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看着镜头,没有说话。镜头里的林之言很冷漠,正是这种冷漠,更让人觉得遥不可及。“她现在爬的是什么?”一边,被节目组专门请来的攀岩解说员由衷地感叹了一声后,说:“她现在爬的是7号点,被评作最难的攀岩仰角点之一,作为一名轻量级选手,她的力量和指力令人惊叹,但这个点可是难倒过全球前五的攀岩者,而且...如果我没想错的话,她是第一次爬海角吧,想要On-sight?”已经被科普过攀岩专业名词的导演点头,忧心忡忡道:“她应该能过去吧?”对方耸耸肩,不太乐观。“虽然我也很想她能过去,但难度的确很大,一般来说,攀岩员都会为了爬一条5.14以上的路线而准备数周时间。”导演默默闭嘴,有些后悔刚刚答应林之言爬这条路线了。“踩滑了。”还在沉浸自己思绪的导演一惊,立刻看向直播画面,只见林之言身体紧贴着岩壁,两脚悬空,但眨眼间,她的左脚已经踩到了一个稳定的落脚点,重新回到了原来的位置,只是,右脚依旧迟迟没有落下。幸好,她没有滑落下去。导演松了一口气,只觉得有惊无险。可旁边的解说员却觉得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这个点太平滑了,没有人能保证自己可以百分百地踩过这个点。而且现在的三点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如果右脚再不稳定地踩点,身体重量的保持被转移到上半身,双臂再有力也没办法长时间维持重心。继续下去的话,她会冲坠。当然,冲坠对于攀岩者来说其实是一件常识,完全不必要将它妖魔化,只是对于一个要求On-sight/Flash的攀岩者来说,一次冲坠就代表了失败,会不可避免地带来挫败感。正如她所想的那样,林之言现在已是进退维谷。她没有判断错误,7号点的岩点不多,她没有其余的选择,必须踩着这点上去。林之言保持住自己的呼吸,吸一口、呼一口,低下头再确认了一遍踩脚点,太平滑了,它突出的点连一个手指盖都没有,用脚尖踩住无异于自杀,只能用脚侧压住。她稍微转了一下脚腕,再尝试了一遍,但还是失败了。第三次、第四次...第六次,全都失败。滑得像是一条湿漉漉的泥鳅,明明踩上去了,但林之言在转移重心的时候就会瞬间失衡。第七次。稳住...稳住...踩住了。林之言还没转移重心,突然一滑,整个人差点被带倒,后背出了密密麻麻的冷汗,她紧紧抓住岩点,心有余悸。她重重地深呼吸一口气,大脑一片空白。凸起的沙砾将指尖的胶带磨蹭开来,戳出一个个浅浅的小洞,她觉得自己的手指就像是缝针的布袋,被戳得几乎要漏气了。她要继续死磕着这条路吗?还是说,去尝试着开采别的方法?在21米高空中,林之言能感受到流动的风掠过自己的发梢。心脏砰砰直跳,林之言的眼睫微微一颤,在众人的错愕声中,她居然做出了一个举动——作者有话说:第二天,日万成功!!!(骄傲亲亲大家~~~第45章在别人为林之言而担忧不止时, 林之言却一反常态,自个儿还悬挂在岩壁上,却放下手抖了抖, 放松完左手后, 就换右手,然后轮到左脚, 再轮到右脚。将肢体都抖落一遍休息好后, 林之言抓紧岩壁,在众目睽睽之下, 放弃了右边的路, 转向了从未有人考虑过的左侧!她将右脚踩在原先左脚的位置,而左脚则往左延伸。林之言用全身的力气“服务”左脚, 她展示了惊人的柔韧度, 为了让左脚够到岩壁边缘, 她换了抓握的支点,挪向左上角。右脚与右手仿佛能连接成直线,只要仔细观察,会发现她每一处肌肉都绷紧,无论是肩颈、手臂还是腰腹, 每一寸跟腱、每一块肌肉都被她用到极致。她死死咬着后牙槽,手臂上的血管青筋暴起。好像全身都被火燃烧着, 每一处都有种涨裂的疼痛,但又有点像是沉没在海水之中, 四肢都在不可控制地往下坠。涨、麻、痛。累, 像是潮水一般涌来的疲惫让林之言在明朗的日光里有些脑袋混沌。她呼吸重重地了吸了两下, 拼命地压制住机体的本能反应。再近一点...快够着了。在这种情况下, 她的左脚离边缘又近了, 但依旧差个一两厘米。这一两厘米,就成了最关键的一步。有人看出她的意图,有些疑惑,暗自嘀咕。“她居然想挂在山峰侧边?这不可能吧,还不如死磕原来的位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