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单家得知后,顿时乱成一锅粥,而单平第一个怀疑的便是白惜时。

虽白惜时后来在宫中相遇,否定了向外宣扬之事,单平当下也确实起了疑心,但在梁年与袁庆的刻意引导下,最后,单平还是认为此事为白惜时所为。

他以为白惜时想拿他在朝臣中立威,也叫自己身败名裂,因而之后单平便处处针对白惜时,弹劾诋毁不断。

梁年与袁庆期望看到的,也正是这样的结果。

只因如此的话,单平若是暴毙,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怀疑向来行事嚣张的白惜时。

他们并不指望单平之事能置白惜时于死地,也做好了皇帝念旧情,最后会赦免白惜时的打算,但只要拖住这关键的几天,让单平暴毙的时间刚刚好,死在掌印之位交替之间,让白惜时无缘掌印,目的便达到了。

皇帝,顾及名声,不会让一位有罪的内宦接任掌印。

而只要梁年继任掌印,之后,他们有的是办法整治白惜时。

梁年与袁庆已经未雨绸缪,指使小太监挑唆白惜时与解衍之间的关系,试图在白惜时因单平之事落难后,再由解衍反咬,给他安上一连串的罪名,打的他措手不及。

本来计划天衣无缝,但这一切的前提是,白惜时对此并无察觉。

可白惜时偏偏就是从单平的言行中察觉出了不对,解衍亦如实将小太监挑唆之事相告,白惜时猜到会遭设计陷害,索性假装不知,将计就计,着手防备。

玉佩莫名丢失的那一日,白惜时多了个心眼,在进宫禀报的时候,有意无意向皇帝提及了此事。

所以在皇帝的认知里,白惜时丢失玉佩早于单平之死很多日。

事发之后,当看到那枚玉佩作为证物供被呈了上来,皇帝便起了疑心。

而当单平身亡的第一时间,滕烈便已经派人给白惜时传来了消息。谋害疑证,滕烈均转交给东厂。

在白惜时吩咐心腹小太监向皇帝禀报张茂林身故之时,相关谋害佐证便也一并呈了过去。

所以,皇帝留下白惜时不许他出宫,并不是治他的罪,而是,也想要最后送一程他的大伴张茂林。

他更反感至极,反感这些张茂林一死,便为了权势争斗动作不断之人。

因而最终的结果是,梁年、袁庆被拿下,白惜时获准扶灵出宫。

这一场纷争眼下看来,应该是白惜时赢了,亲眼目睹了这一场变故的宫人,在皇帝离开后,于白惜时经过之刻无不纷纷低下头颅。

白惜时此刻脑袋仍旧发木发麻,没有什么占了上峰的喜悦,她回头,遥望这巍峨高耸的宫殿,又看了一眼近旁那口黑漆漆的棺木,伸出手,轻轻地摩挲。

爷爷,你说过,权势之争永无止尽,走了一个梁年与袁庆,那么下一个等着孙女的,又会是谁呢?

最新小说: 天赐竹马你别跑 替嫁后,我成了京圈大佬的白月光 女军医的七零小日子 不道德婚外情(h) 组长的女儿(1V3) 听见玩家心声后在诡界封神 宛宛(1v1 强取豪夺 he) 地府我开的 失温症 嘴硬男主终于被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