然后又站起来,接着再坐下,如此站起坐下几次,像是在测试什么。
成宽道士大感不解,问道:“杨神医,你这是做什么?”
杨泽笑道:“我在试验,如果不用人扶能不能自己很轻松的站起来,到时要让韩太夫人从这床上站起来,看看需不需要人扶。”
张氏啊了声,道:“试这个,你这么年轻,如何能试得准确,还是为娘来试才对,为娘只比韩太夫人小几岁而已。”
说着话,她坐到床榻上,然后一挺腰站起来,接着又坐下,再站起来,来回好几次,直到杨泽连声说不用再试了,她才作罢,摇头表示,站起来不是太容易,但她是不需要人扶的。
成宽道士心想:“看起来,杨神医的娘年纪也不小了,看来是老来得子,怪不得对杨神医这般宠爱,万事都依着他。”
张氏道:“干嘛要试这个,是要那位太夫人住到观主的房间里吗?这不妥吧!”她看了眼成宽道士,表情古怪。
成宽道士大吃一惊,连声道:“杨神医,这个万万不可,贫道可是出家人,这净室实在是……”
杨泽忙道:“观主莫要误会,我娘是在说笑呢!我哪能让韩太夫人住观主的房间呢,只是见你的房间肃静,所以想等会儿给韩太夫人看病时,让她在这间屋子里,能让她静下心来。”
成宽道士哦了声,竟然忍不住擦了把汗,心想:“原来如此,吓了我好大一跳,别说让韩太夫人住我的净室,就算只是说说,话要是传出去,我这升平观也得完蛋,非得被传成是银观不可,还是连七十多的老太太都不放过的银观!”
杨泽向成宽道士要了纸笔,开了个简单的药方,将药方给了成宽道士,嘱咐道:“这是剂清火通下的药,你速派人抓来煎制,然后再取最好的茶来,我要用。”
顿了顿,他又道:“你这观里可有大一些的瓷壶,就像是宫里用的那种装水的壶?”
成宽道士摇头道:“宫里用的壶是什么样的?这个贫道不知道啊!但大一些的瓷壶,我这观里倒是有的,是多人用的大瓷壶,够十多个人喝茶的那种!”
杨泽点头道:“也成,拿来给我,我有用处!”
成宽道士不明所以然,但也没多问,出门去叫小道士准备去了。
杨泽又对张氏道:“娘,你也有事儿,待会,我要你大喊一声,喊得越大声越好,越突然越好,越吓人越好!”
张氏一愣,没明白儿子到底要她喊什么,杨泽在她耳边说了几句话,张氏听了,很是惊讶,道:“这,这行吗?”
“行的,绝对行的!”杨泽道,他对自己的这个治病之法,很有自信。
可张氏对这事还是将信将疑,毕竟刚才儿子说的事情太过重大,万一弄不好,可是要出大事情的,她不得不小心一些。
看张氏面现犹豫之色,杨泽道:“娘,这事儿要是成功了,儿子以后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这位韩太夫人可是当今女皇的心腹,治好了她,没准儿就能上达天听,连女皇都能知道儿子是谁,可要是不成功,其实也没啥,,韩太夫人立即就愿意了,她道:“本太夫人的病既然与众不同,那就按你说的法子治吧,普通方法当然是不适合本太夫人的!”
说着话,她先抱起桌上的大花瓶,然后这才站起来,两个大丫环忙一左一右扶住她,杨泽先出了门,她们在后跟随。
又穿过月亮门,到了成宽道士住的净室,杨泽示意韩太夫人坐到床榻上,然后说道:“太夫人,你的病要想治好,便需要安静,周围一丁点儿动静都不能有,只要是有了一丁儿点动静,那就前功尽弃了,您这病……不,您这贵恙,那不但治不好,还得恶化!”
韩太夫人坐下之后,刚把大花瓶放下,一听杨泽的话,诧异地问道:“还得恶化?那会恶化到什么程度?”
杨泽故意沉思了一下,道:“还得抱更重的东西才能站起来,才能走路,但太重的东西您又抱不动,所以有可能没法走路了!”
韩太夫人啊了声,想了片刻,道:“你治病的方法,可真是让人不解,不过,试一试也无妨。”冲丫环们摆了摆手,道:“你们都出去吧,看好院门,不要让别人进来打扰。”
丫环们齐齐答应一声,都出去了。杨泽看了眼成宽道士,这位观主很是知趣,连忙也出去了,他可不想留在这里碍眼,要知道韩太夫人的事儿,可不是一般的多。
桌上除了韩太夫人带来的花瓶之外,还有药壶和小碗,再有就是那个大瓷壶了。杨泽把药倒出来,捧给韩太夫人,道:“这便是那治病的良药,还请太夫人趁热喝了,凉了的话,药效就会降低了!”
韩太夫人接过药碗,摇了摇头,道:“本太夫人最怕喝药,喝了药之后,一打嗝都是满嘴的苦味儿。”可她仍把药喝了个干净,苦点儿没啥,只要能治好病就成。
杨泽等韩太夫人喝完了药,便从大瓷壶里倒出点茶来,先把小碗涮干净,这才又倒上满满一碗茶,递给韩太夫人,他道:“是药三分毒,需当化解药毒才成,这茶有解毒之功效,需当连饮三碗,这才能让药毒化开,还能让药效提升一倍!”
韩太夫人喝完了药,满嘴是苦味儿,又听杨泽这么一说,她几乎就要骂人,气道:“是药三分毒,那这药就是有毒的了,你怎么不早说,非要等本太夫人喝完了才说,早知这样我就不喝了!”
杨泽忙道:“没关系的,太夫人您把这茶喝了,就啥毒都不怕了,再毒的毒,也毒不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