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她来说也是一样。原来从此以后,还能有与自己如此亲近的亲人,而她将抚育其长大,长大,长大成人。时隔娘亲去世这么多年来,听君头一遭感到体内流淌着的血液,牵连着两个人。许久许久之前,她还是孤身一人,甚至口不能言,嘴不能说。受过多少白眼嘲讽,听过多少怜悯同情,看过几何生死离别。从来不曾妄想能有今时今日。夜间醒来,听着窗外风声萧萧,春虫低鸣,抬手抚上小腹,另一只手,仍在被衾之中与他相扣相握。这一瞬,眼泪仿佛杨花飞絮,深深浸入枕间,悄悄湿了一片。*在扬州城又待了三日,秋亦才让听君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回青木山。算着这时间,等孩子出世,只怕是明年的春节了,正好逢上过年,一定热闹得很。想着这个听君便高兴不已,一路上也没闲着,取了针线说是要给孩子做鞋子,看得秋亦又是好笑又是无奈,直叮嘱她小心别扎了手。行了两天,外面的天气愈发坏起来,次晨早上就开始落小雨,马滑雾浓,行路十分不便,到了傍晚更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还未寻到落脚之处,车夫未免有些担心,因知车内夫人身子不便,若在马车内住一晚只怕不好。幸而没走多久,就看前面风雨雷电中立着一个破庙,庙上坠着的牌匾,隐约写了铁石庙三个字。听名字,似乎是祭奠前朝义士郑铁石的庙宇,可惜如今时过境迁,附近居民走的走散的散,哪里还有人顾及这座古庙。车夫便去问秋亦的意思。左右想着在外也是风吹雨淋,还不如进去避一避,他遂答应下来,搀着听君小心下车。打开庙门,扑鼻闻到一股尘土之气,似乎庙中久无居住。逛了一圈,车夫跑回来向他道:“老爷,一个人都没有。”“嗯。”秋亦略一颔首,“去把车上的毯子和手炉子取来,一会儿简单打扫一下。”“诶,好。”忙碌半日,车夫寻了庙里的一些干草在地上铺了,再搭上毯子,拾了些柴火来点着,不过多时,四下里便慢慢回暖。秋亦扶着听君在火堆边坐下,伸手试了试温度,因道:“还好,这庙虽长久不曾住人,屋顶和四壁还是完好的,不曾漏风。”听君回头看了一眼背后的供台,原本摆在上面的人像早已残破不堪,四分五裂的碎在旁边,她心里徒生苍凉,不由问道:“这郑铁石是什么来历,你可知道么?”秋亦自包袱中取了些干粮,放到火上细细地烤,漫不经心道:“听说是前朝时候一个侠肝义胆的江湖人士。”听君微微讶然:“还有给江湖人士立庙宇的么?”“也就蜀中一代的人拜祭吧。”秋亦不以为意地笑了笑,“相传他使得一手好刀法,庆历年间曾领着江湖上一干人等往西夏前线参军,大获全胜,功劳不小,故此人们才兴建的铁石庙祀奉他。”“啊?那时候江湖中的人竟如此齐心?”秋亦淡淡点头:“这也算是一件奇事了,毕竟朝堂和武林可是一向井水不犯河水。”两人正说着话,门外雨声声势渐大,秋亦却忽而停了口,皱起眉来,凝神注视前方。见他这般模样,听君不禁担心道:“怎么了?”他眉峰越紧,摇了摇头:“好像有人来了……”话音刚落,庙门口便瞧得一人抱着头,甚是狼狈地往里面跑,进了庙内,便垂首开始拍打身上的雨珠,嘴里还不住碎碎念:“什么鬼天气,都下了一天了,还不见停……”那人抖了半晌衣裳,这才抬头想环顾四周,不料那对面坐着的三人皆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尤其是某个青衫长袍之人,眸中那嫌恶之色简直分毫不掩饰。昔时故作淡然地轻咳一声,很是苍白地解释道:“我……我顺路也往南边走。”秋亦倒不搭理他,只转头对听君道:“明早我们改道吧,我知道有条小路,回家能更快些,就是沿途景色不那么好。介意么?”她看了昔时一眼,乖乖摇头:“不介意。”“诶,你们什么意思啊!”那边的人听得清楚明白,咬牙哼道,“搞得我像是一路跟着你们似得,这方圆十里,就这么一个地方,还下着雨呢,我不躲这儿能躲哪儿!”秋亦那视线移都没移一下,将手头烤好的干粮递给听君,柔声道:“若是时间充裕,倒可以去洞庭湖游一游,之前一直听你说想去尝尝那儿的回头鱼……小心烫。”“嗯……不过听说那边的口味太重了,最近不太想吃辣的……”“那想吃什么?”他随口问道,“想吃酸的么?”这么如胶似漆,你侬我侬的,人家压根就没把他放在眼里。但见昔时还可怜巴巴站在那儿,车夫颇为同情地拍了拍自己跟侧,招呼道:“小哥,过来烤烤火暖暖身子吧。”秋亦轻飘飘地回他一句:“你不必管他,他身子好着呢,淋几场雨不碍事的。”“呃,这……”车夫为难地抓着后脑勺,昔时早是气急败坏,话已至此,为了脸面,他当然不会坐过去,颇有骨气地捏着拳头:“不用你们假惺惺,我等雨停了就走了!”说完就气哼哼地往旁边席地而坐,头一偏只往门外瞧。听君看他浑身湿透,多少有些不忍心,悄悄在秋亦耳边道:“要不,还是让他过来坐坐吧?这春雨料峭着,倘使真病了怎么办?”“关心他作甚么?”后者冷下声来,满是不悦地哼道,“他就是死了也不干你的事。”“……”见他言语里生气带几分,赌气又带几分,倒有些像是在吃醋……听君无可奈何地笑笑,只得作罢。柴火烧的噼里啪啦作响,听那声音,似乎雨势比方才小了一些。听君靠着秋亦和衣浅眠,车夫也在火堆边打盹,昔时坐在靠门的位置,盘膝吐纳。四周寂寂无声,唯有雨点自屋檐落下,淅淅沥沥,滴滴答答。过了不知多久,远处忽又有一阵脚步声,秋亦和昔时皆睁开眼,那些步子零零碎碎,想是来者不少。然听君与车夫耳力自不如他二人,尚且闭目沉睡,直到那院外大门被一行人推开来,她才莫名惊醒,迷迷糊糊地抬起头往外头看。正好一道闪电劈过,院中一亮,门口竟是站了四五个人。听君看其衣着打扮,不过是些粗衣麻布,想来是附近的村民,遂也没多在意,仍旧靠着秋亦睡了。那行人大概是见庙宇中有人,低头窃窃而言,不知说了些什么,又起起伏伏地点着头,便陆续朝庙中走来。为首的年轻人一进门便环顾了一下四周,继而把手里的锄头放下,对秋亦昔时拱手施礼,倒不说话。见秋亦冷冷颔了颔首,他便也就点头表示感谢,领着其余的人另寻了个空地,坐着生火休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