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连雅拉阿扬到路边石墩歇着,说:“我们到了,那就是,等天黑后再进去。”阿扬仰头瞧了一眼,问:“为什么要等天黑?”许连雅在她耳边叽咕好一阵,阿扬不断点头。七点四十五,许连雅瞅着时间差不多了。“妈妈刚才跟你说的记住了没?”阿扬用力地说:“嗯!”许连雅拍拍她脑袋,“我们今晚睡路边还是睡屋里,就看你等会表现了。”入夜后乡村沉入特有的宁静与漆黑,周遭只有偶尔的狗吠和夏虫的窸窣。屋子大门没关,漏出一方昏黄的灯光。许连雅敲了敲门,扬声问:“有人在家吗?”无人应答。她有些紧张地握紧女儿的手。又敲三下。里头妇人的回答随着拖鞋声传来。“谁啊?”用的是带口音的普通话。可能是年纪和经历的共同结果,仔细瞧来,姜敏要比许彤苍老许多。姜敏交替看着这两陌生来客,目光过渡到小的那个脸上时,疑惑明显转成了惊讶。“你们找谁?”“阿姨,你好。我们来这里找个人,但他好像不在家,现在没船出去了,能不能在你这里借宿一晚?”许连雅把阿扬拉到自己身前,好叫姜敏瞅清楚似的。这是个信号,阿扬收到了,可怜巴巴地说:“奶奶,我们出不去了,能不能、能不能在你家住一晚?我们会给钱的。”姜敏的迟疑不像怀疑,更像从震惊里缓过神。最后让开身,说:“进来吧。”“你们从哪来的?”阿扬在许连雅店里呆惯了,一点也不怕生,说:“我们从南宁来找——”后面两字被许连雅捂在手心,“我们从南宁来的。”“南宁啊,挺远的。”许连雅抽空向阿扬使眼色,阿扬知错地自己捂住嘴。“你们还没吃饭吧?”“没有。”“一会我给你们做点,但是没剩什么菜了。”许连雅连忙说:“没关系,我们吃得不多。”阿扬附和,“嗯,吃得不多。”姜敏回头露出第一个微笑。姜敏把她们带上二楼,“家里就我一个人,我住楼下。你们就住这里吧,被铺前几天刚晒过的”这间应该是客房,光秃秃的只有一张吊着蚊帐的床。好在是新屋,开了灯亮堂堂的。姜敏烧了一盘番茄牛肉和空心菜。阿扬第一筷子就往牛肉夹去,姜敏在旁托腮问:“合胃口吗?”阿扬只顾咀嚼,可能也没听懂这样的表达。许连雅提醒:“奶奶问你好吃吗。”“好吃!”姜敏笑了,“几岁了?”“五岁,我明年就上一年级了。”许连雅又说:“别光吃肉,吃点青菜。”饭毕,许连雅要帮忙收拾洗碗,姜敏制止了。“晚了天凉,你带孩子洗澡吧,我来就行。”姜敏带她们去了浴室后回到厨房,碗筷都浸水盆里了,人却发起呆。她越想越蹊跷,越想越不得劲,冲了冲手,边擦围裙上边进房取了手机到屋外。手机屏幕很大,字体更大。姜敏戳出电话本第一个名字拨了过去。很快,电话被接起,嘈杂人声里夹着碰杯的声音。一个男人操一口桂林话懒散地说:“妈,死吗事?”第75章 第四章听那头吵吵闹闹,姜敏问:“吃饭了没?”赵晋扬说了正在,又重复开头的“什么事”。姜敏说:“没得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了?”那头但笑不语。姜敏没心思与他瞎扯,说:“明天得空回来一趟没?”“出什么事了?”电话打得急,还没寻得合适理由,姜敏支吾着:“明天村头李家老二结婚,你回来喝喜酒呗,好多人都回来了。”“哪个了?”“比你小几岁的,你小时候还和他一起去偷过柿子,被人家捉了一起送回来,记得没?”“呵呵,那个啊。”赵晋扬说,“都十几年没联系了,不去了,你帮我封个红包。”“……”“就这事啊?”姜敏埋怨:“你就没得空回来么,有那么忙?”“这店不是刚开吗,我得看着点。再说现在是荔枝和西瓜的季节,得趁热多赚点。”“……八月龙眼,九月葡萄提子,十月是国庆和柿子,十一二月柑子柚子,忙到年末都歇不了是没。”“妈,你真懂。”赵晋扬越来越没谱。“你就是不愿回来……”赵晋扬叹了口气,“妈,要不你过来吧,家里也没什么事。你一个人也无聊,在家是做饭,过来也是。”“我才不无聊,出去了你来帮我养鸡吗?”姜敏咬咬牙,甩话道:“你老婆孩子找上门来了你回不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