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里还有个本子?”他打量着正趴在板子上雕琢着细节的老人,发现老人工具箱里面还有一个本子,于是挑眉好奇地询问道。
“本子?”鲍勃老爷子扭过头,然后意识到了什么,简单地“哦”了一声。
“自己拿个笔去写名字。”他用一种不允许质疑的口吻说道,“想看看也没什么,每个人从我这里走之前都要翻翻这个本子。”
福克纳对于这种命令式的口吻显然没有什么好印象,于是故意“切”了一声,坐在地上随便地翻了翻。
北原和枫之前就在他身边的一个油桶里面点燃了火,明亮且带着烫意的光泽就在书页上轻盈地跳动着。
泛黄的书页上全是不同的笔迹,也有不同的语言,其中绝大多数都是人名。
福克纳简单地看了一些,发现其中有不少都是规规矩矩地按照格子来写名字,绝大多数都是“约翰”“苏珊”“保罗”这样大众的,也有一看就是外国名字的。
还有人在名字下面写了一句简短的祝福,还有人没有名字,只有潇洒的连笔构成的一句话,十分显眼地落在第一页纸的中间:
“送给眼泪之路!献给母亲之路!献给西进之路!献给梦想之路!献给66号公路——献给不知道会不会再有的、站在这里的梦想家!”
后面是一个简单的经纬度,再下面是不同人对这句话的留言,格式竟然有着惊人的一致。
“jackishere”(杰克在这里。)
“allenishere”(艾伦在这里。)
“lisishere”(洛伊斯在这里。)
“felixandferrisarehere”(菲利克斯和费里斯在这里。)
“……ishere”(……在这里。)
我们在这里。
66号公路的后来者们这么回答。
这句话整整齐齐地排列下来,也不知道是哪个人在这个本子中第一个开了头。仿佛所有的人都形成了一种奇妙的默契,在用自己的
方式告诉这个在本子上留言的不知道名字的前辈:
在66号公路上追逐梦想的人、热爱着这条公路的人从未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