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吧,赵主任也不打那个一次捡到俩宝贝的主意了,大手一挥,“你赶紧让你邻居来京市,我立马回去给老王打电话,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唐秀秀哎哎两声,“赵主任,您先别告诉王教练啊,我先问问米英姐愿不愿意来的,事情咱们要弄得靠谱些啊。”
在赵全学这里,只要唐秀秀出马,这件事已经是成了,不过唐秀秀既然这样说,他就等等,“行行行,听你的,那你赶紧的吧,去打个电话问问米英同志,这件事要是成了,王教练那里,指定给你记一大功。”
唐秀秀倒是不在乎什么功劳不功劳,她想到,主要是米英能把热爱的东西一直做下去。
原本在老家,她们这些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妮姐喜欢编绳,大姐喜欢卖衣服,二姐喜欢算账,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总是有滋味的,唐秀秀也曾问过米英喜欢什么,不管她们这伙人里的什么东西,她相信大家都欢迎米英加入。
可米英却是摇摇头,“没什么喜欢的,你也知道我之前的事情,从小性子独,那些个精细活,我做不来,要说喜欢的,也就是射箭,可你也知道,现在日子好过,再说也有规定,上山打猎是不成的,不过偶尔我也会背着弓去山里走一圈,这就够了。”
如果让唐秀秀老说,米英和王妮她们都是不一样的,她依旧记得第一次见米英的时候,她身上带着肃杀,走路带风一般,带着龙行虎步的感觉。
也许是有了孩子,也许是内心的苦闷消失,现在她平和很多,不过提起弓箭,语气依旧怀念。
听到弓箭选拔比赛的那一刻,唐秀秀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米英,有这样一个机会,她是一定要为米英争取的,不过她不确定,米英会不会愿意来。
之所以拦住赵主任,也是因着这点不确定,这时节,人都难离故土,何况小福宝如今一岁,正是最可爱的时候,米英一家三口搬到京市,这件事不难,难就难在宋叔老两口舍不舍得,就算以后他们省以京市后花园著称,单趟行程不过一两个小时,可这时候还是不行的,慢悠悠的绿皮火车,大半天时间才能到。
别的不说,唐秀秀知道,福宝是一家子的开心果,冯婶子拿着她疼在心尖尖上的。
可就这么放弃肯定也不行,唐秀秀总要让米英知道这件事。
因着林振武还有一周时间才能回来,唐秀秀也没什么大事,索性请假两天,亲自回南山村。
她回到镇上的时候,孔春莲都吓一跳,“哎呦,秀秀,你怎么回来了,赶紧进屋歇歇,振武不是和陈水去南方吗,你自己回来的吧,累不累啊?”
冯翠正带着小福宝也在店里玩,唐秀秀先弯腰抱起她亲一口,才回应大家,“坐着车呢,不累。”
孔春莲和冯翠面面相觑,实在拿不定主意唐秀秀为什么回来,因着前些天她只是打个电话,就是找到董诚那个王八蛋这样的大消息,这回她亲自回来,不用想也知道,指定是大事。
孔春莲坐到她身边,“秀,你回来是有啥事吧,还是董诚的事儿?我看着妮子倒是啥事没有,你也不用担心,她现在日子过得好,前些天还有人上门想找她提亲呢,都是好后生,她有现在的生意,再找一个也好找,董诚那烂人也遭了报应,这事就过去了。”
冯翠也跟着点头,“这人在做天在看,你看看,干出那样猪狗不如的事情,这辈子得不着好,你妮姐还说呢,你为难,也怕她伤心,其实没事,现在咱们日子红火,谁有工夫为他伤心啊。”
唐秀秀抬头看着冯翠,“冯婶子,我这次回来,不是为着妮姐的事,是因为米英姐,走吧,叫着宋叔和宋大哥,咱们关了店回家说去。”
既然已经回来,就不用再拖着,她拿出拍好的照片和找到的招生报纸,把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选拔队先是在各个大学集中选拔,可还是不够,电视那一次两次的,你们可能都没看到过,我把报纸拿来了,情况就是我说的这样,住宿的问题不用担心,照片里这是我买的一个小房子,正好可以给你们一家三口住,但是要不要参加这次的选拔,还是得米英姐你说了算。”
唐秀秀走后,宋家一家人都有些呆。
刚回家,孔春莲就帮着宋家琢磨上了,“这当国家运动员,多好的事儿啊,这要是能选上,那比铁饭碗还强吧。”
唐秀秀嗯一声,“妈,要是能为国争光,那更是了不起,到时候电视报纸都会报道的,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件事。”
当时唐秀秀是高考状元,县长亲自来,一家人还登了报纸,这在林家看来,就是极其了不得的事情了,就是现在,林有木还时不时把和县长的合照拿出来看看,乐呵呵的说当时的场面。
孔春莲都不敢想,这要是能上电视,那得是多厉害,她一拍手,“别的不说,米英射箭那是一把好手,前些天小福宝非要玩她那弓箭,米英就着福宝的手朝着院子里一射,你不知道,正正就射着一只蝴蝶,那话咋说的,百发百中,我看她行!”
唐秀秀把自己心底的担忧说出来,“就是怕冯婶宋叔舍不得她走远。”
孔春莲听得一笑,“你看,这就是你看低你冯婶了,你是不知道她这个人,那老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你冯婶子这话可是牢牢记着呢,别的不说,你知道你冯婶老家哪里吗,大西北,他们两口子,千里遥远,从那边一路要饭过来,用她的话说,谁还想着离老家近些呢,哪里能活命就去哪里,挂念归挂念,这些个大事,她分得清。”
不得不说,孔春莲是了解冯翠的,相处大半辈子的老姐妹,谁都知道谁,唐秀秀一走,冯翠让宋饱又把那报纸念了一遍,当即就拍板,“去,英子,咱去,你平常也没个喜欢的,就稀罕这射箭,现在有机会,不仅能射箭,还能挣钱,还能给咱争光,多好的事儿,咱去。”
倒是米英妈周菊的反应和唐秀秀想象中一样,“那京市老远呢,这要是去了,回来一趟可不容易。”
冯翠却是能想开,“不容易是不容易,可就像秀秀说的,这以后啊,啥都发展,现在是大半天,以后可能就是半天,就是两三个小时也说不定,就是一直这么慢,咱也不能耽误孩子前程,妹子,多好的事儿啊,不管成不成,咱们得试试。”
周菊一辈子和闺女相依为命,就是闺女嫁了人,她都跟着住到闺女婆家,听着闺女去京市,这心里就不是滋味,“这要是能选上,是不是就一直住在京市了。”
米英还在认认真真看着报纸,闻言下意识嗯一声,报纸上说得很明白,如果能选上,就会在京市集中训练,参加各种比赛,每获得名次,都有相应的奖励。
冯翠握着周菊的手,两人也是一起生活一年多的人,互相都知道脾性,冯翠看着周菊,“舍不得英丫头?”
周菊哎哎应两声,只想到那个场面眼睛都有点遭不住,“打小就在我跟前,过了这大半辈子,不瞒嫂子你说,我这想到她要走,心里就难受的不行。”
冯翠拍拍她的手,“知道你的心,那秀秀和振武刚走那几天,孔嫂子还朝着我哭过呢,老话怎么说的,儿行千里母担忧,可咱不能因着担忧,就不让孩子去,等以后花儿考上大学,福宝考上大学,都得出去上大学,咱们啊,就得给孩子看好家,多好的机会,英子又喜欢,咱就让她去吧。”
周菊见闺女盯着那报纸看得入神,点点头,“这丫头,从小就不和别人一样,人家喜欢个花啊草啊的,她呢,哪像个闺女,就喜欢这弓箭,再早的时候,就喜欢背着她那小弓箭,跟着她爷上山,后来就跟着他爸,等她爸没了,就自己去,一说上山,那眼睛都放光,我知道,她就喜欢那个。”
她低头擦一下眼眶,又摆摆手,“去吧去吧,嫂子你说的对,咱不能绊住孩子的脚。”
米英抿唇,一时间没表态,“我想想再说。”
晚上,小福宝睡在米英宋饱两人中间,米英伸手摩挲她红润的小脸,脸上不自觉笑起来,她的宝贝,怎么看都看不够。
“英子,你喜欢射箭,咱们就去吧。”夫妻好几年,宋饱虽然不善言辞,可心里都明白。
米英看宋饱,“如果去,我舍不得福宝,就要咱们一家三口一起,你愿意吗?”
宋饱嗯一声,“有啥不愿意的,虽然也舍不得爸妈,可咱们也不是常年不回来,再说振武和秀秀在那里呢,我知道你喜欢和秀秀一块说话,去了京市,咱们就能常在一块。”
米英声音有些颤,她定定看着宋饱,“你呢。”
如果他们一家三口去京市,她高高兴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可宋饱呢,他在南山村过得满足快乐,可去了京市,他又该干什么呢。
宋饱一下嘿嘿笑起来,“媳妇儿,你又关心我。”
米英又瞪他一眼,“你是我男人,不关心你关心谁。”
宋饱牵住米英的手,她手上其实一直带着薄茧,别人不知道,可是他知道自己媳妇有多喜欢射箭,虽然不能出去,可她带来的那张弓,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拿下来拉两下,那弓拿在手里,她的笑都不一样。
宋饱觉得,这辈子一定得让媳妇活得有滋有味的,他笑呵呵的,“不用担心我,我都想好了,到时候就让振武帮忙租个店,我一边看福宝,一边再再继续刻那桃木小件呗,京市那么大,总能卖出去的,就算卖不出去,再送回咱们老家卖就是了,反正爸自己也做不上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