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杨太师决定,给魏玄通制造一个卖惨的机会。
武王离开京城后七天,京城的各方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官员们的眼睛都盯着杨家,想知道杨太师下一步会怎样做。
不管宫中的风向往哪儿吹,跟着杨太师总是没错的,武王殿下得势之时,杨太师就约束着杨文熙不去见武王,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杨太师带着开平帝去天牢探望某神秘人物的消息,不胫而走,区区两天时间,朝堂上下的官员都知道了,魏玄通在开平帝面前痛哭泣血,开平帝一个心软,给了他一个机会。
在半个月后皇长孙登上太子之位的典礼上,魏玄通被获准出席,与自己的亲生儿子见面。
当然,典礼参加完后,魏玄通会去哪里,会不会接着回去蹲大牢,还是被赦免,另外有居住的地方,大晟的官员们就没有那么关心了,他们已经得到了最关键的消息——魏玄通被允许参加皇长孙登上太子之位的典礼。
魏玄通,身上背负着无数罪孽,放在任何一个身上,都是要被凌迟处死的那种大罪,却再次全身而退,还可以在这种正式的典礼上出席。
说明了什么,说明开平帝对他的偏爱,恐怕世上绝无仅有,皇上对一个人的偏心,就是最好的护身符。
官员们都了然了,原来他们要抱的大腿从来没变过,只有魏玄通一人而已。
半个月后,出生不满百日的皇长孙魏璋开平帝立为太子,一切制度跟着太子的规格走。
杨太师和礼部尚书主持了这次典礼,规模比武王受封的典礼更加宏大,只是现场的气氛却不如武王在时那般热烈了,尤其是军队这边的武将,都一副兴致缺缺的模样。
武王离京之后,京城附近的军营也不似过去那样热衷于京城里的事务,尤其以大将军为首的武将,参与朝会时也是作壁上观的模样。
典礼后的宴会上,武将们喝过一轮,便纷纷起身退席,只剩下文臣为了摸清新的局势,还在推杯换盏。
列席左侧的一人,身穿白衣,格外显眼,正是被贬为庶民的魏玄通。
他和以前的形象判若两人,以至于很多官员一上来都没有认出他。
天牢毕竟是磋磨人的地方,魏玄通会失去从前雍容贵气的气质,也是在意料之中,只是,众官员都没有想到,那个头发半白、神态畏畏缩缩的人,竟然会是以前的大皇子。
连官员们都对魏玄通现在的状态深感震惊,更何况是开平帝了,半个月前,杨太师引开平帝去天牢见魏玄通时,开平帝便深深震动于魏玄通在这短短几个月中的变化,恻隐之心动,这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否则,以开平帝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把魏玄通给放出来。
酒过三巡,众臣齐贺小太子受封,庆祝大晟的王朝长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