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长荣对站在一边没走的汪洱村村民说:“再来一盘,不,再来两盘,我们给钱。”
村民摆手,“不要钱,我去给你们切。”
还有这好事?
等看到端西瓜进来的人后,万忠山笑了,“牛大嫂。”
“万主任,西瓜味道如何?”
万忠山摆手,“我还没有尝到。”
牛大嫂把手上的盘子朝他面前一放,“这盘全给你。”
姜长荣他们哄笑起来,“头儿,艳福不浅。”
“呸!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牛大嫂抬手指了一圈,“你们城里的调调,在我们这里可不行,容易惹来闲言碎语,幸亏我都是做奶奶的人了。”
万忠山不理会属下们的不着调,拿了一块西瓜尝了尝,立刻就明白刚才属下们为什么不给他留一块了。
脆甜又水分足,瓜的香味还非常浓。
“牛大嫂,你们这是?”
“万主任,您觉得这瓜值多少钱一斤?”
万忠山看着属下,“京都西瓜多少钱一斤?”
“三毛到三毛五。”
万忠山转脸看牛大嫂,“你听到了,在这个价格上,贵一点也是合理的。”
“你们村的西瓜味道很好,难怪敢种这么多。那收西瓜的老板该乐得笑掉大牙了吧?”
“肯定的。”
牛大嫂拉过凳子坐下,“那个老板三年都不给我们涨价了,我们有意见,可李村长和他熟。”
“而且李村长没有时间另找老板,这个老板可不就拿捏我们的价格了?”
万忠山又拿起一块西瓜,“那你们这是来告状的?”
牛大嫂怀疑这万主任会做生意吗?
“我们是来找你们帮忙的,看看能不能在京都找个老板来收购?我们只要两毛五一斤。”
万忠山一愣,“京都那边太远了,路费都划不来的。”
“说到这个我就来气。”
牛大嫂一拍桌子,“那个老板来拉西瓜,每辆车我们还要给出五百块的费用。”
“京都那边来的话,我们给送去市里火车站,用火车拖,费用肯定不高。”
“这边我们管送,火车皮和那边的汽车费用,就由京都老板出。”
万忠山有疑问,“可是,你们村就三辆车,发火车是有时间限制的。上下搬运西瓜,是最费时的。”
牛大嫂泄气了,“那算了,就让这个老板继续压榨我们好了。”
万忠山惊讶,“既然不满意,你们为什么不给李村长提意见?”
“您以为没提吗?”
牛大嫂很沮丧,“我们辛苦几个月,一个大棚种一季西瓜和一季蔬菜,才赚两千块钱。”
“可是李村长说:‘一个大棚就比往年一年的收入还要翻几倍,别不知足。不满意可以,自己找老板来收去。’”
“因为这个老板能把我们的大棚全部包完了。李村长就不想换老板,他觉得换一个老板,不一定能吃下这么多大棚。”
万忠山思忖着,“我听说你们都是分时间段种植的,以保证蔬菜和西瓜上市的时间,对吗?”
“对!”
牛大嫂点头,“这就是李村长的高明之处了,他说不管淡旺季,只要别把市场压垮了就行。一开始,我们也不懂,慢慢就明白了。”
万忠山想了想说:“这个问题,我会给你们留意的,今年,这个老板不是还来收吗?”
果然如李村长所说那样,万主任心动但是不给准话。
当大老板和当官真是累心。
“来收,每年春耕,他都会来签收购合同的。”
等牛大嫂她们离开了,姜长荣几个人算了算。
“好家伙,就算被那老板压榨了,他们每户每年的收入也高达四万块啊?太牛了,难怪上面这么关注库山里呢?”
“嘘!小声点。”
万忠山制止属下们,“全国都在关注库山里。而且那个田静非常特别,不是她育的苗,长势就比较差。还不知道能不能在别处实行呢?”
属下们不懂主任愁什么,“近的买苗,远的买种子呗,这有什么好愁的?”
万忠山瞥了眼属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