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相识。”
滕烈语气没什么起伏,就像在陈述一件稀疏平常的事实,“之前与掌印多有龃龉,近来确实做过尝试,想要消弭误会。”
此话一出,便是将白惜时撇干净,责任揽于自身,言下之意是锦衣卫向白惜时投诚,并且将性质定在了尚有龃龉,但有心缓和之上。
也是间接告诉皇帝,厂卫还未到亲密合作的地步。
短暂波动之后,白惜时收回目光,她明白现在不是动容受感于滕烈的时候,因滕烈的一句话,白惜时也在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反应,什么反应,才让天子最大限度卸下戒心?
以她对天子的了解……
皇帝听完之后,果然没有再看滕烈,而是转过眼来,如同对证般问起白惜时,“你二人有何龃龉?”
白惜时换上了一副神色。
闻言,她闭口不言,眉宇间也闪过一道隐晦,倒一时叫人看不出是答不上来,还是不愿提及。
天子就这么一瞬不瞬地盯着白惜时。
迫于天子的压力,白惜时硬挺了片刻,最后似是不得不咬着后槽牙看了眼左右,面上闪过一丝不光彩的神色,“滕指挥使曾嘲弄过奴才……”
白惜时欲言又止。
皇帝沉声不耐,“今日说话为何如此吞吞吐吐?”
白惜时:“滕指挥使曾嘲弄奴才没资本还狎妓,沉迷女色。”
……
索性一股脑说出来,白惜时说完便满含愠怒地瞥了滕烈一眼,像是不再掩饰那埋藏于内心的记恨,仿佛身为掌印和男性的自尊都在此刻被按在地上摩擦,皇帝闻言面色一滞,显然也是没想到二人龃龉竟因此而起。
转眼,再观滕烈的表情,在白惜时的目光下男子微怔,继而亦是一副晦涩的神情,其中的尴尬与回避倒不似作伪。
若不是真事,滕烈不会有如此微妙的反应。
天子隐约可见的松弛了一些下来。
皇帝:“那又为何想着要缓和?”
滕烈:“厂督与掌印,身份不同,锦衣卫行事亦不想受到掣肘。”
“所以臣想通过赵岳,缓和与掌印的关系。”
言下之意,白惜时从厂督升为掌印,随着权力的攀升亦可行为难锦衣卫之事,滕烈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选择主动与白惜时拉近了关系。
如此解释,合乎情理,而关乎男性自尊的恩怨,任谁代入,都是一朝一夕难以消弭的。
此刻似是终于有功夫喝上一盏热茶,待那汪温水入腹,皇帝目光投向桌角的弹劾之信。
“既然折子送上来了,不得不查。”